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社会上价值观多元化以及高校学分制的施行,高校基层团组织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活动载体功能不断弱化,积极开展团建创新工作,增强团组织的时代感和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尝试由共青团组织引领学生社团的发展,引领公寓团建,在工学交替下建立流动团支部,网络新媒体建团。构建一个团籍,五重身份的作为共青团组织的补充的创新团建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面向全国高校1057份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班团支部在组织建设方面、团干部素质方面以及新环境下职能建设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新时代下完善团支部组织建设、健全团支部制度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力度,加强基层团支部的智能建设、利用新媒体开创阵地已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员活动和工作的基本单位,它的活力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高校团组织的活力。基层团支部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组织能否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关系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否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完全学分制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以及大学生聚集方式的改变,问题也应运而生:相当数量的高校基层团支部普遍存在活力不足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管理中面对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切实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基层团支部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基地,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它的作用是团的任何一级组织不可替代的。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集训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的地位和任务,如何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必须深层次地分析高校基层团支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探讨对策,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方儒 《科幻画报》2023,(2):245-246
伴随着“班团一体化”理念的深入,高校班级团支部的建设成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核心工作。但是在高校的班级团支部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大学生团员意识淡薄、团支部制度不完善、凝聚力不足、组织生活不健全、自我定位不清等。这严重影响了班级团支部的活力建设,对高校共青团的整体活力和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有效解决,充分调动高校班级团支部的活力,强化团支部建设工作,成为当前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高校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参考,推进高校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层团支部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团员普遍积极性不高,接触范围狭小,仅仅局限于班级团工作。而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博客、微博、飞聊、微信、飞信、QQ、人人网公共主页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广泛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建设基层团支部,促进团支部各项工作的完善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柳福玲 《海外英语》2023,(8):105-107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提高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英语教学工作的需求,只有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手段,利用新媒体等工具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多元化地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新媒体技术和高校英语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加充分地优化教育模式,基于此,该文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提出全新的创新路径,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重视学生团支部的建设,学生团支部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团支部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学生团支部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团支部建设、推进社团构建是促进高校共青团创新革新的重要举措。新时代下,高校如何开展团支部构建工作,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力,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较为重视的话题。为此,分析新时代下高校团支部构建的新特性与新要求,探究新时期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的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的思想也趋于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了解新媒体,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挑战。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保障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冷向宇  张雅婷 《文教资料》2014,(14):138-139
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必须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文分析了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存在的困境:建设目标和效果的差距;班级团制度的缺失;团支部工作动力不足,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团支部建设的建议: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指导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团支部中的作用;建设团支部文明公约,实现工作规范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团支部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党团班"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在"党建带团建,团建带班建"的理念下,实现"党团班联动互通管理",并以此为契机打通"学生-班级-团总支-学院"互动管理平台。该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工作实效性;有利于高校活力党支部、团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落实高校党建带团建、活动促团建,切实加强基层班级团支部建设;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基层团建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支部书记是一个团支部的班长、第一责任人,是团支部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校团支部书记选拔、竞聘、任职、培训、述职、考评制度,切实加强基层团干队伍制度化建设,是有效发挥基层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创新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64-168
高校班级团支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基础单元,各高校存在着对于班级团支部认可度与定位区分模糊不清,工作各自为政,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筹规划与沟通协调,轮换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调查高校团员对班级团支部职能发挥的满意度情况,从侧面寻找影响班级团支部职能发挥的因素,并分析高校班级团支部实现一体化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提出如何实现一体化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社会,新媒体媒介层出不穷,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整体环境。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浪潮冲击下,作为高校中心工作之一的学生工作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能够与时俱进。基于此,从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等三方面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是指在高校班级中,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团支部为主导力量、以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促进学校党建、团建和班级学风建设的工作模式。但目前该模式在运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党支部在班级中认可度较低、团支部建设较薄弱、三个组织间的运行关系不够协调等问题。以管理学中的组织构建及协调性原理为指导,结合当下高校实情,提出合理构建"三位一体"模式的方法,以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了对新时代团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响应中央精神的共识。本文立足四川大学团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针对目前高校班级团支部组织沟通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班级团支部组织沟通的优化建议。希望以此为班级团支部组织沟通建设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为广大的高校团组织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科学分析高校团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团组织的各项职能,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团建要从工作模式、党建领导、团支部、团总支、团干队伍、先进典型和主题团日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评估体系的设计、评估的方法和评估的实践三个方面,对高校团支部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评估工作的实施,建立了团支部评估制度,探索了团支部评估理论,加强了对团支部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团支部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应对新形势,做好高校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既有利于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据"反射理论",开展团支部进社团工作要做好调研,充分了解社团的需求和反应;要做好试点,不断修正和完善工作机制;要多方联动,做好团支部进社团的制度保障;要理清关系,发挥团支部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