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燕 《科协论坛》2014,(9):19-20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重要举措。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实现陕西省城镇化率57%的目标,需要转移266万农民进城落户。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把农民改造为市民,使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既要在户籍、就业、社保和教育等政策方面实行改革突破,更要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在城镇能够“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把他们培育成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是事关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而培养城市建设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转型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然而当前济南市城镇化增速滞缓、集约发展水平低、小城镇建设较弱、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得,通过建设城乡资源统筹利用体系、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制等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将为有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这次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借力     
《华夏星火》2014,(2):4-4
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十六字诀”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换而言之,城镇化与捉业现代化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借力关系: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探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行政效能问题,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对扶贫开发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城镇化、贫困地区的减贫与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如何有效对接新型城镇化和扶贫开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体系是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文章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阐述了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对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尝试探讨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和制度优化路径,以期为推动贫困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扶贫开发"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产城融合的实现。常州在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新区生活配套质量低、老城区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市民化落后于产业化、部分农村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老城区产业升级、外来人口真正实现当地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服务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需要为目的,统筹城乡服务业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向城镇地带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它不仅要求城镇数目的增多或是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而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享受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便利。发展路径选择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相应的问题,所以西部地区在借鉴我国东部和中部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出现阶段适合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在阐述我国西部省域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在甘肃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调研,对我国西部省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快速推进域镇化进程中其负面效应正在显现,当前又面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健康有序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提高认识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规划先行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推选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实现农民现代化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等五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淑云 《科技风》2012,(19):259-26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农民培训有序进行?如何才能保证农民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及受到农民欢迎?如何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成效?从实现我国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致富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作为基础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进程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促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民富村美"的美丽乡村,必须首先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市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呼包鄂榆"城市群战略发展规划将对正在进行的鄂尔多斯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阐述在"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背景下鄂尔多斯市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鄂尔多斯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建立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科技创新3个方面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选择,对鄂尔多斯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实地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德江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劣势、机遇和面临的威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德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实施路径:围绕大扶贫,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高起点规划,推进产城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属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后发地区且受生态环境制约程度较高,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差距较大、小城镇半城镇化水平虚高以及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地方性内涵与路径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生态优先、传承文化的内涵本质,提出消化“存量”与扩张“增量”并举、构建开放型新型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差异化发展、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及结合移民搬迁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路径,以期为西北地区城镇化路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渐进模式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西藏人民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但西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自然本底、特殊发展性质、特殊发展阶段、特殊发展动力和特殊发展格局五大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将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确定为:立足国情,紧扣区情,该快则快,需稳则稳,2020年西藏城镇化水平不超过28%,至2030年不超过40%左右;尊重民意,适度聚散,宜聚则聚,需散则散;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重接地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特殊目标是稳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并将长期稳定在中期阶段。西藏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建议采取就近就地镇民化的渐进城镇化模式,实现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农牧民镇民化,而非市民化;推进以农牧民社区建设为主导的渐进城镇化,以标准化农牧民社区拉动人口集聚;推进渐进城镇化的自主模式,尝试以股份制合作将农牧民变为股民。符合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空间格局为形成"一群三轴多节点"的倒"T"型据点式空间布局,即突出建设"一群"(西藏—泽当特色城镇群),重点建好"三轴"(东部的尼洋河中下游城镇发展轴、西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城镇发展轴和北部的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牢固培育"多节点"(藏东节点、藏北节点、藏西节点和边境沿线城镇节点)。加快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包括: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积极稳妥地推进西藏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从"科技兴藏"角度开展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2015—2020)》;突出发展产城融合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打通对内对外的互联互通战略通道,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交通支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西藏新型城镇化提供能源支撑;制定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口支援和"点对点"结对制度,从固土守边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继续推动撤县设区和撤地设市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发展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河南现阶段发展特征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就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作了简单阐述,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