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先决条件。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邵冬梅 《科教文汇》2012,(14):170-170,173
高中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形成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格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即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的兴趣线性发展;立足生活,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面。  相似文献   

3.
竖笛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竖笛,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如何通过竖笛辅助音乐教学,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者通过在教学中用竖笛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爱上竖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职音乐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一样,不仅需要学生在声、音、思、形、感等方面充分结合,还要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学习,从心里来感受音乐美。一些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天赋与爱好,但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始终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与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今教育体系中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收课堂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游戏的喜欢程度相对较高,为了将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游戏教学法应运而生,为小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音乐课程是小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涵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邀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聆听、唱歌、游戏中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被扼杀了,把音乐课当作了可上可不上的课。所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艺术化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乐音知识、技能技巧也是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就音乐课程教学相关内容论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爱格 《科教文汇》2007,(12S):114-114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胡晓平 《科学中国人》2014,(7S):171-171
我县近几年正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使音乐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音乐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感受音乐、探索音乐;教师也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如音乐教师能巧用旋律线的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音准问题,体会音乐情绪,理解音乐作品,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的同时,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音乐课堂重点和难点,并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情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昕 《知识窗》2014,(4):76-76
流行歌曲在学生中非常流行,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歌曲,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也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达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节奏作为基础,所以,节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小学儿童音乐教学现状为基础,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音乐节奏训练的方式与方法,逐步探究节奏训练对于培养儿童个性和兴趣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音乐节奏训练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的提升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该如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呢?我努力在音乐教学中寻找突破。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用游戏、故事、表演等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具体做法如下:歌曲开篇,渲染气氛;利用音乐,感受背景;配乐朗诵,意会情感;歌曲穿插,激发兴趣;咀嚼音乐,加深理解;欣赏乐曲,想象作文等。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美育,可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李玉鸿 《今日科苑》2010,(2):202-202
音乐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用音乐的泉水浇灌学生情感的心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在整个高中音乐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是亲切的、可爱的、温馨的,用音乐这清润甘甜的泉水,去催生学生的情感之花!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合唱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一种喜爱,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阶段,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最为主要的部分,如果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抓好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所以学习音乐是十分有必要的,学习音乐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节奏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学生年龄和年级段的区别。为了进一步培养不同年段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节奏学习、音乐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律动中让学生感知节奏,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以及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