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宾逊小姐一直都很穷。父亲死后,她身无分文。她在里文斯通夫人的家里找到了一份工作。里文斯通夫人是一位富有的夫人,有两个女儿。罗宾逊小姐的工作就是在她家教导里文斯通夫人的女儿们——她是她们的家庭教师。罗宾逊小姐住在里文斯通夫人的家里,说是家庭教师,其实和女佣差不多。但是她人很聪明,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里文斯通家来客人的时候,偶尔也会让她和他们共进晚餐。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19世纪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著作《简·爱》,人们想到的总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以及她与男主人公罗彻斯特惊世骇俗的爱情。然而,笔者在本文中所关注的却是小说中的教育问题。概括起来说,《简·爱》中有三种教育方式:一种是牢沃德学校的司库、监察——布洛赫斯特先生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一种是牢沃德学校的教师——斯盖切德小姐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一种是牢沃德学校的学监——丹波尔小姐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爱作为家庭教师,对阿黛拉的教育方式也属于这一种)。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三种大不相同的结果,孰优孰…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的人生充满不幸与艰难:她出生于贫穷的乡村牧师家庭,由于母亲早逝,年仅八岁的她,和姐妹们一同被送往了一所收养孤女的慈善性寄宿学校;学校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她接连失去了两个姐姐;在此后的人生里,她虽有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却饱尝艰辛与屈辱,虽有办学和写作的理想,却屡屡挫败……还是这样一位女性,实现梦想的道路虽然崎岖,但她从未放弃,始终踏着荆棘,向前行走。最终,她给世界带来了《简·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女性就是夏洛蒂·勃朗特。  相似文献   

5.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被寄养在舅母家,因备受虐待而萌发了反抗意识。后来她在劳渥德学校生活了八年,面对着非人的待遇,她采取的对策是狠狠地回击。接着,她应聘到桑菲尔德地主庄园当家庭教师,对主人罗切斯特保持了不卑不亢的态度,慢慢地,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  相似文献   

6.
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  相似文献   

7.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问世纪著名三姊妹作家之一。她出生在英国北部偏僻山区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夏洛蒂从小就酷爱文学。她的重要作品除消·爱》外,还有长篇小说《谢利》、《维莱特》、《教师冷。《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有意思的是夏洛蒂在发表这部小说时用的是男性化名——柯勤·贝尔。当夏洛蒂成名后逐渐在英国文艺界和社交界露面时,文坛前辈萨克雷不称其真名,而是亲切地称呼她为简·爱小姐。《简·爱》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8.
董玉芝 《现代语文》2006,(8):90-90,93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她的一生是不断反抗、追求平等的一生,她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她坚强的性格。简自幼父母双亡,她寄居在舅舅家,后来被送进了人间地狱——劳渥德的慈善学校。在那里度过八年后,简正式登上社会这个大舞台——她应聘来到桑菲尔德,成为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她爱上了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几经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个坚韧不屈的女子,但其性格中也存在着软弱的因素。林黛玉是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忍”字当先,即便是在外…  相似文献   

9.
朱迪是个幸福而乖巧的小女孩。父亲是慕尼黑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他很爱朱迪,不仅把她送进了慕尼黑最好的学校读书,还请来了全城有名的教育家充当她的家庭教师。每天晚上,父亲总是把她枕在自己的臂弯里睡着了,才轻轻返回自己的卧室。可是朱迪刚刚过完8岁生日的时候,她的美好生活就被打碎了。父亲怀特先生因一桩金融诈骗案受到牵连,被当地法院判处5年的徒刑,全部私有财产被充公。为了生计,做了10年家庭主妇的母亲去了洗衣房打工。朱迪一下子变得消沉了很多。窗外的梧桐树哗哗地摇着,带走的是朱迪对父亲无尽的思念。有一天,她从学校回来,伤心…  相似文献   

10.
英国十九世纪有位女作家叫艾米丽·勃朗特。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她家几姐妹都是著名的作家。艾米丽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她父亲是位知识渊博的贫苦教师,母亲过早去世,姐妹兄弟六人,家庭生活十分贫困,而且家务繁重。然而,她却与姐姐们一样爱好文学。姐姐夏洛蒂十几岁就当了教员和家庭教师,而她却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艾米丽每天都得做饭洗衣,但她却能利用做家务的空隙来写作。比如,她将面和好了,开始做面包的时候,做着做着,有时候想起了什么,就赶紧拿起铅笔在小纸片上记下来,然后接着做面包。有时,她一面洗衣服,一面构思故…  相似文献   

11.
罗佩元 《湖南教育》2004,(24):13-13
某电台播报了这么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太大,害怕上学,父母担心其身心受到伤害,决定让孩子离校在家自学,父母则充当她的家庭教师。孩子在家再也没有学校里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则什么时候学。她11岁时参加英语自考,有两门功课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正>尤金小姐是一位走到哪儿都会闯祸的家庭教师。她的学生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铁杆粉丝,连名字也叫爱丽丝,但小爱丽丝的父母却严令禁止女儿阅读这本书,就连书名也不许提!为了帮助小爱丽丝完成亲眼见到偶像的终极梦想,尤金小姐、永远都吃不饱的蒂莫西和小爱丽丝一起组成了冒险小分队。在  相似文献   

13.
1923年6月4日,伊丽莎自·乔莉生于英国的伯明翰。父亲是教师,母亲是澳地利人。乔莉在家常讲德语,由家庭教师带到十一岁,之后被送到贵格派寄宿学校,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学校生活虽然令她吃惊,但也并非一切都那么令人不愉快。她记得她渴望绘画,玩泥塑。她尤其爱英语课,因为学生可以在一页写作中包含令人满意的句号、逗号和引号。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她开始撰写故事。据说小时候她的一篇故事还在英语电台中广播过。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今中外的女作家中,夏洛蒂·勃朗特无疑是最出色的。我每次读她的小说《简·爱》,都会被感动得想哭。《简·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故事。不幸的孤儿简·爱从小在舅舅家中长大,舅舅早逝,而舅妈和她的那些表兄妹对她百般刁难。后来,简去了一所教会学校,直到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可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相交杂的侄桔使阁不得不挣脱出来,她来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家中做家庭教师。不久,她和罗切斯特相爱了,可就在他们准备结婚的时候,简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原来有一个妻子,而且现在疯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简党制住自己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维多利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第一位世俗人文主义教育家,1378年出生于意大利弗里特雷镇一个贵族家庭,18岁离家进入古典文化学术中心巴都亚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过文法与数学教师。1423年,应聘做孟都亚公爵冈查加家族的家庭教师,后来,创立了名为“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维多利诺在“快乐之家”工作了23年,全身心致力于将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株瓜蔓,会在一夜之间蹿起来,一天之内枯萎下去。——夏洛蒂·勃朗特格言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出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上过教规严厉、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当过家庭教师。她的小说《简·爱》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格言解读一株瓜蔓在田野上静静地生长,阳光柔和地照在瓜蔓身上。那绿色的纹路、白色的绒毛,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可是,瓜蔓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蹿起来的。风知道,雨知道,就连在瓜蔓身旁唱歌的蟋蟀也知道。每天从瓜蔓身边走过的蚂蚁,都知道瓜蔓是哪一天冒出绿芽的,是哪一天开始枯萎下去的…  相似文献   

17.
影片简介影片《简·爱》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说。孤女简·爱被刻薄的舅母送往洛伍德学校,长大后应聘至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庄主罗切斯特冷酷忧郁。简·爱被其打动并付出真情,直至结婚前律师突然造访并控告罗切斯特犯了重婚罪,简这时才知他原妻为疯女  相似文献   

18.
如今走进一幢幢住宅小区,稍留心就会发现到处有“家庭教师待聘”的张贴广告:您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吗?请聘请家庭教师我们将为您的孩子提供各类功课的辅导。落款署名的,或某大学生家教辅导班、某家教协会、或某学校教师、某硕士博士等等。晚饭后,信步走进友人家散心,也常发现有一张陌生而青春的脸和友人独生孩子稚嫩的脸挨在一起。友人介绍:“家庭教师。”家庭教师?现在有多少家长请了她?非请不可吗?请的效果如何?我们该如何请她?凭着职业的敏感和责任心,我们走进了“请家教”的胡同。  相似文献   

19.
朋友家里有一个14岁的女孩,她学习成绩优秀、待人有礼貌,但令人震惊的是,她的家庭教师对她有不轨行为,而她却全然接受,并把自己的屈从当成学生尊敬老师的本分。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到马云妻子张瑛的文章,因她和马云都忙事业,对儿子疏于管教,10岁的儿子迷上了网游,在马云的支持下,她辞去了在阿里巴巴的高职,退到家里做起了专职妈妈,经过不懈努力,儿子后来健康成长。由此想到了一位老师谈到她班上的一个"问题"男孩,她说当了这个孩子三年的班主任,只见过他的父母一次,并且,关于这个男孩的各类签字平时都是由保姆或家庭教师代签。一边同情这个男孩,一边想把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认识分享给他的父母。龙应台因自己身边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