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儿童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5,(1):32-33
<正>云南省砚山县是中国科协命名的"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近年来,该县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取得初步成效,推进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后文简称《纲要》)和"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一、组织领导有力是重要保障砚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于2006年7月出台《砚山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办法》,并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4年年初,该县印发《2014年砚山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签订《砚山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将《纲要》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同安排同落实。2014年  相似文献   

3.
"汤浅现象"自诞生以来便是科学史学界的一大热点话题。学界对其准确性及所引申的意义都有较为丰富的观点,却几乎不约而同地站在现实意义的角度去讨论科学中心何时转移到自身国家的问题上,其看似合理但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且根本的问题——"科学中心论"存在的合理性。以"汤浅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对我国科学史学界有关"科学中心论"的研究情况与多方面假设,对科学中心转移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研究,试图从新的角度看待科学中心理论,并对以"科学中心论"为基础进行科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存在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赝科学是近年出现的继伪科学、民科之后的又一种非科学现象,赝科学出版物是赝科学理论的主要载体。通过结合时代背景界定了赝科学的概念,对此类出版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描摹出赝科学理论内部的新造概念、拼凑关联、诉诸传统文化等核心特征,并对此类理论普遍持有的一类"统包一切"的系统观进行了辨析。对赝科学现象的形成原因提供了部分解释,赝科学出版物的现状说明了当下正确地普及科学仍然是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自发、自主的科学探索和学习,结合《指南》所指出的: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此,教师引"水"为乐,以水为主延伸于科学区域中,让幼儿对之进行游戏、探索,从水游戏的雏形、后续、深入、发展几点出发,玩转科学区。  相似文献   

6.
强调科学作为创新原始动力在产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将产业划分为"基于科学的产业"和"基于技术的产业",论述了两类产业的概念内涵和特点,以及目前六代创新模型对科学作为创新原始动力认识的不足,并提出了将产业再分类的依据由于概念较新,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对心电图和石墨烯两个典型的基于科学的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构建理论,提出了基于科学的产业其发展的一般模式,论述了该类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在时间和关键节点上的关系以及科学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指出传统"技术学习追赶模式"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张庆芝  段勇倩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770-1778
随着化学、生物、新材料等产业的崛起,科学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以诺贝尔奖科学成果到商业产品过程为切入点,研究基于科学的创新。结果显现,随时代的变迁,商业化的诺奖成果呈现上升趋势,自2000年后已有14个诺奖成果被商业化;51.2%的科学发现诞生于大学,18.97%的科学发现诞生于公共机构;平均而言,诺奖成果从科学发现到商业产品的时间间隔为17.61年;最后本文提炼了三种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分别为"企业主导的创新模型"、"企业与大学或公共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新创企业转化成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胡祥明 《学会》2016,(2):5-16
本文运用前苏联国际知名科学史学家米库林斯基的科学史综合论和雅罗舍夫斯基的科学发展"三维观"方法论分析研究我国科学学会发生、发展、演化的规律问题。研究结论是: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外推力;科学具体逻辑发展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内应力;科学学会领导人素质的动因是襄助学会发展的内生力。研究发现:科学发展"马太效应""木桶效应""外溢效应"也适用于科学学会发展。据此阐释了科协以学会为"主体"的学理依据及实践意义,并依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小学的科技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系列科学课程已成为科技馆公益事业的一项特色性科教活动,本文通过"认识我们的身体"系列科学课程中"认识我们的消化系统"这一案例,阐述其活动过程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通过"借养蚕之风,引探究之趣,开探究之门";"品养蚕之味,促创新思维,渗科学精神";"享养蚕之乐,学团结合作,求共同进步";"悟养蚕之道,历成败得失,学为人处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养蚕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构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科学传播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公众了解科学知识、辩证地看待科学对人类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体系承载科学传播使命增强了科学传播的普惠性."首都科学讲堂"是新形势下探索科学传播路径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分析"首都科学讲堂"的新媒体融合路径,介绍了其以发挥科普工作主体的主导作用为基点,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提升科学传播水平,以新媒介为补充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科学传播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兴产业发展正在涌现出一种科学与商业相融合的创新范式,可以称为"科学商业"。基于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分析,以科技哲学领域的范式理论为指导,首先证明科学商业是一种创新范式,接下来研究科学商业的世界观、行为模式、形成机制、关键问题等,从而构建科学商业的理论框架以指导相关产业创新。在此基础上,定性归纳了科学商业的接力创新、专业化提供、发展利基市场这三条主要创新轨道,为创新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流动科协馆自2011年启动以来,以"体验科学"为主题,以"科学探索、科学生活、科学实践"相结合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为实现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广覆盖、系列化、可持续"的指导思想,结合流动科技馆巡展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馆的管理协调下,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需要推陈出新,进行展品的更新换代,研制新型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  相似文献   

14.
晚清科学小说呈现了大量关于科学技术和新器物的想象,这些技术、器物大多与"电"和"化学"两个概念紧密相关。对照科技史史料,不难看出这些技术想象同科学发展和科学交流间有着密切关系,呈现出晚清文人对科学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塑造了科学小说这一传统的桃花源式想象、对西方科技的体验与了解、仙道奇幻三者融合的产物。小说作者通过寓言式的书写,借"科学"之名创造了一个个乌托邦;而在小说虚构性的保护下,对"科学"的想象使处于精神与时局双重交困中的晚清文人,能够预先体验民族复兴之远景,藉以自我疗伤。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社会语境下国立科研机构在科学传播体系建设方面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回溯了中国科学院围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工作"开展的科学传播生动实践,从中总结出国立科研机构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阐释了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更新教育理念,从以往的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合利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新疆昌吉州党委组织部在州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州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实现"三个率先"战略目标和重点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昌吉州党委组织部作为自治州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牵头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提升领  相似文献   

18.
现代英语教学注重科学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创新地运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解决教学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发布,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对于学生建立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学习方法。本篇以"共点力的平衡"的探究过程为例进行实践,希望利用科学探究达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创新文化的缘起、内涵、作用与意义,把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制度体系等4个方面视为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回溯了中国科学院4种创新文化要素的发展情况,指出"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是中国科学院的价值理念;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人是中国科学院的思维模式;创新科技、支撑发展、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是中国科学院的行为规范;科技体制不断创新是中国科学院的制度优势。最后,文章还就中国科学院未来的创新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