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引领孩子们与文本中一个个人物形象作零距离的对话和倾吐心声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更重在强调“阅读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前提。本文主要探究“语文阅读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使“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知性对话”不同于简单的“问答”,也不是随意的“漫谈”,而是师生双方通过对文本和他人的理解、感悟、批判、接纳而展开交流与沟通,以“生成”新的理解与其识的过程。本文拟从准确把握对话时机,巧妙提出对话话题的角度思考,在学生认知断层处、“愤”“悱”之处、情感共鸣处、思想争鸣处展开对话,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充分对话,相互作用,提高阅读教学对话的有效性,构建知性对话课堂。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更重在强调"阅读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前提.本文主要探究"语文阅读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使"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徐卫清 《科教文汇》2010,(26):99-99,10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自主有效的生本对话是精彩课堂的前奏。其乐融融的师生对话,是精彩课堂的主旋律。独具匠心的生生对话,是精彩课堂的和声。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相似文献   

6.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为教师提倡和推崇。如何实现课堂有效对话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师生要共同追求对话教学的平行性和效率性,通过建构层次性对话系统和引入评语性评价机制来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7.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为教师提倡和推崇。如何实现课堂有效对话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师生要共同追求对话教学的平行性和效率性,通过建构层次性对话系统和引入评语性评价机制来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对话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分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和“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前者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进行对话;后者指学生在多形式的“对话”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对话”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维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阅读能力是促使每个学生自主性终身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一种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如何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如何让爱好阅读的学生学会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在有效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一番努力。  相似文献   

9.
黄华妹 《知识窗》2014,(8):52-52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上,对话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等不同形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型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许多老师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该如何实施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确立话题;创设情境,引发对话;生生交流,生成对话;师生互动,深入对话;对话总结,价值引领。从而在平淡有味的对话中享受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连通学生与教科书的桥梁,首先要实现自己与教科书编者的有效对话。教师只有在课前经过与编者对话,才能准确、深刻地领会编者意图,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才能挖掘出更具教学价值的隐含信息。本文从精准把脉教材架构、整体剖析单元主题、提升文本解读质量三个方面举例,阐释教师如何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罗云红 《科教文汇》2010,(35):102-102,141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的活动课堂。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方对话的过程,并且,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为了保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质疑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孙花 《知识窗》2010,(9X):16-17
目前阅读教学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以教者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衡量学生的接受。现代阅读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然而,我们普遍采用的"二元对立"教学模式却严重地背离了阅读本意。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发现作者、发现自我,进而理解文本,创新自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际价值。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彰显对话作文的魅力,我们呼唤用智慧点燃激情,用实践提升质量,用研究成就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改以来,对话教学越来越备受关注。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一、唤醒教师与文本在对话中的情感;二、坚持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三、发挥教师在对话中的引导作用;四、注重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营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对话的前提是倾听,过程是碰撞,结果是提升。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则表现为以平等为前提,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而且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动态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课堂对话。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间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王英 《科教文汇》2007,(2X):63-64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