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2.
力学中的斜面问题复杂多变 ,综合性强。在高考中 ,常用斜面问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求解斜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求解一般力学问题的方法一样 ,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在教学中适当地把斜面问题分成几种类型 ,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将斜面问题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斜面和斜面上的物体均静止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位于斜面上的物块质量为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 …  相似文献   

3.
<正>考向一:平动平衡和转动平衡的综合应用例1 (北约)车轮是人类在搬运东西的劳动中逐渐发明的,其作用是使人们能用较小的力量搬运很重的物体。假设匀质圆盘代表车轮,其他物体取一正方形形状。我们现在就比较在平面和斜面两种情形下,为使它们运动(平动、滚动等)所需要的最小作用力。假设圆盘半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的斜面通常只是一个载体,而处于斜面上的物体才是真正的主体。由于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既可以光滑,也可以粗糙;既可以固定,也可以运动,即使运动,也可能匀速或变速。而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根据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外力的不同分类进行了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静力学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很难确定,故解题时往往要分几种情况进行讨论,解题过程比较繁琐。如果用绝对值不等式解这类问题,就显得特别简捷,现举几例如下。 例1.如图1所示,斜面的倾角θ=30°,斜面上的物体A重10牛顿,物体A和斜面的静摩擦系数为μ_0=0.4,为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所吊物体B的重力应为多大?(绳与滑轮间无摩擦,绳子的重力不计)  相似文献   

6.
斜面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典型问题之一,这类题目形式多样,斜面既有光滑的也有粗糙的,既有固定的也有运动的,既有一个斜面的也有多个斜面的.求解斜面问题的关键是作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7.
平时我们看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一旦脱离圆周运动时总是沿切线方向离去 ,而不是沿半径向外 ,于是在讲到水平匀速转动圆盘上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时 ,学生总会生疑 ,下面从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水平转动圆盘上的物体静摩擦力的方向 ,在匀速转动、加速转动、减速转动中的判定 .首先从基本定义入手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指的是研究对象与和它接触的物体之间的相对 ,并非相对地面或其它物体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站在地面上看到的现象、结果 ,当作站在圆盘上看到的现象、结果 ,我们要站在圆盘上来分图 1析…  相似文献   

8.
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学题通常要建立坐标轴.从理论上说,坐标轴的建立是可以任意的,但是,坐标轴选得是否巧妙,往往会影响解题的繁简.现例谈在三种情况下怎样巧选坐标轴. 一、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问题中 在此类问题中,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确定x轴方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此时应规定加速度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例1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沿水平方向加一个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如图1所示,求F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5):5-6
高考物理中的斜面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既可能光滑,又可以粗糙;既可能固定,又可以运动,即使运动,也可能匀速或变速;既可能是一个斜面,又可能是多个斜面。以斜面为载体,可以编制出五花八门的各种题目。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9,30(6):59-61
1课堂动态生成的根基 1.1资源之一——学生的差异 下面是在高三复习课上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问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如图1所示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相似文献   

11.
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合成平衡法当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时,常常根据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求解,即将三力平衡,化为二力平衡的问题。例1如图1—1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斜面上匀速下滑,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方向。解析如图1—2所示,物体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2和摩擦力F1。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指的是F2和F1的合力F,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F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mg,方向竖直向上。1.相似三角形法如果作图得到的是普通平…  相似文献   

12.
弹簧与木块组成的问题不仅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所以理解和掌握弹簧和木块类问题是力学复习的一个基本部分.现对平衡问题中弹簧与木块类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供同学们参考.一、一个弹簧和一个木块组成的模型例1如图1所示,重20N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静止,物体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连接,设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则弹簧的弹力为(弹簧与斜面平行)()①可能为零②可能为22N,方向沿斜面向上③可能为2N,方向沿斜面向上④可能为2N,方向沿斜面向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因为物…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圆锥曲线的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往往都是与代数、三角、几何等多方面知识的渗透与综合,应根据题设条件及曲线的几何性质(曲线的范围、对称性、位置关系等)构造参数满足的不等式,通过求解不等式(组)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建立关于参数的目标函数,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求解.所以,求解圆锥曲线的参数取值范围的关键是建立有关参数的不等式或建立关于参数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14.
张绍兵 《物理教师》2013,(12):67-67,69
如图1所示,在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问的摩擦因数相同且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  相似文献   

15.
如下是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第24题.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当圃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以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圃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  相似文献   

16.
斜面上的物体下滑的时间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 如图1所示,设物体由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当斜面的水平跨度l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定时,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与外面的倾角θ有何关系?2分析 图1中,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为因此,物体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加速度为 由      得式中       由(1)式知,当 l,μ一定时,物体在斜面上的下滑时间是斜面倾角θ的函数.3讨论 首先确定(1)式中的(2θ-ψ)角的取值范围.≥0可知0≥ψ又斜面倾角θ < 90°,故取ψ≤由此得 下面在(2)、(3)两式所确定的角度范围内根据(1)式讨论t与…  相似文献   

17.
宋瑞金  齐欣 《物理教师》2007,28(11):64-64,M0002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7年山东省理科综合阅卷工作,本着严肃认真、公正合理的思想,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的原则,对24题进行了评阅,下面就把在阅卷过程中对评分标准的几点认识,对题目个别地方的几点认识和对以后教学的启示,给大家作一汇报.24题原题:如图1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滑块在…  相似文献   

18.
正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过程只涉及运动和力的问题或只要求分析物体的动力学特点,则要用动力学方法求解;若某过程涉及到做功和能量转化问题,则要考虑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下面举例进行探究.例1如图1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圆心角为37°的光滑圆弧BC相切,经过C点的切线方向水平.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1.25 m,斜面AB的长度为L=  相似文献   

19.
<正>一、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力学参数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在已知位移及速度变化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对未知的力进行求解。例1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位于粗糙斜面底部,斜面的倾斜角α=30°,物体的质量m=10kg,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  相似文献   

20.
当平抛物体从斜面上抛出并落回斜面上时,物体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为斜面的倾角.此类问题,一般是从位移关系人手,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的位移关系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