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加强中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中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进行表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祖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换言之,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说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文化素养。在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当下,对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以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景芹 《家长》2024,(3):165-16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展现了独有的文化风采,是区别于其他文学载体的独特存在,可谓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值得学生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不仅体现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光辉成就,还体现于现代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自我发展对吸纳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关于传统经济思想中的义利观和系统观的比较分析,则进一步表明有效结合的潜在可行路径:以现实问题为引,结合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转译与解读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在比较分析中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学在理论和现实层面进行有效对话和融通的潜在空间,力求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延伸和拓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学人应警惕一些错误认识,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高三学段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如何在本学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有意识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逐渐形成中华传统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泛理论,而是具有深厚的理论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红色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未来。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强化文化自信,在推进文化创新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大力继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不同,理论自信的内核是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这既源于文化价值观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选择中,也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上,还源于文化价值观自信的力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文化自信决非文化决定论,也不意味着走向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9.
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将“文化自信”融入社会学专业主干课“中国社会思想史”,有助于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学科自信心、构建中国社会学学科话语,并促进社会学的本土化。从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总结和讨论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思政的经验。课堂教学基于“讲述历史+阐释文化+提炼社会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与中外社会学对话”的逻辑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提升学科认同与本土理论自觉;实践环节采取“文化遗迹现场考察观摩+文化主题论文写作+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的文化自信和学科理论自觉主动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感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提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教育艺术》2020,(4):F0004-F0004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引》一书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由全国新华书店经销作者简介王嵩涛,青年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学术助理、副主编、教科研中心主任。从事教育艺术、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课堂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李燕杰教育思想研究》《"少教多学"的理论与实践》;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与实施方案》两卷,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理论卷》一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三卷;在国内相关专业杂志和主流网站上发表论文多篇。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自信的渠道。本文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利用"意外"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何鑫 《小学语文》2024,(2):26-3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增强,旨在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文学经典,形成人文素养,领略中华优秀文化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文化类插图。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围绕文化类插图展开,紧抓教科书中的关键要素,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渗透,重在引领,创设学习情境。文章从德育渗透的意义、渗透路径和渗透内涵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策略,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培植文化之根,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是催生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当前,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情况。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等方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即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开近代文明先河的科学技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完备自洽的哲学思想以及承古烁今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细致梳理,有助于公众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对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意义深远.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要准确掌握文化自信构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警惕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复古主义误区。文化复古主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中国文化的全部,羁绊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它盲目抵制外来文化,引发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文化自信构建应以习近平中华文化观为指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手段相融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与时俱进,从而实现文化自信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文化自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可更好地推动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培养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力。本文以《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1月27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卫红指出,2014年全国语言文字战线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决策部署,在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和依法监管,世界语言大会筹备召开,学校和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语言文字信息化和科研工作,语言文字合  相似文献   

20.
穆英迪 《辽宁教育》2022,(21):59-6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的要求,可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古诗学习占有一席之地。依据课程理念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挖掘低年段古诗的特点,深入探究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