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正乡党委书记:"威胁我就是威胁党"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罐子乡党委书记罗颂语出惊人,称"威胁我就是威胁党",被达州电视台播出后又被网友转发,引发关注。1月7日,达川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不当言论属实,罗颂已被相关部门停职,接受调查"。据介绍,2012年3月,达州当地居民孙林夫妻俩投资70余万元在罐子乡建了一  相似文献   

2.
警惕微腐败     
报告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反腐败问题高居前位。由于价值观、评判标准和地位利益不同,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腐败现象的主观感觉出现差异,"痛感"与"麻木感"并存很多人对于腐败的态度似乎很微妙,既痛恨,但涉及到自己时又很宽容。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发布2012年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以下简称报告)。时逢十八大结束仅一个多月,各级纪委对腐败官员频频出手,带有官方色彩的反腐报告引发公  相似文献   

3.
16个精彩的日日夜夜,回眸广州亚运赛程,转瞬即逝,而今梳理总结,笔者的亚运之行竟不乏几宗"最":"最激烈"的中韩游泳大战,"最无悬念"的跳水之争,"最拥堵"的"翔飞人"的采访,"最冷门"的比赛遭遇"最热烈"的场面……在这诸多的"最"字之中,引发了笔者的几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2,(1):34
主持人小甘:诸位童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闻实践》杂志推出官方微博啦!近日《新闻实践》同步开通新浪官方微博@新闻实践(http://weibo.com/u/2557384500)、腾讯官方微博@新闻实践(http://t.qq.com/xwsj8531)。今后,诸童鞋想了解杂志每期的重点内容,"关注"@新闻实践就可以快速浏览;想知道杂志新一期的精彩预告,"粉"一下@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5.
臧燕 《新闻知识》2008,(3):56-57
去年10月12日起引发的"华南虎事件",从官方发布信息,到网友提出质疑,随后是各路媒体跟进,追问事情的真相,走过了备受争议的"三部曲"。时至今日,"虎照事件"已不仅仅是一个真虎假虎的问题了,拨开事件的表象,网络背景下媒体的责任以及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的称谓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改革开放多年了,"传媒企业家"的概念在官方文件中迟迟未出现.在传媒走市场的步子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传媒企业家"的概念早于官方文件,在业界已经悄悄流行,在某些民间或半官方的论坛中,常会将一些具有复合型素养、有传媒运营能力的传媒领军人物称为"传媒企业家".但在官方文件中没有这些提法,直至最近<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出来之后才看到"培养企业家"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时代变革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灾难新闻因其突发性、震撼性,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的部分灾难新闻报道却引起了较大争议,尤其是以官方通报为代表的部分消息,空喊口号、突出"领导",却缺乏有效信息。在官方话语框架主导下的新闻报道多采用主动语态的形式,容易引发与受众的隔阂;而采用"被动语态"报道模式,则容易被受众接受,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映纯 《编辑之友》2011,(6):105-108
新闻专业主义近十年来在学界与业界引发了相当的关注。事实上,它在近现代新闻业中已有萌芽。只不过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成为我国报刊和报刊思想的主流。在新闻专业主义重新被探讨的今天,重回历史现场,探寻它在我国的萌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最原始的意义上讲,"专业"  相似文献   

9.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21,(2):127-127
优化机器算法,受众开阔视野,"茧房"也就不存在了。"信息茧房"现象,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客观地说,关注这一现象的多属业内人士,对受众而言,这种现象似有若无,"存在感"并不清晰。所谓"信息茧房",是指"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像蚕茧一般桎梏于‘茧房’中"。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中旬,一位新闻发言人的离职引起网上热议.在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是最独特的一个,每次公开表态,均引发公众关注.任职5年来,王旭明经历了100多场新闻发布会和上千次记者采访,持续与一些媒体及评论人唇枪舌剑,"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名校生养猪论",是媒体对其表态之浓缩.  相似文献   

11.
"中新体"是中国新闻社在长期对外报道业务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新闻写作体例与范式.它有别于"新华体"的严肃庄重,多采用海外视角、民间风格而自成一体.其中,"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官方立场、民间表达"是这种写作范式最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分答"作为一款互联网付费语音问答产品,自2016年5月上线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现象级互联网产品,"分答"引发了各界对"知识付费"的关注与讨论,对知识付费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近期受到媒体关注。在中国股市动荡的2015年,黄奇帆这个名字爆红于社交媒体的民间舆论场。这个被网友称为"网红"的市长是如何"红"遍网络的呢?这大概因为他所主政的重庆市,在全国经济普遍放缓的大局势下,经济增长依然高歌猛进。据重庆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末,重庆市的GDP已经达到1.57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12.8%,在"十三五"稳增长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作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被认为是省级行政首长中最精通经济的管理者之一。以至于,在中国股市动荡的2015年,黄奇帆也被股民们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历史要由官方统一修订,若官方不"定一尊",会乱国的。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乱臣贼子"因"定一尊"而惧,则无缘乱国也。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最帅交警"出炉是个带有偶然性的事件. 2009年夏天,"80后"交警孟昆玉忽然在几天之内成为众人瞩目的"偶像派",网上疯传他街头执勤的视频,不仅盛赞他为"京城最帅交警",而且把他和明星演员黄晓明饰演的令漂亮女司机争相领取罚单的帅哥交警相媲美.网络上的关注又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追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还破天荒地用2分54秒的时间"重磅"报道了一回,草根偶像迅速成为全国"80后"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四年以来,"次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这些金融学术语充斥着各种媒体。在图书市场上,金融危机类图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甚至是学生都开始翻阅此类图书。  相似文献   

17.
潘妮妮 《新闻大学》2015,(3):91-100
对于2008年以来在互联网兴起的"自干五"意识,观察者更多关注这种意识在"民族主义"问题上与官方的一致性,然而从缘起和话语内容上看,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首先,"自干五"起源于部分网民对互联网"公民社会"的"抗争正义"话语的逆反,只是在2008年的情境中偶然染上了"民族主义"色彩。其次,"自干五"的"民族主义"内容更多表现为对发达国家媒体垄断议程设置的不满,它对"国家"的表述是去政治化、娱乐化的,建立在抛弃大叙事的基础上。究其社会背景,"自干五"本质上反映了碎片化的"中间阶层"被置身于全球资本权力结构下的传播领域时的焦虑,而想象中的"国家"寄托的是一种反结构的秩序想象。  相似文献   

18.
"邓玉娇案"作出判决后,有的人又重提"舆论判决"的话题.因为这起案件一直为舆论广为关注,一旦因舆论引发了与权力原来"设计"的不同结局,"舆论审判"的论调又冒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引言全国"两会"(以下简称"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春天"两会"的召开都是对前一年国家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来年工作的展望与部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两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与焦点.<人民日报>作为我国官方主流大报的典型代表,每年的"两会"系列报道自然是其政治传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全球网络媒体中,"维基解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从2010年4月到现在,这个网站一直持续地吸引着全球各大媒体的注意力。在4月份,"维基解密"由于播放美军2007年在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而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