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TWIST阵风载荷谱,并对其进行简化,使用Instron8803电液伺服疲劳实验机分别对疲劳单一作用与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的2024铝合金进行疲劳实验,并观测疲劳寿命。最后利用Hitachi 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将疲劳作用与腐蚀-疲劳作用下的断口进行扫描,对比观察疲劳断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疲劳单一作用下飞机的疲劳寿命实验值为134249次飞行循环;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试件的疲劳寿命随腐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腐蚀过的试样会产生大量腐蚀坑,疲劳裂纹出现"龟裂泥巴状"形貌。而瞬时断裂区域有较多致密分散的韧窝,韧窝中可看到明显的滑移痕迹。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蒙皮铆接结构的疲劳断裂行为,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飞机蒙皮铆接搭接结构进行单向拉伸载荷受力分析,并在МУП-50俄制疲劳试验机上试验,对仿真结果加以验证,研究表明:试验件疲劳试验的破坏位置(危险部位)与疲劳仿真的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飞机疲劳设计、维修检测和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AYSYS软件对试验用机组内机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根据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机组管路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管路疲劳断裂的位置与寿命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栗一致;重新设计断裂管路,并再次进行疲劳寿命的估算及试验验证,结果均满足随机振动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工作17h后发生压气机超转和涡轮超温故障,对其分解检查,根据发动机内部损伤情况和故障现象,经分析判断确定了首断件为从叶根处断裂的压气机导风轮叶片。通过对叶片断口宏观分析、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观察、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分析了叶片发生失效断裂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导风轮叶片断裂性质为高周疲劳断裂,疲劳源与叶根前缘一处近似椭圆形(平面状)的铸造缺陷有关;同时还发现,叶片组织严重不均匀,存在大量的自由铁素体,其对金属材料的组织和强度造成不利影响。针对铸造缺陷问题,本文探讨了改善叶片铸造加工工艺和加强叶片零件成品质量检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可以为铸造缺陷引起的发动机转子叶片疲劳故障分析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强  汪辉  陈启略 《大众科技》2014,(7):110-112
针对某微型车在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变速器三档齿轮断裂的问题,通过对断裂齿轮的断口观察及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组织的检验及扫描电镜分析(SEM),结果表明,三档齿轮断裂为疲劳断裂,疲劳源位于齿根处,此处表面残留着较深切削刀痕,由多次重复的弯曲应力和应力集中造成疲劳断裂。针对齿轮失效原因,采用改进热处理工艺时间及渗碳层深度等措施,避免了齿轮断裂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以来,为了配合新机设计、定寿与延寿工作,曾领导与参加了航空材料和元件的疲劳与断裂试验研究.在我所有关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为新、老机种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并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5D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疲劳失效机理研究。首先,开展了2.5D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试验,获取了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特性,发现了2.5D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破坏机理。然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失效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对比失效断口形貌和细观损伤模式,对2.5D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破坏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民航组织(ICAO)曾在其所发表的《涉及金属疲劳断裂的重大飞机失事调查》报告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金属疲劳断裂引起的机毁人亡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00次(不包括中、苏)。实际工程中发生的疲劳断裂破坏,占全部力学破坏的50%~90%,是机械、结构失效的最常见形式。由此可见,科学家对疲劳断裂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谢伟一直以来沿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机试飞阶段发生多次自动回中装置轴承断裂故障,通过断口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硬度等方法,得出轴承断裂性质、产生原因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断口宏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实际服役环境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螺杆传动轴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杆传动轴发生的是旋转弯曲疲劳断裂;材质内部存在较大不连续原材料缺陷促进了疲劳裂纹萌生,并导致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宏、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断裂的气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门盘锥面底座表面存在严重的氧化物提前了热疲劳损伤产生的时间,进而使之产生热疲劳裂纹,最终在交变的热应力和机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2.
为查清连续两次铝包钢地线耐张线夹处断裂掉线事故原因,对断裂耐张线夹样本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耐张线夹断裂的原因是在线路施工过程中,未对线夹流板侧钢锚位置铝管部分进行压接,致使地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钢锚出口位置产生疲劳载荷而部分断股,最终剩余钢丝承载力小于地线运行张力而段落掉线。对铝包钢地线耐张线夹压接施工管理、验收及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某基地进行高压螺栓现场安装,安装过程中出现断裂问题。通过合理的失效原因检验方案设计,采用了宏观检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力学试验、金相检验、低倍检验、微观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宏观缺陷、失效特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等指标展开检验,通过与安装情况相结合,对高压螺栓断裂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认为高压螺栓的安装过程中,拉伸与扭转双重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过载断裂是导致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三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有关;二灰碎石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疲劳断裂造成的事故严重影响着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本文首先对疲劳断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分析了讨论了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浅析表面纳米化对金属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9):302-303
金属材料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腐蚀、磨损和断裂,而腐蚀、磨损与疲劳断裂均始自材料表面,所以材料表面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工程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金属部件中有80%以上的损坏是由于疲劳引起的,而且,一旦产生疲劳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了表面纳米化改善金属疲劳性能的机理,显示了表面纳米化作为一种新的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接触疲劳失效的三种典型形貌特征,通过对不同零件易产生接触疲劳的工况分析揭示了接触疲劳失效的形成机理,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新型客机中广泛采用的铝理合金材料,采用试验方法对传统化铣工艺蒙皮试验件和新型机加工艺蒙皮试验件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为机加蒙皮疲劳性能评估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机加工艺试验件疲劳性能明显高于化铣试验件;L-T取向试验件疲劳性能和T-L取向试验件的疲劳性能相当或略高。  相似文献   

19.
以ST07Z钢板和5052铝合金为例,进行了激光搭接焊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了熔池几何形状分布,进而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工具分析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成形比较理想,无气孔、裂纹等明显缺陷;接头区域中出现台阶状区域,该区域异种金属材料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分界线;界面结合主要借助钢母材表面上液态铝的润湿、铺展、填充等作用;焊接接头抗剪强度平均值为27.90MPa;焊缝断裂形貌整体表现出韧性和准解理混合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工程疲劳设计需要考虑金属材料在低温时的疲劳断裂性能,例如有些车辆、土木工程结构、输油管道、飞行器等在某些地区的工作温度达到-50以下远远低于室温温度,还有一些液氮的存储运输设备和一些低温超导材料的工作温度更是达到了-250以下甚至接近绝对温度。金属材料在低温时容易发生韧脆转变,因而这些在低温和极低温度环境下使用的材料很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因此有必要通过对金属材料在低温时的疲劳断裂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材料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