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玩乐、发现、体验,健康快乐的成长着。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从幼儿的生活中来挖掘游戏,促进幼儿幸福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手段,更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游戏是一个培养幼儿兴趣,建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息息相关,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本文以游戏作为载体,在生活中创造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将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与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在生活中产生教育活动,而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真实反映,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既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又促进幼儿积累新的生活经验,发挥角色游戏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大班角色游戏的改造实践,努力创建一种更加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成长,从而影响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条明确的指出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乐于合作,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好奇、爱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在中班年龄段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科学区探究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在主题活动背景下,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贴近其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主题背景下的适合中班幼儿探究的科学区游戏材料和内容,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汲取适宜的科学区探究性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7.
有幼儿的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型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蕴含教育内容于游戏形式的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调整,从而让幼儿能够获得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美术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美术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集体性学习活动中应充分考虑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使游戏和美术课程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近距离接近大自然,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幼儿身体成长发育的活动形式,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自助餐,尝试开展了"自助餐式"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和调整活动区域、合作伙伴,这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广阔的锻炼空间,从而感到愉快、自在,兴趣盎然地参与游戏。场地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之前,应全面地、合理地周密设计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每个幼儿都以愉悦的情绪参与游戏。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同,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的艺术领域包含了:美术活动和音乐活动两块内容。其中,音乐领域便可划分为: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集体舞活动、打击乐活动、韵律活动。现如今,如何更好的帮助幼儿进行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的学习?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研究,总结,我们感受到利用游戏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活动。通过制作不同的课件,让活动内容动起来,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记住歌曲旋律,进行韵律活动。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不会出现"厌倦"的状态。因此,游戏参与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的接受和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通常认为,让幼儿"玩",他们才有游戏的感觉。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幼儿在利用游戏进行学习活动时,也有游戏的快感在其中。换言之,幼儿更愿意教师利用游戏对其进行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生活中让幼儿走出活动室,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让幼儿通过快乐而兴奋的感知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借助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感知,积累经验,然后再引导他们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画出来的画更有内容,更好看。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并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地处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能使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竹"资源,开展有本土气息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动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本土文化,在运动游戏中自然渗透。1、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创设运动游戏情境,唤醒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参与兴趣: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化运动游戏"无锡旅行";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美食资源,开展主题式运动游戏"舌尖上的无锡"。2、以本土文化为载体,开展民间运动游戏,丰富幼儿运动体验、拓展幼儿童年生活: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方言儿歌,增加趣味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文化场所内容,增加人文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戏曲,增加韵律性。  相似文献   

14.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游戏材料并不是昂贵、新颖才是好的,而是应该将当地的具有本土的、农村特色的自然资源作为幼儿户外游戏的重要材料,使幼儿自由的、自主的、创造性地游戏,并发展为园本特色。但是如何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优化户外游戏活动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本文将从我园户外游戏现状入手,调查、整理、筛选可利用的游戏资源,阐述如何让农村自然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的重要材料,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等,同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并使户外游戏活动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著名的幼儿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儿童的生命、儿童的工作。可以说,幼儿能力的发展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因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得到发展、更好的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文结合《指南》精神,浅谈分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及问题。  相似文献   

16.
裘晓琴 《科学大众》2013,(9):102-103
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游戏有很多种,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幼儿运用模仿和想象,在扮演角色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体现幼儿的社会性。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更注重于实践操作,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幼儿在区域中的角色扮演是要教师做幕后的推动者,引领幼儿在不同"角色"扮演的场景中"活"起来,成为推动游戏内容和进程不可或缺的中介体。[1]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最适合小班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小班幼儿不可缺少的活动。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游戏内容也比较简单,为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适时的指导。本文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个角度出发,详细描述了如何促进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的其他时间就是在游戏中度过,甚至生活活动也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但幼儿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幼儿的游戏在他们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我在下面谈了一些我的想法,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达到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9.
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由于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和使用材料的随意性、反复性,有些材料经常受到损坏,且疏于整理而显得凌乱不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子领域目标"基本生活能力"中对大班幼儿提出: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现在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坚持性也在逐步增强,正是培养良好整理习惯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园一品"特色创建是丰富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小小的绳打开幼儿的探索之门时,威海市环翠教育幼儿园的"绳韵满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十三五课题《基于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绳游戏的开发与实践》《幼儿园绳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探索与实践》为导向,通过全园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探索与思考,绳游戏更好地融入了幼儿一日生活,从游戏时间、空间、种类三个维度,让小小的七彩之绳渐渐进入了幼儿最真的童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