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将一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添置在表演区,不仅丰富了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也更加吸引了孩子们操作摆弄游戏材料的兴趣。幼儿在表演区不懂得如何选择游戏材料;游戏中幼儿使用替代物的能力差等。笔者结合幼儿园融合性表演游戏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以"健康"为特色,户外分区的体育锻炼是如何更好地发展幼儿身体各方面的能力,专门开设的分区活动,幼儿们可以在其间借助各种户外材料,开展趣味十足的户外体锻游戏活动。以我执教的大班拓展区为例,如何从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玩法和幼儿兴趣入手,提高大班幼儿在户外分区活动中自主性能里的提升。而幼儿活动中的自主性是指幼儿在适应并足够大的空间场地上,能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并伴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能自主运用各种活动材料促进自身各种身体技能健康发展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当前,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将游戏教学法充分运用到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必须针对游戏教学法和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展开了深入研究进而在游戏教学法的指引下,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将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展开了分析,并提出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措施,通过游戏教学法有效运用,使得幼儿得到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指南》和《纲要》高度强调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处处要与同伴、老师产生交流、互动。在游戏中,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见所感知的社会角色进行解读、体验,并且重新演绎,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开始产生独立的认知和体验;同时幼儿之间形成了一个社区式互动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解读自己扮演的角色,还在游戏中了解他人扮演的角色;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幼儿逐渐获得了社会交往方面的经验和技能,从而在不断的挑战和冲突中走向融合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户外游戏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首先要赋予材料情感,点燃幼儿活动的激情;其次丰富游戏情境,促进游戏深入开展;最后,时刻为幼儿游戏增加一些小情趣,让户外游戏开展得更加持久有效。  相似文献   

6.
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通常是围绕大主题所产生的一些游戏内容,一般都是老师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蓝本大话题方向以及与幼儿的谈话活动中产生的。在小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通常容易出现问题,如老师精心准备的游戏材料幼儿并不感兴趣,或者某个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不喜欢继续玩下去了。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游戏材料及时进行更新,而且更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的实际操作效果,继而进行游戏的延续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运动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本土文化,在运动游戏中自然渗透。1、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创设运动游戏情境,唤醒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参与兴趣: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化运动游戏"无锡旅行";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美食资源,开展主题式运动游戏"舌尖上的无锡"。2、以本土文化为载体,开展民间运动游戏,丰富幼儿运动体验、拓展幼儿童年生活: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方言儿歌,增加趣味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文化场所内容,增加人文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戏曲,增加韵律性。  相似文献   

8.
“迷宫”记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游戏材料,运用自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孩子,跟泥巴接触的机会少得可怜。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我们可以运用观察中激发兴趣;练习中学会技能;创作中发展想象;展示中体验成功等方法让孩子爱上泥巴,从而达到锻炼了幼儿手部肌肉,发展想象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游戏区域应该是孩子的乐园,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孩子们玩得并不快乐。本文是结合大班纸艺区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缺失问题开展的实践研究,从问题的提出、操作措施、成效与建议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追寻幼儿纸艺活动兴趣,调整区域创设和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地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玩具携带方便。在民间游戏中渗透环保的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最好的老师。”对于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最能够吸引他们,符合他们兴趣的莫过于新鲜有趣的游戏,在孩子们的眼中“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教育游戏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当中,结合了游戏者年龄特征和兴趣需求的游戏教学可以吸引小学生参与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游戏引入英语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英有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梁婷 《科教文汇》2012,(2):77-77,89
区角活动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在选择游戏材料方面,要贴近生活,并选择适合的内容,从幼儿感兴趣方向着手。同时在游戏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地帮助与指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材料,丰富多样、不断更新的游戏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个体日益丰富的游戏需要,还能满足群体中不同幼儿、不同游戏的需要,从而达成幼儿游戏发展的最优化。创建班级资源库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它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为了让孩子们对创造性游戏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的游戏都由孩子们参与创设,由孩子们做主,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对游戏进行修正和调整,让规则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这是一个持续、自主的过程。下面就以"银行"游戏为例,来看看我们的孩子如何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的对规则进行逐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角色游戏为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著名的幼儿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儿童的生命、儿童的工作。可以说,幼儿能力的发展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因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得到发展、更好的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文结合《指南》精神,浅谈分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如何将游戏与班本课程融合,让游戏成为幼儿开展班本活动的延伸,并与班本活动有机结合,不断生成新的游戏内容,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角色游戏、区域游戏、体育游戏这三方面来结合实例来谈一谈与班本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自主性游戏中如何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呢?公共游戏区——满足孩子们更多的愿望;流动交往——满足孩子更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幼儿教育体系的授课质量,相关从业人员逐渐开始运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展开课堂授课环节,注重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为幼儿提供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幼儿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学是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部分,合理有效进行游戏教学法,能有效开拓幼儿的思维,帮助幼儿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提高幼儿在日后学习中的参与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