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益是缩短地区间的旅行时间,增强区域交通可达性.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选择2004和2011年两个年份在构建公路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节点全域可达性、日常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等指标对河南省不同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及改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区域交通网络优化和城市空间组织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建立了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分层logit模型.研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以及出行属性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通过计算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的直接弹性和交叉弹性分析它们对出行方式选择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在居住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高的区域更加具有吸引力,小汽车拥有者更加偏向于选择小汽车出行;相对出行费用而言,选择公交与地铁的居民对出行时间更加敏感;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政策的有效结合有助于缓解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引起的交通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4年河南公路交通网络,运用ArcGIS软件平台进行栅格成本距离分析,研究河南省各个区域到其最近城市节点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河南省区域可达性整体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各时间阶段,可达性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呈现多极格局且具有稳定性;处于河南几何中心的郑州、许昌可达性值一直相对较低,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值相对较高,但随时间推移区域间差异有所缩小.从可达性变化速率来看,区域可达性变化速率呈v型降低,但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1995—2001年河南省公路网络可达性变化速率较快,且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在此阶段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各区域可达性;2001—2007年可达性值提升较1995—2001年不显著,且某些地区有所下降,与道路改建有关,整体可达性变化速率慢;2007—2014年可达性值改善优于2001—2007年,可达性变化速率较快.总的来看,边缘地区可达性值变化速率比中心地区变化速率快,区域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可达性初值有关,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与完善、国家政策以及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对可达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路网的江苏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的通达性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前提,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对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潜力和场强模型对13个地级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程度、城市潜力值和城市的辐射场强进行定量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域市间相互作用较强,城市对外相互作用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度高;最后对影响江苏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以山东省临沂市2019年可分配公租房房源为例,从公共交通、医疗设施、教育资源、商业设施和公园绿地5个方面分析其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各公租房的可达性不均衡,怡景绿洲小区综合可达性最高,达到0.472;西城花园小区最低,只有0.324,差距明显;各类设施之间的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商业设施的可达...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的主要活动游憩场所,对于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公园本身能否让游客容易快捷地进入,是除了公园面积、个数之外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GIS以及AHP评价方法的公园可达性分析,能够合理客观的评价福州市城市公园在空间位置上的可达性以及城市居民心理上可达性,为合理的规划城市提供参考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各公园分布较为合理,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但仍然存在一定区域的服务空白;相较直接划分公园的服务范围,加权泰森多边形能够更好的反映福州公园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是区域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外在表现。本文对安徽省2002年至2012年城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演变、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影响范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演化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主要表现为大大提高了1小时圈的地域范围,且1小时可到达地域由分散独立发展呈廊状整体;根据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区的演化将各城市划分为5种类型:急剧扩张型、稳健扩张型、基本稳定型、抗拒收缩型和急剧收缩型并提出发展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也随之涌入城市,在城市公共场合进行流浪乞讨活动。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发达,成为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地。然而,地铁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地铁乞讨行为带来了安全、卫生、道德、经济等一系列的公共问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运用无结构访谈、查阅二手资料等途径对北京市地铁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从定量分析研究上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从城乡关系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城乡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分别得到各区域城市和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后,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得到各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值,并划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类型和探究区域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得出,陕西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0.
李月  谢阳  蒋阐 《宜宾学院学报》2023,(4):87-92+109
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出城市的功能结构,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和区域经济发展。以成都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 GIS软件,采用Ripley’s K函数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成都市建成区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成都市建成区星级酒店分布空间上呈中心城区密集外围区域稀疏的分布特征;五星级酒店呈西南密东北疏格局,四星级酒店呈南密北疏格局,三星级酒店呈西密东疏格局。城市商圈、交通网络、旅游景点、土地价格对星级酒店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与规律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以成都市为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生态系统数据集,在Arc 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成都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了成都市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20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市各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以农田与聚落生态系统的变化最为显著.(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变化最剧烈的是聚落生态系统,转出量最大的是农田生态系统.(3)从生态系统转换的趋势看,农田生态系统处于减少状态且减少的趋势在增强,聚落生态系统处于增加状态且增加的趋势在增强.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8,(3):60-6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基于成渝城市群2000年、2007年及2014年路网数据,在Arc GIS软件支持下,以平均可达性、最近节点可达性及县(区)腹地范围为测度指标,从全域和局域可达性两个视角对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演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等级路网建设及其完善程度与区域可达性水平提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成渝城市群交通发展需要提升区域边缘县区的县乡道路网密度,构建边缘地区对外快速通道,打造区域"轴—辐"式陆路交通网络格局。  相似文献   

13.
牛艳 《华章》2012,(22)
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地铁轨道交通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能力、环节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工程.以地铁交通的快捷、安全等特点满足城市需求.在地铁建设中,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是地铁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通信系统传输满足地铁图像、文字、语言等运行信息数据的传输满足地铁运用信息需求.本文从地铁传输系统技术分析入手,对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养护等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ESDA)分析方法并结合GIS、Geo Da软件分析,以区县为空间尺度,分析了2003-2013年间成都19个区县的房地产投资变化率空间格局特征、变化以及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房地产投资变化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2005-2007年间达到最高峰0.985,2007-2009年降至谷底0.057 5;房地产投资变化率整体上呈空间负相关,相关系数较小,集聚程度较低,空间异质性较强;从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看出,19个区县房地产投资变化率显著性区域很少,主要落入LL和HH象限,其中主要是呈低值与低值的集聚,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中心区域(锦江区和青羊区)、成都市东部区域.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以卖花渔村为例,运用资料收集法、实地调研法、文本数据分析、空间句法分析等方法获取传统数据和网络数据,从高频特征词、游客情感分析、语义结构网络、空间句法形态变量等方面,研究游客空间感知度、村落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可达性等.结果表明:卖花渔村选址格局、整体布局、徽派建筑和盆景文化存在特色;游客对村落的整体满意度高;但村落公共设施不健全,空间吸引力不均衡,道路可达性低.通过“续—修—塑—新—承”策略,强调对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公共空间、文化内核的更新,将盆景文化、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联系,提升村落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以成都市一、二圈层11个区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借助遗传算法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分析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投影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于土地利用系统评价具有较强适应性,能得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2)2011年成都市一、二圈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投影特征值zi在-0.9145"2.1301区间的健康和较为健康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健康水平较差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北部;因此,为提高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需重点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土地垦殖率,合理利用建设用地指标,把土地资源与市场挂钩,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完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划意义重大。该文采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结构指数与GIS技术相结合方法,以四川绵阳市涪城区为例,对川西北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分异十分明显,土地利用多样化和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整体水平较高,且城市近郊与远郊差异明显;土地利用的集中程度则恰恰相反,与多样化呈显著负相关;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区位熵优势在城市远郊乡镇,而建设用地区位熵优势位于城市近郊乡镇。(2)空间格局分异总体水平较高,但从城市近郊到远郊差异明显,破碎度表现为由弱变强,多样性表现为由简单到复杂,优势度表现为由高降低;均匀度表现为由低变高。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采用2000年和2009年两期spot遥感影像,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交通可达性和城郊地区村镇距市中心的距离两个指标来探究区位与村镇的规模、分布及其发展速度的关系,通过交通可达性分析、缓冲区分析、热点分析及聚类和异常值分析获取长安区村镇的规模热点及扩展热点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郊区的村镇的发展受区位影响,距市中心距离近,交通可达性好,规模大;城市郊区村镇的扩展速度主要受区位的影响,扩展的热点区域集中在交通可达性好,距市中心距离近的地区,该区域的村镇扩展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通过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得出长安区各村镇的扩展在韦曲和郭杜呈HH高值聚类,而在王寺镇周围呈HL异常。  相似文献   

19.
地铁交通是解决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地铁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便捷性与方便性.在地铁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地铁监控系统是保障地铁运用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地铁建设与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地铁监控系统设计要点及其对地铁交通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创新空间联系的相关理论,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重力模型和最大引力线测算成渝城市群城市间创新联系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内部的创新节点城市.研究发现:重庆市、成都市、绵阳市为成渝城市群创新能力较为活跃的区域,眉山市、广安市、资阳市创新活动最为薄弱.区域创新联系强度逐年增强,呈现出以成都市、重庆市为一级创新节点城市,德阳市、自贡市为二级创新节点城市,内江市为三级创新节点城市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