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颖 《天津教育》2004,(10):36-37
天津教育与学生打交道,会“说”恐怕是班主任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向学生明确各种教育要求时要“说”,让学生明辨是非道理时要“说”,批评学生时要“说”,表扬学生时也要“说”……可是,同样是开口说话,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话学生爱听,有的教师的话学生却不爱听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三  相似文献   

2.
许万明 《云南教育》2003,(34):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想说、敢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可以达到90%以上。杨振宁博士说:“…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堂里,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单相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因此,无论是在低年级,还是在中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5.
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往哪里传》一课中的一个活动,教学时间分配上只有10分钟,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想办法看到热水在冷水中跑,再让学生实验、交流得出结论。课前学生围在讲台边,纷纷议论,“老师,我们今天学冷水和热水?”“老师,冷水中倒进热水会怎样?”……看着学生好奇的样子,我改变原来的引入方法,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如果热水倒进冷水会怎样?”学生的问题受到重视,因而兴致很高,大胆进行猜测,有的说:“热水在冷水中会散开”有的说:“热水会浮在水面上”有的说:“热水会变成温水”……他们急于想知道结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在今天的教学中被许多教育专家津津乐道,它主要强调如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教师也需要赏识。今天的教师,他们身上承担众多的使命。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纪律的维护者,行为的示范者;要有父母般的爱,大海般的心胸,圣人般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但如果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都得不到赏识,不能抬起头走路,这教师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能抬起头走路呢?有的老师说,受到赏识的老师的笑容是甜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的笑容是淡淡的,受到指责和打击的老师的笑容是苦涩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要研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空气,不少学生猜测两组(一组种子完全在水中,一组种子的一半在水中)都可以萌发,有学生还举例说黄豆完全泡在水里也长芽,有的说:“我看到一粒种子掉到鱼缸里后来就长出芽来了。”他们这么一说让我顿时没了主意,按教材的设计把种子完全浸在水下,那就是隔绝空气的环境,没有了空气种子不能萌发。我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说:“如果事实像你们说的那样,那你们就太了不起了,否定了教材中的一个实验。”向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我也兴致很高地在课下和学生们做起了验证实验。我选了颗粒小萌发快的绿…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目的应是让学习掌握所学的外语,让学习具备说、听、读、写、译的能力。然而,“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外语教学费时低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许多。有的是教师对教学目的或目标不明确,有的是由于应试教学。有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有的是教与学的风格特点的影响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外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师在教“1亿有多大”时,首先要学生猜一猜“1亿有多大”.学生可活跃了:人的头发有1亿根,洞庭湖的鱼有10亿条,等等.学生的这些猜测有依据吗?肯定没有,纯粹是凭着自己的臆断说的.这种乱说现象,在时下课改中不是个别现象,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数学上的猜测是什么?乱说会有什么危害?猜测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猜测是建立在合情推理基础之上的,即使猜测的结论不正确,也不影响猜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后,归纳总结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猜测.如(f n)=n2 n 1,当n=1,2,3时(,f1)(,f2)(,f3)都是素数,由此猜测(f n)是素数.当然,这个猜测是错误的,但符合数学上猜测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不考虑猜测的前提是什么,任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学生猜一猜答案是什么,这不是数学上的猜测,而是乱说.乱说不是猜测.没有经过思考,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作出的判断不可能正确.在课堂上最典型的就是学生随意地说,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的内容是什么.为了防止学生乱说,教师应该指点学生猜测的方法.如,人的头发的根数,这本来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学生作出的判断与实际却相距很远,说明学...  相似文献   

10.
【情境再现】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出示长方形木框,说“:如果给这个框子配一块玻璃,玻璃要多大?”学生茫然而未答。“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留心小组讨论情形,有的学生在嬉笑并未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在互相推扯。几分钟后,教师让各组汇报情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人只有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培养出一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争创一流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目标激励。目标引导人的活动,诱发动因,并规定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一堂课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便会有助于他们提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度的目标,就可以产生激励效应。这里目标的适度是关键,如果目标过高,难度太大,就不能产生激励效应。目标过低,学生不动脑就可达到目的,也不能产生激励效应。就像摘桃子,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尝到桃子的甜…  相似文献   

12.
组词小议     
掌握词和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启发学生组词(或组词语)不失为一种练习形式。但有几点应加以注意:词与词组不能混淆。有一位三年级教师,在课堂里要学生用“摇”组词,学生先说了“摇摆”、“摇动”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动脑筋,于是学生又说了“摇树”、“摇扇子”、“乱摇”、“不摇”……教师分别点头示意,连声说“对”“好!”这里混淆了词与词组的概念。学生的答语中有的是动宾词组,有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使语文教师很不愉快的事情:辛辛苦苦地备好课,学生不买你的账。上课时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做数学习题。有的学生甚至无所适从,他们感到语文课没意思。原因何在?有的老师会气愤地说:“学习目的不明确”,“重理轻文”。应当承认有这种因素,但是,仅仅用这一原因就能解释清楚吗?我们的教学方法呆板,学生没有新鲜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卢梭也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人皆寻乐,谁肯  相似文献   

14.
束军波 《教师》2012,(25):79-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往常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处于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地位。很多时候,教师更愿意用讲实验的方法来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显然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后遗症。要知道,在实验教学中.其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促使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努力改进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优化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适当地演示,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去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那么,怎样才能够优化演示实验呢?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既包括实验知识原理的准备.又包括实验器材药品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目的,这样,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就会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只是看了“热闹”,而没有看出“门道”。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教师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镁条燃烧时产生的耀眼光芒上。而不会认真观察镁条燃烧以后的生成物、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雾等现象。而如果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过程。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观察到一些有用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上课开始 ,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招领启事” :李杭同学在校园内拾到人民币a元 ,请失主到学校办公室认领……学生看过之后 ,不明白老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数学课拿个“招领启事”来了?正当学生疑惑之时 ,教师问 :“大家知道李杭同学到底拾到了多少钱?猜猜看。”学生纷纷答道 :1元、5元、100元、0 5元、580元、……教师随之解释 :按大家的猜测 ,这里的a可以代表不同的数 ,它可以是0吗?学生可能会争论 ,有的说可以 ,有的说不可以。教师对此可作分析 ,指出如果a是0 ,那这个“招领启事”就是和大家开玩笑了 ,是骗人的 ,那要不…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教师对自身心理辅导者的正视还不够。有的教师能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学生却不视其为“良师”;有的能受到学生的尊敬,但却不能使学生亲近。在心理教育上,我们也要提出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批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明确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于此后之实践”。在这里,“教师之用意”,无疑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要做到这一步,教师在作文批改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作文批改要详略得当。有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作文批改全篇见红,从字、词到句、篇,从语法到修辞都要进行全面修改。这种改法用心良苦,但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徒劳无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语,连教师自己也不喜欢看,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呢?有的教师批改作文则太简单,评语总是‘中心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水的压力》一课,如果教师侧重让学生对水的压力特点进行验证,而不是探求,那么这课教学只须由教师引导学生做几个验证性的实验便可得到结论。显然,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教师侧重让学生探求“水的压力”特点,设计下面的认识活动,效果是不一样的。首先让学生在手上套上塑料袋,伸入水中,在玩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水的压力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水的压力”的兴趣。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材料———由橡皮膜、漏斗、橡皮管、装有红水的U型管等组装成的学具,让学生继续玩水,以形成对“水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讲述:“老师的一块台板玻璃不小心被压碎了,压碎成两部分(如图1所示)。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在生活中,有的学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他们从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时,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必须带两块,有的说带那块小的玻璃,有的则说带大的玻璃。教师出示图2,并问:“这样能恢复到与图1一样的形状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不行。”又问:“那么带那块大玻璃呢?”有学生说行,还能画出图3。此时,教师趁势引导,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学生发…  相似文献   

20.
如果让一张纸和一个纸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说纸球先着地,因为纸球是个球体,受空气阻力小,而纸会飘,所以下落速度慢,实验过后确实是这样。如果让一个轻的铁球和一个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呢?从孩子们的猜测记录上发现:重的铁球先着地,轻的铁球后着地,为什么这么猜?解释:因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一些。真是如猜测的一样吗?准备实验了,做几次呢?有的说两次,有的说三次,或者更多,听到一个声音“越多越好”,是的,取得的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至少五次吧。孩子们开始实验了,他们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站在椅子上,小组内有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