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题再现](保留原题号) 四、作文(60分) 20.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吗?那些不被你喜欢的人与事物,突然让你有了意外的发现,从而产生了从来不曾有过的好感,从此改变了对他们(它们)的看法. 请以" () 其实很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如写诗歌,则不少于16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相似文献   

2.
王想龙 《新读写》2024,(4):24-25
<正>【新命题】成长,一般指孩童长大成人,也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在我们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稳重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事、物等值得回味和记忆。请以“成长,总在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写作目标与要求:1.根据拟题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使之表意通顺和完整。2.围绕题目和中心进行选材和组材,做到材料内容为文章中心服务。3.关注题目中的“总在”这一词语,揣摩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作文。题目:"我和一起"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和父母一起看星星""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我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等等;(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思路小指点】写作时,要注意恰当填题,可以选择成长类题材,比如"我和时间一起赛跑""我和同学一起走过"等,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叙写和反思成长过程;也可以选情感类题材,比如"我和妈妈一起流泪"等,结合生活体验抒写真情实感;还可以选想象类题材,比如"我和叮当一起遨游未来""我和杜甫一起吟唱"等,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参观____记     
题目看似简单,其实是希望同学们都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不要空洞地去瞎编一些事情来套作文题目。"参观"入笔容易,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外出游玩,去公园,去张爱玲纪念馆,去南京路步行街,等等。种种景点,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5.
[文题]面对多彩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促,从而珍惜时光发奋进取……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横线上填一个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  相似文献   

6.
<正>荆楚民歌的风情是否激起了你内心的渴望?是是非非的课堂带给你的是失落还是自豪?轰天而起的中石化爆燃带给你的是沉痛还是坚强?或者,平平淡淡的日子连缀起心中的守望?或者,风风雨雨的心思编织着同一个梦想?让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笔去表达感悟吧。请以"为了心中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相似文献   

7.
<正>请以"____,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蜘蛛侠……(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字。【思路小指点】这个题目,要补的部分显然是"我"爱的对象,这样我们就确定了要补对象的特点,是"妈妈、家里的猫咪、故乡的小河、蜘蛛侠……"等等其他"我"爱的事物,要补出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事物,如喜欢拍照,可以写"佳能相机,我的最爱";特别爱唱歌,可以写"音乐,我的最爱";等等。在写作时要注意写出爱的原因、爱的表现,要注意突出"最"字,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彩。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请以"本来我可以_"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日子",幸福快乐的日子、忧伤难过的日子、艰难困顿的日子,成长的日子、迷茫的日子、奋斗的日子……正是这些"日子"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些"日子"难以忘记。请把"——的日子"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我学会了____     
<正>习作要求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写之前想一想: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相似文献   

11.
【精彩新茶】作文题目:让____走进心灵。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相似文献   

12.
<正>请以"原以为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写完整,然后作文。举例:原以为爱经不起伤害;原以为得到就会满足;原以为成功就是幸福;等等。(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4)立意自定。【思路小指点】"原以为……"这三个字本身暗含着"实际并非如此"这层意思。而这层隐含意并非一眼可以看穿,而需要在实践中、在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逐步丰富之后渐渐明白。写作本文的关键是要写出一个认识转化的过程。自己原先的观点是什么,现在对此观点有了一个什么样的更新,这些固然是文章必须表现的内容,却不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我想发明____     
[文题设计]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发明是创新者的不懈追求,但它并不是成年科学家的专利.在全国开展的"小制作小发明"竞赛中,小同学们频频亮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一些小发明还申请了专利,有的还在国际上获奖.你有过发明的念头并动手操作过吗?向读者介绍一下吧,哪怕是一个设想也行.请以<我想发明__>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你想发明的内容,文体为说明文或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4.
____真难     
[习作要求]以“真难”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其次要扣住“难”字,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入手,把事情的难办之处写具体,写生动,让读者的心情也随着文章起伏,这样文章就取得了成功。记住,一定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哟![金指点拨]1.合理选择材料。我们身边的难事很多,但不是所有难办的事情都可以写出来。比如:“这道奥数题真难”,为一道题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理出头绪,确实挺难,但这件事不容易写清楚,一是因为文章牵涉到许多数学术语,读者容易被绕糊涂,更重要的是思考题目前后没什么明显的变化,文章不会…  相似文献   

15.
他____了     
包老师:同学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心情的作文:他____了(见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写作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我做你猜。老师这儿有三个信封,请三位同学上台来抽取信封,根据你抽到的题目来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表演的是何种心情。  相似文献   

16.
[文题]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我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我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事物打交道,如桌椅、板凳、书籍、文具等等。和他们或它们生活在一起,会发生许多故事,请以"我和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写出真情实感。(3)600字以上。[题解]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____     
《小学生作文》2020,(9):63-65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劳动,第一次探险,第一次体验……有的第一次可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有的第一次可能是恐怖的、刺激的……来分享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吧!沈弋皓:这天,碰到外公要去地里挖土豆,我便自告奋勇跟了去。到了地里,外公让我在一边玩,而他则拿把铁锹挖了起来。但是,怎么可能?我就是为挖土豆来的!  相似文献   

18.
【文题】以"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比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而且,只有  相似文献   

19.
【考题呈现】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走在求索的小路上,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  相似文献   

20.
他____了     
<正>杨老师:文君、阿呆,这个单元你们读到了伟人的忧伤、“军神”的痛苦、革命家生前的自述,精彩细腻的描写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生活中你熟悉的人。文君:本单元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可以写“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总之就是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阿呆:咱们学过写人物可以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几方面入手,但是这次要求写人物当时的表现,我就没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