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新颖 《辅导员》2014,(22):40-41
在流火的8月,到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都说支教是做奉献去了,对我则不仅如此,支教更像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一次重塑信仰之旅。7月,我和万柳部数学老师肖蕾、语文老师张建新,中关村部体育老师张俊杰接到了到玉皇庙小学支教的任务,准备工作即刻启动。对我们4人的支教,玉皇庙小学方面表达了很高的期望,让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担负着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我在县城一所小学供职,因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回家。家乡人民知道我是业余通讯员,经常捎话带信让我写写自治区水利厅支教队的队员们心系山区,热情支教的事。当我节假日踏上返乡的征途,还没跨进门槛时,许多人便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叙说着他们的心里话,让我无论如何代...  相似文献   

3.
郭艳先 《教育文汇》2007,(12):51-51
去年9月,我被学校派到一所山村小学支教。学校所在的村子离县城有100多公里,极为偏僻,经济不发达,但那儿的风景却很迷人。我整天陶醉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享受难得的新鲜空气。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特别热情淳朴,虽然生活很艰苦,但对于厌倦城镇生活的我来说,还是另有一番乐趣的。  相似文献   

4.
“去锻炼锻炼,再偏僻我也不怕,反正我还年轻。”龙山县年轻教师方弟虎本在很多人羡慕的县城教书,却三次请缨去偏远的山区小学支教。近年来,龙山县每年都实行城区100名教师下乡支教活动,产生了很多像方弟虎老师这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星期五放学,周奚郦同学请我去她家,还神秘地让我别问为什么。她是我师范时同学的女儿,家也住县城,离我家不到一里远,我爽快地答应了她。她本来在县城小学读书,妈妈偏要让她到乡下小学住校,锻炼自理能力,于是,就到我班上来了。  相似文献   

6.
星期五放学,小郦同学请我去她家,还神秘地让我别问为什么.她是我师范时同学的女儿,家也住县城,离我家不到一里远,我爽快地答应了她.她本来在县城小学读书,妈妈偏要让她到乡下小学住校,锻炼自理能力,于是,就到我班上来了.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接触多动症,是因为我的侄女儿。 哥哥嫂子在县城开了一家饭店,无暇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所以上小学的侄女儿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上一年级的时候,小侄女就特别爱在课堂上讲话,为此,她没少挨老师批评。家里人只当她还没有适应小学生活,老师为了防止她上课讲废话,经常给她换位置,但是顽固的小侄女不管是和男生坐还是和女生坐,都禁不住讲闲话的欲望,上课讲话成了她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8.
陈继 《班主任之友》2013,(12):54-55
2005年秋天,我申请到距县城200里外的深山支教,已有身孕的妻子毅然放弃舒适的教学环境决定陪我刚行,也自愿申请进山支教。于是,我收拾好行囊,带着妻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之行。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我有幸成为了宁江区第三批支教教师中的一员,被分配到善友镇三家子小学从事支教工作。报到之日,却意外地与以前的同事——韩老师不期而遇,因韩老师和我都曾在临江小学工作过,虽共事不足一年,但在这里相遇却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这算是我在一个陌生工作环境下的一个惊喜吧。而第二个惊喜竟是与韩老师一同从事二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让我甚是意外。这让我意识到了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会遇到一个好同事、好搭档。在一个个支教的日子里,我体验到了她在工作中的真诚、热情、勤奋。她有着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功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女教师,2004年春,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我奔赴离县城40华里的全县最偏远的山区学校——李马吴小学开始了自己足以铭记一辈子的为期一年的支教经历。李马吴小学地处吕梁山南麓,是李村和马吴村合办的一所小学,学生来自四个自然村。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  相似文献   

11.
刘立新 《江西教育》2004,(15):95-95
在乡下教书的妻子因课上得好,被县城一所颇有名气的寄宿小学聘用了,儿子也顺理成章转入了县城的龙津小学就读.而我依然扎根于乡村的一所小学。三口之家.被美好的机遇掰成了两半,一半在乡村,一半在县城.我在乡村、县城两点一线上来往奔波。妻子开玩笑地说,你是林中的一只小鸟,天亮了,从县城飞往乡村.天黑了。又从乡村飞回县城。  相似文献   

12.
回应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我那上六年级的侄女问我:"姑姑,你们办公室的周老师呢?开学这么长时间了我怎么没看见她?""周老师去乡下支教了。""什么时候回来?""支教一年。"看得出她有些失落。"那么长时间?周老师支教回来我就毕业了,见不到她了。"侄女不无伤感地说。听了之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迎来了自己的小宝宝,也做出了去边远地方支教的选择。好多人诧异于我的决定,刚成为宝妈,已经很辛苦了,怎么会选择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支教?我当时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最终的决定还是那么坚定!为什么要去支教?其实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有去玉溪市县城学校支教的信息,我就报过名,但是由于刚工作不久,资历尚浅,学校并未安排我去支教。  相似文献   

14.
正在流火的8月,到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玉皇庙第一小学支教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都说支教是做奉献去了,对我则不仅如此,支教更像是一次净化心灵之旅,一次重塑信仰之旅。7月,我和万柳部数学老师肖蕾、语文老师张建新,中关村部体育老师张俊杰接到了到玉皇庙小学支教的任务,准备工作即刻启动。对我们4人的支教,玉皇庙小学方面表达了很高的期望,让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担负着不小的压力。需求说明书上明确写着: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我被学校派到一所山村小学支教.学校所在的村子离县城有100多公里,极为偏僻,经济不发达,有些农户生活还很拮据,但那儿的风景很迷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窗     
民和县教育局针对县城学校人浮于事,边远山区教师紧缺的现状,从县城地区中小学抽调71名骨干教师,分别到联合、官享、马营、大庄等13个乡镇学区支教。支教教师均与县教育局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并于9月8日全部到岗工作。这批抽调的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省、地、县“教学能手”。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在支教动员大会上,他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开展好教研教改、经验交流和“手拉手”、“结对子”、“献爱心”等活动,力争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干出好成绩。表现了他们对边远山区教育的挚爱。(马宏伟)玛多县“逸夫教…  相似文献   

17.
傅瑾瑜 《求学》2023,(11):24-25
<正>“你想去支教吗?”“去吧!”一时兴起的决定,却让我遇见了冉。她坐在支教面试官的位置上,问道:“可以先说一下你为什么想去支教吗?”我总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我是陪室友参加的”之类的话吧。“支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让自己的暑假变得更有意义,我想帮助更多的孩子。”这话说得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这里更需要我2007年,靖江市教育局发出下乡支教倡议,我报了名。9月,我走进了西来镇土桥小学,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一进校门,就在围墙上、教室里、走廊上仔细寻找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可在这个简朴的校园里,我没有看到一幅画。土桥小学数学老师人手不足,虽然我是一名美术教师,当时学校还是安排我先教数学。我接受了学校的安  相似文献   

19.
在乡下教书的妻子因课上得好,被县城一所颇有名气的寄宿小学聘用了,儿子也顺理成章转入了县城的龙津小学就读,而我依然扎根于乡村的一所小学。三口之家,被美好的机遇掰成了两半,一半在乡村,一半在县城,我在乡村、县城两点一线上来往奔波。妻子开玩笑地说,你是林中的一只小鸟,天亮了,从县城飞往乡村,天黑了,又从乡村飞回县城。进入寄宿学校,妻子最担心的是教学成绩比不上别的老师。她说,寄宿学校的老师是全县教师队伍的精华,是百里挑一的名师,而自己是“土枪土炮”,万一在教学上有闪失,不但愧对自己的良心,还会误人子弟。妻子在强手如林的寄…  相似文献   

20.
我会回来     
麦子 《教书育人》2004,(10):27-27
普兰,是喜马拉雅山脉下的一个小县城。几年前,我还是一个背着行囊四处找风景的青年。我也说不清是什么留住了我的脚步,自愿在这个小小的县城支教。也许是这里纯朴的风情,也许只是为了一个美丽的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