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西莫夫(1920-1992)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相似文献   

2.
纪舟 《家教世界》2024,(1):12-13
<正>2023年10月21日晚,世界科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雨果奖”,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科幻作家海漄凭借小说《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他也是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海漄与科幻的结缘始于孩童时代“,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我个人的曲径通幽的私人花园,这个花园里,科幻是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英语》2016,(Z2):20
在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2015年雨果奖各奖得主揭开悬念。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膺2015年雨果奖最佳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The 73rd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Sasquan,has announced the 2015 Hugo Award winners.在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Sasquan)上,2015年雨果奖各奖得主揭开悬念。  相似文献   

4.
火星之约     
正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行星,因此人类对于外太空的一切想象基本都是从火星开始的。很多科幻作品都把火星作为背景,火星人更是最受科幻小说家们欢迎的"座上客"。在他们的笔下,那些火星人或者友善,或者残暴,或者冷漠,或者风趣,性格各异,故事曲折。金·斯坦利·罗宾逊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的《火星三部曲》系列包揽了世界顶级科幻大奖雨果奖和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称号,被誉为是一部  相似文献   

5.
热点图书     
本期推荐:《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刘慈欣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22元【阿奔的话】2015年8月23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大奖,刘慈欣是该奖项自1953年设立以来的首位亚洲获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包括《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等五部作品,既有精彩的科幻文学,又有专业的科学知识解读。书中选取的篇目,均为刘慈欣  相似文献   

6.
你好,雨果奖     
<正>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会展中心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之后,80后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北京折叠》获得201 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到雨果奖,有人可能会首先想到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继而疑惑:雨果如何与科幻扯上了关系?雨果奖到底是个什么奖?  相似文献   

7.
阿西莫夫(1920—1992),美籍作家、生物化学家。他是一位撰写科幻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极有成就的多产作家,著书500多册,曾获得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阿西莫夫的小说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是他最有名的科幻小说三部曲。其他长、短篇小说集包括:《我是机器人》、《钢的洞穴》、《地基的边》、《东方的机器人》等。他的《黄昏》被许多人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科幻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1913-1987)是美国科幻小说协会评选出的第九位科幻大师,对美国科幻的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 1942年,他加入DC动画公司,参与了“超人”和“蝙蝠侠”两大超级动画英雄的创造。1953年,他以一部《被毁灭的人》见证了“雨果奖”这一世界科幻大奖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正>当中国科幻作家第三次摘取世界科幻领域国际最高奖项之一——“雨果奖”后,“科幻热”再次在青少年读者中引发热潮。身为追逐风潮的孩子们的父母,在漫漫书海中,您会为孩子挑选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科幻作品吗?这里本刊编辑部向您推荐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新人奖得主陈楸帆专为青少年打造的碳中和题材科幻新作——《零碳中国》。  相似文献   

10.
张春梅 《海外英语》2013,(1):218-219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当今美国一位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安德的游戏》使其在同一年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两大科幻奖,这部扣人心弦的太空传奇小说对穷兵黩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其中涉及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因素。因此以小说中的人口伦理与教育伦理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方法,发掘和审视作品中所表现的这两种伦理问题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卡德的这篇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读写月报》2023,(26):42-45
<正>1.内容简介《守望者》在漫画界与主流媒体都备受赞誉,被视为漫画中的经典作品。《守望者》是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评选出的“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同时它以漫画这种作品形式获得了雨果奖(有“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它的情节错综复杂,画面华丽优美,具备史诗般宏大的主题,称得上是图画小说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正>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科幻小说的兴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科学幻想"甚至在多年以后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具有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它是人类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为了促进和鼓励科幻小说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世界各国陆续推出科幻小说奖。除了雨果奖,还有许多奖项享誉全球,本刊特别梳理、介绍世界十大科幻小说奖。  相似文献   

13.
自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荣膺雨果奖以来,中国原创科幻作品的海外传播持续受到关注,具有打破长期以来由西方主导的主流科幻体系,反哺世界科幻之势。而“中国意象”作为中式科幻的一大异质因素,极易影响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本文以《三体》为例,从语义、文化和读者反应层面探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科幻小说中的“中国意象”的译介方向,以期助力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电影《流浪地球》,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科幻故事的原创作者刘慈欣可是凭借《三体》拿过雨果奖的著名科幻作家。你知道什么是科幻故事吗?“科”指的是科学,即科学依据,科学原理;“幻”指的是幻想,即目前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一个优秀的科幻故事须具备三个要素:1.逻辑自洽。也就是说写故事时要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2.科学元素。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23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这个奖项是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素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刘慈欣此次获奖,也标志着亚洲终于有作家获此殊荣。消息传到国内,各大媒体几乎沸腾了,书店里的《三体》马上被抢购一空。面对悄然兴起的科幻阅读热,我们不仅要问,我们为什么读科幻?事实上,科幻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对科技的反思。从凡尔纳的大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21日,在女排夺冠的同一天,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了美国第74届雨果奖,也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经管学院博士,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这位传说中的"女学神",用业余时间写作,斩获了科幻文学界最高的奖项之一。她是怎样走进文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的呢?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学生》2013,(12):4-7
新闻链接:当科幻作家遇上阅读现状 今年11月中旬,第24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晚会在成都市金沙剧场举行。科幻作家们齐聚一堂,现场颁出了“读者提名奖”“杰作奖”“最受欢迎外国科幻作家”等奖项。其间,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在我看来,科幻就是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科幻文学跟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在类型上,并没有高低之分。  相似文献   

18.
大院线     
《安德的游戏》2014年1月上映 乍一看名字。也许你会觉得这部影片并不起眼。但相信我,它的来头真的很大。《安德的游戏》小说原作发表于1985年,曾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双料大奖,是非常优秀的科幻系列作品。要改编成大荧幕电影的消息一传出,就已经让一众粉丝激动不己了。  相似文献   

19.
<正>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2015届雨果奖,这在不少科幻文学家以及评论家看来,将使得一个世纪前就已在中国诞生的科幻文学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刘慈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在发展阶段。向更多的人传递科学知识,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科学技术,这会是我目前的作品相对永恒的一个主题。我认为,中国需要第二次文化启蒙,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思维,中国还远远没有到反思科学技术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