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总是想说出来,尤其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更想发问,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想说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例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当课要结束时我问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吗?”话音刚落,一男生迫不急待地举手后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爱说、想说,表达欲望变强了。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尝试着让他们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这不失为一种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因为好问既是儿童的天性,更是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  相似文献   

3.
仝睿 《黑河教育》2013,(7):42-42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想说、敢说。如果教师能鼓励孩子大胆地说,想说就说,就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减轻压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发言环境,也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强烈的求  相似文献   

4.
一、处理好两种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第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学生的语言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的话可能有些幼稚可笑,但只要他们愿意说,就不要打搅他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明确地指导语文教师:从小学生第一次写话开始,教师就要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要对胡编乱造、言不由衷说"不"."真"是文章的生命所在,笔者想就自己作文教学中的"求真"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把所讲的课的构想和设计说出来,它不仅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们解决"为什么这么教"这一历来被忽视的问题.然而在具体的说课实践中,多数教师将说课的重点放在了介绍自己是如何把握教材的,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学,教学程序如何安排等,说出了教师个体劳动的全部过程,却很少说到自己教学行为的对象--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何不别具一格地在小学生中提倡"大胆想象",从想象作文入手,为学生另辟一个新的写作空间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一、命题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想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口语能力体现在只要能回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能流利地朗读一篇英语课文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真正地应用语言在于交流,通过语言获得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1.以"童趣"之心,让学生开口能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大多童心未泯,稚气未脱,他们最想交流的是自己或身边的事,或能引起他们想象的事。因此,教师要有童心未泯的情怀,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体验学生的尴尬、疑惑、心愿等等。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10种颜色。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相似文献   

10.
1设置问题梯度,提供思考空间,提高课堂教让学生有较多的展示机会,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学生的"可"动性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康托尔说:"在数课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  相似文献   

11.
<正>一、系统训练,让学生能说会说据了解,多数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不肯主动发言,是因为怕自己的答案不成熟,引起同学们的耻笑和老师的批评。有时,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此,要想让学生大胆发言,首先要会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1.提高认识,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12.
俗语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即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随时可见许多学生在运用数学语言时,难能尽善尽美.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不经意间出现的"口误",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和算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而"说"的训练则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算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将想、说、算三者相结合,则更能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想法、说算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说。  相似文献   

14.
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曾倡导“活教育”,他根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儿童教儿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个体。自主探究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是前提。我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并作充分细化的处理:一类问题是小组内不能解决,但全班范围内仍有同学可以解答,就当场用较短时间处理;第二类问题反映了教材的重难点,但由于学生提问的角度不同,提法不同,我便将这…  相似文献   

15.
陈玉琴 《甘肃教育》2014,(10):75-75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够复述大意和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对写话感兴趣,能够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写话内容,使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在课堂上,只有随机应变,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展现其睿智的才能,才是做好课堂教学的最佳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美国当代数学家哈尔斯的话。没有好的问题就没有异彩纷呈的数学,没有好老师用好问题引领学生去学,就没有数学课堂的精彩。教师教的"有效",要通过"好题"的深入浅出,落实于学生学的"有效"上。教师说题不能停留在"从解题角度看说题"这种浅表意义上,而应有更深、更广的视角。笔者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上对说题提三条浅说陋见:一是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并且传授给学生下述看法: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与钻研,我们能够改进这个解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这就说明,分析解题过程不仅能"改进"解答,而且能提高"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备好了材料,圈好了方法,致使学生说假话、空话,甚至害怕作文。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愿望,为今后的作文提高打好基础,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为此,我大胆采用了说中导法,以法训练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本能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以此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存在着教师本位、教育标准化严重、学生课业负担重等背离"儿童中心"的教育现象.对此要把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转变教师理念,尊重儿童个性、因材施教,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等以缓解我国应试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不理解,有的讲过几遍了学生还是会问:"老师,您再给我讲讲这个地方,我还是没明白."有时,提出问题了学生没有反应,不得不换个方式提问.我想,这肯定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说的话学生没听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