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会稽郡虞氏家族是魏晋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以经学传家,在经济、文化上保有很大优势。这一家族人才辈出,研究虞氏家族的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世纪世族地主的经济、文化基础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僧佑是南朝齐梁佛教有名的僧人、律学大师、佛学家和目录学家,其著作《出三藏记集》为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录。该目录在著录内容、方法、体例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其记载的诸多佛经、经序、高僧传记等史料,至今对佛经目录学研究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人明克让,祖籍平原(今山东平原县)鬲县。明氏为南北朝时期山东大姓,明克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明僧绍,父亲明山宾,均为朝野名流。克让自幼博涉书史,南梁时恩荫入仕,南梁亡后入仕北周,入隋又仕于隋。克让入仕北周初为学官,后外派出任汉东、南乡二郡太守,北周武帝即位后,复征调入朝,为北周历法刊定、为隋礼仪修订做出贡献。明氏随衣冠南渡,又由南入北,是南朝入北士人之一,南朝士人入北始于梁亡,完成于隋统一,与当时国家统一的趋势一致。南朝士人入北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南北方文化认知趋同,有利于乱世统一。明克让墓志保存完整,对研究其任职经历、姻亲关系、南朝士人北上、南北文化交流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这一时段历史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毓 《图书馆杂志》2023,(7):137-145
“小注”是中国传统律典中特有的一种律中注释方式,现存之唐、宋、明、清律典中都有“小注”。“小注”这一律典中的典型现象最早受晋张斐、杜预对《泰始律》作注的影响而产生,但彼时张杜之注与《泰始律》仍未合刊一书。南齐《永明律》第一次进行律注合刊一书的尝试,但未正式颁行。《梁律》继承《永明律》的编纂经验,成为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律注合刊的律典。北朝立法受到了南朝立法的影响,在律典中已经较为成熟地运用注释随文释义。而从敦煌出土文书来看,唐代手抄《唐律》中,律典注释就以“小注”的形式出现了。《唐律》注释本为“大注”,“小注”系宋人添入的说法并不正确。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是中古《汉书》学的经典著作,《汉书叙例》是了解颜氏学术观点的重要文本,该文对南朝《汉书》注多有批判,亦不收录南朝注家,其中原因可归结为:晋唐之间蔡谟《汉书》注本的流行,北方《汉书》古本与《水经注》等其他文献的留存,梁末唐初的书厄及南朝《汉书》注之新变范式。此外,考察颜注《汉书》的成书历程,探研成书实情,对理解“抄袭旧注”说亦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王俭礼学以故事学为基础,整体上呈现出因循旧制的特点,而非从经学文本出发构筑经义、改造现行制度。经对王俭礼议36则地毯式的梳理可知,王俭面对礼制难题时,主张"因循""从省"的比例达到73%。王俭礼议往往是据故事得出结论,经注并非不可或缺的论据,甚至只是作为点缀。王俭的"故事学"承袭自家学,并凭借其家学在南朝礼制因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南朝前半期礼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在汉水中上游地区南朝系大型砖室墓及河北、山西出土的东魏、北齐大型砖砌单室壁画墓的墓室中,出土一种戴尖角帽的胡人画像砖或俑。现有证据表明此类文物在墓室中的含义,与古时方相氏于大丧时开路驱邪镇墓的作用有关。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腊日村人戴胡头逐疫的记载,可知用胡人代替方相氏为南朝荆楚风俗。在1957年出土的河南邓县学庄南朝系画像砖墓中,胡人画像砖与墓室仪仗画像砖、仪仗俑,共同构成一个墓葬卤簿体系。此类墓葬卤簿体系形成于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水中上游地区南朝系墓葬中。已公布的材料中,以邓县学庄画像砖墓的卤簿体系较典型,它对东魏、北齐大型砖砌单室壁画墓中墓道仪仗壁画与墓室仪仗俑共同组成的卤簿体系,产生了影响。襄阳之所以产生此类墓葬卤簿体系并向北朝传播,可能与其在南朝特别是萧梁时期成为一大政治文化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律学发展的最高峰。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有着当时的政治历史原因,律学发展则是受到作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律学发展的最高峰。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有着当时的政治历史原因,律学发展则是受到作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朝时期,文献学呈上升发展之势,古籍的注释经史并重,学术评论专著勃兴,出现了史学世家裴松之《三国志注》、裴Yin《史记集解》这 样的史学名注和裴予野《雕虫论》这样的评论文章,对前人著作进行了高水平的注释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本文对三裴在文献学上家承和贡献作了探讨和述评。  相似文献   

13.
朱良春     
中医学家朱良春,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  相似文献   

14.
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声屏世界》2012,(10):202-205
战狼世家千万投乐视网开启网络营销之路2012年9月5日,乐视网与知名时尚休闲品牌战狼世家在北京召开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被视为战狼世家全面转向网络营销的开端,战狼世家董事长施海容表示:未来,战狼世家将围绕着代言人余文乐进行一系列的网络及线上下互动推广等深度合作。作为国内第一影视剧视频网站,乐视网营销价值逐步提升。目前,乐视网已经在周有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看,一个有作为的民族,不能没有读书世家,更不能没有读书世家的子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省隆回县的罗洪邹氏世家罗洪乡中罗洪村有个邹氏家族,被史学界誉为"舆图世家".  相似文献   

18.
国子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为士族子弟所设,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在东晋南朝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并直接影响着以后隋唐各代的教育制度。国子学以教授儒家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周易》《老子》《庄子》之学。  相似文献   

19.
国子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为士族子弟所设,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在东晋南朝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并直接影响着以后隋唐各代的教育制度。国子学以教授儒家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周易》《老子》《庄子》之学。  相似文献   

20.
南朝宋和南宋朝有别上海某日报14版《古人怎么说"你太有才了"》一文中,作者将写出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说成是南宋朝诗人,时间跨度超过7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