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爱孩子,不仅要关爱他们的身体健康,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而且要关爱其心理健康.要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转身,一个微笑……无声的爱,让心灵“零距离” 教师给点爱,学生就知足,感到阳光灿烂教师的爱是暖阳,能温暖学生的心怀,能调整学生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优越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贪婪,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动辄诉诸暴力或以死相胁,采取极端行为等等.诸如此类心理偏差、行为失范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在于缺少"感恩"教育这一课.教师关爱、呵护学生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认为,学会做人,首先要从学会感恩做起。但是,由于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百般呵护,他们时刻被亲人给予的爱紧紧包围着,久而久之,在被动接受关爱的氛围中养成了只会接受而不会  相似文献   

4.
楚刚 《家教世界》2014,(9):55-55
当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尽情享受着"被爱"带来的幸福感,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他们在家中说一不二,特立独行,自私、任性、娇气、蛮横、固执、受挫力差,不懂得谦虚、宽容,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会关爱他人。这不仅是孩子性格上的一种缺陷,更是家庭对子女在道德品质教育上的一种忽略和缺失。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关爱他人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是呵护生命,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的事业,教师则是引领生命实现蜕变和升华的使者。作为教师,我们在生命蜕变与升华的过程中,必须给予真情,唤醒学生内在的"灵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1给之真情,予之爱心教育若没有情感和爱,则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教育是融人了爱的教育。我们要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当他们犯错时,要循循  相似文献   

7.
鲁爱萍 《文教资料》2016,(4):131-132
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被自己的感觉左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关爱得越是精细,心灵越是脆弱。为了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教育,健康成长,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需呵护好学生心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敏感、温存、善良之心,使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对孩子不仅要给予宽容和理解,更要灵敏地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城镇的孩子,长期处于被过分呵护的状态中。在这样被过分呵护状态中成长的孩子,他们觉得长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对于感激、同情、怜爱及如何去关心他人却知之甚少,有些孩子自私甚至冷酷。在他们眼里,  相似文献   

10.
智力障碍的孩子作为特殊人群,他们在生活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智力障碍孩子的教育正逐渐被人们重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合理的训练,还要有爱心、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在家里,孩子常常被一大群呵护着他的大人们包围着。孩子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生活。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集体缺乏责任感。他们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又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负责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时代有集体责任感,长大了才会逐渐产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才会形成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倪元美 《考试周刊》2014,(47):192-192
当前,多数孩子处于独立个体化、娇生惯养、辈分观念淡的生活氛围之中,他们获得的被关爱情感处于饱和状态。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情感空间尤其是关爱情感空间是缺失的、不完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家长、幼儿园必须共同协作,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本文以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为例,围绕着关爱教育在尊重和欣赏学生、宽容和信任学生、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用真心与真情呵护学生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黄丽源 《考试周刊》2011,(41):219-2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就未必做得到了。从这个角度讲,从心底里关爱"差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差生",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与呵护。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对他们的一生来说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用心关注学生心理,做到知己知彼 现在的青少年是特殊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和关爱中,他们娇生惯养,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强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情感上关爱他们,在情感上引导他们,在着眼未来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以情作为出发点,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育人的工作其实就是育心.我们常常追求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同时也常常困惑于此.其实老师们只要在他们的心理上找到原因你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三个家庭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们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爱和呵护。像蜜一样生活着的孩子,集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从小就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把别人的对自己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关爱情感,引导孩子学会关爱,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3~6岁(幼儿期)是孩子情感发展和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编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优越,备受父母悉心呵护,智商高。但是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却令人担忧。在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合群、缺乏宽容和忍耐精神、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我封闭等。针对此,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交往的泥淖,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让孩子体验到交往的快乐、在交往中成长呢?下面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德育第一。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灵的健康才是真健康,做学生的心灵保健师,呵护孩子的心灵。举例说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关爱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面对他人的关爱,他们很少想到要去感谢和回报。这样下去会使孩子们缺少爱心,缺乏责任感。为此,我更多地关注班里学生的情感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在“学会感恩”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于是我选择“学会感谢”这个主题开了一次班会。  相似文献   

20.
<正>德国诗人海涅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随他而去,随他而灭。"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尤其是家庭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往往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复杂得多,他们往往易形成孤僻、自卑、反抗等心理,他们的内心极度地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呵护,理解与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