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障初中班级管理质量,解决初中生自控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教育工作者尝试将教育激励理论渗透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旨在优化班级管理方法,唤醒学生主动意识。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借此引导教师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调整学生心态,确立学生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卢国禄 《学周刊C版》2023,(34):166-168
随着教改的进行,各种新型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应用当中被发掘出来。激励教育经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之后,被证明能够对班级管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目前,激励教育已经得到了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激励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并正确运用激励教育理论,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激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实际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激励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励理论的运用,因此,针对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落实教育激励理论,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教育激励理论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员国琪 《学周刊C版》2020,(11):165-166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教学中,并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说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激励理论的概念进行讲解,对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目标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还针对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希望能够给初中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教学中,并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说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激励理论的概念进行讲解,对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目标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还针对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希望能够给初中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创新与改革。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积极勇敢地面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为整个班级营造理想的学习氛围是初中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班级的管理当中,越来越需要教师注重方式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不愿意被束缚,而且对于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的管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否则对于学生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学校、厌倦学习。将教育激励理论应用在班里的管理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喜爱度。不再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而是更多的以鼓励、表扬的方式,不再单一的以成绩好坏为标准来评判学生,使其逐渐抵消抗拒心理,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乃至人生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激励理论是管理学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教育激励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把这种方式应用在初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充满动力,这对当前的初中教育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在学校参与集体生活与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就是班级,同时班级也是学校实施管理的一个基础单位。教师可以通过班级这种正式的组织单位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后,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意味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以激励为主的小学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明确激励的具体内容,将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要面向整体学生进行激励,各教育主体均需要参与其中;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深入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打破以往的管理思路,不断优化激励措施,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单元,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对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健全自身人格、促进价值观的形成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激励理论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优势,通过鼓励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能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本文通过对激励理论的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同行教师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叛逆特点,这使得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难度较大。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方法各有不同。其中,教育激励是比较多用的对策。教育激励对策有很多的优点,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激励是激发和鼓励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初中阶段的教育可以采取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爱心激励、目标激励以及奖惩激励等对策。榜样激励不仅能告诉学生努力的方向,还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竞争激励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特长,形成危机意识。爱心激励能使学生更配合教师的工作。目标激励可以帮助学生设定一定的努力方向。奖惩激励可以肯定学生的正确做法,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让学生形成和保持正确的行为习惯。每一种激励对策都有一定的特点,合理地选择、使用激励对策,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教育工作的重视,逐渐拓展到了更多的方面,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提升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关注。文章基于此展开论述,分别从学生发展、学生情感、环境影响、竞争影响、教师引导以及引导效果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提出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对策,期待能够对广大教师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陈怡婧 《成才之路》2014,(35):I0011-I0011
正面教育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激励的教育方法作为正面教育的重要组成,起到促进学生成才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的方法,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热爱学生,宽严结合。  相似文献   

15.
激励教育是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自觉,使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教师欲实现的教学目标。针对高中生独立、叛逆、上进、攀比等特点,本文作者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活动激励、情感激励、自信激励、制度激励、环境激励等方法,很好地推动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贾坤 《亚太教育》2020,(4):103-103
激动教育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发挥出激励教育理论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教育发展中教师就要发挥出激励理论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教学中运用激励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物理教师也在积极构建适应新课改的物理课堂教育模式,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上渗透情感激励。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激励,使其获得学习自信以及满足感。教师可就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激励进行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并突出有建设性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激励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手段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的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措施,学生通过被激励更愿意遵循老师的指导和要求。新课程改革下,激励教育被视为教学重点之一,要求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以保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激励在管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能大大调动积极性,还能有效激发人的进步动机。根据目前教学状况,很多班级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激励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理论主要可以应用于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在教师管理中,应该利用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并满足其合理需要;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的教师心理环境。在学生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应用群体理论加强学生管理,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