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演示实验时,一般用铝导线作为通电导体,由于铝导线的直径小,实验的可见度低,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为了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有利于学生观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可制作一个空心导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加中师物理教材(1988年版)第二册第195页“观察离子运动”实验的可见度,可将实验装置如下设计。 如附图所示:在玻璃皿中放入适量的硫酸  相似文献   

3.
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的作法湖北钟祥市九里中学(431937)钟祥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王士刚刘志顺一、创设较大的观察视角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做实验,有一部分实验学生观察的视角很小,分辨度、可见度都很低。提高可见度,就得扩大观察视角,保证演示实验效果。1.机械放大...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演示电化锈蚀实验的可见度红安县教委电教仪器站汪仁焱(431500)在烧杯里进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时,学生不易观察。分组观察需要的时间校长,为了扩大学生观察面,提高演示电化锈蚀实验的可见度,利用投影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演示用具...  相似文献   

5.
增强演示实验可见度例谈湖北省钟祥市双河镇小学(431900)李培先自然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见度,才能让全班每个学生在座位上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一、实物投影增大可见度借助投影仪,使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大大加强。如:在演示石灰石的滴酸实验时,把盛...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教学中,改进实验应本着原理不变、实验现象可见度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污染少,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的原则进行。1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有些实验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不能预期观察到明显现象,对该类实验要变着法做,让学生至始至终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Fe(OH)2的制备要让学生能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继而又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的现象。但由于Fe(OH)2易被氧化,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在溶液中观察沉淀颜色的变化速度较慢。为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可将实验改进如下:将新配的FeSO4…  相似文献   

7.
在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演示实验时,一般用铝导线作为通电导体,由于铝导线的直径小,实验的可见度低,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为了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有利于学生观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可制作一个空心导体.  相似文献   

8.
投影仪在自然数学中的应用襄阳县伙牌教管会朱孔保(441100)小学自然课中的一些实验现象变化甚微,可见度低,不便于学生观察。我们在实验中将投影仪与实验仪器结合起来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仅举三例,试以说明之。例一、演示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将一...  相似文献   

9.
高二《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中学使用显微镜实验时一般只能供一人观察,课堂上除少数几个学生代表能观察实验现象外,其余同学只能听学生代表和老师来“说”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如何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都能观察到布朗运动,笔者经过探究,觉得有两个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浙江德清一中沈新华(313200)观察是学生获得对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是在特定条件下,为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演示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借助有关教具或器材,模拟前人的研究方法,通过简明地...  相似文献   

11.
化学投影演示实验的探讨福建省松溪一中(353500)郑致远化学投影演示实验是现代化电教设备在化学教学上的应用,是一种很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它可见度大,影象清晰,有利于学生准确、细致地观察纷繁复杂的实验现象,弥补了传统演示方法中的不足。对增强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日阅读了2000年第1期《实验教学与仪器》第13页《用悬挂铜导线做这个实验效果好》这篇文章,并亲自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感觉此法做这个实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可见度小,导体运动幅度小)。因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本)中第75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一节中也有该演示实验,因此我们就将自己多年来准备该实验的一点做法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我的做法如下:a.取长45cm,宽10~12cm的铝箔纸(锡箔、铜箔纸均可),剪成如图1所示形状(阴影部分剪掉),并将ab段卷成圆筒,如图…  相似文献   

13.
1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是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课本上(华东版)采用的演示实验是:先在一根一端封闭的较长的玻璃管内注入一半水,再缓慢地倒入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低下去的办法.实验中,我们用 50 cm长的玻璃管演示,结果发现液面下降还不到 0. 5 cm,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为此,我们在做到实验器材因陋就简,操作简便易行,又能增加可见度的前提下,采用了“放大”法,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时,取小广口…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受迫振动这一节内容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器材如图1。当摇动曲轴时,下端的砝码随之作上下周期性往复运动,用来说明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策动力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间的关系)。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反映效果不够理想:①在运动过程中,下面的砝码经常出现水平方向摆动。②在共振时,下面砝码的运动作上下最大振幅时周期不稳定,甚至无规则乱跳乱摆。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装置如图2。1装置说明1-桔黄色滑块:调节固有频率;提高可见度。2-弹簧钢片:振子,与滑块结合(固有频率100图1次/mi…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必须使全班同学均清楚观察整个实验,才能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理化生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由于可见度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进行有关显微镜教学内容时就可以组合使用摄像头与视频展示台,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演示实验的放大作用,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展示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  相似文献   

16.
用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来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的实验方案,一般都采用"CCl4-KSCN"法,通过对"CCl4-KSCN"法的实验验证和实验研究,发现此方案的缺陷是I3-离子颜色对Fe3+离子的检验有干扰,于是提出改进方案"CCl4-K4Fe(CN)6"法和新的探究实验方案"淀粉-KSCN"法。  相似文献   

17.
盛建国 《物理教师》2000,21(1):20-20
1教材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 教材上该实验(见图1)用手电筒作光源,让光通过玻璃盖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观察光折射现象,再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每一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手电筒的光强度不够,且为白光,进入水中的可见度很差,又没有可参照的法线,入射角的变化具体很难操作,而且现象不明显,无法激起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演示效果很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实验提出以下改进方案.2实验的改进2.1实验装置的改进 (1)光源的改进:用市售的小型激光手电作光源,并将其点触开关加长接线后改接…  相似文献   

18.
谈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湖北省松滋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松滋市第一中学(434200)周卫华黄元雄在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含试剂)的选择,实验步骤的组织设计,都牵涉到实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下面以高中生物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为例加以说明。一...  相似文献   

19.
浅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云梦县城关中学丁华明(432500)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无容质疑,实验教学的好坏是决定整个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而学生分组实验既弥补了演示实验中教师动手,学生动口,可见度低,不便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史证明,观察不仅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首要步骤,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没有一个物理实验是不需要观察的。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通过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在演示实验中,直观性不强,可见度不大;在学生实验中,学生观察的时间不充分;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等,都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进。 (1)用背景衬托加大对比度,增加可见度。有些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不大,主要原因是背景对比度不强造成的。如:气体热膨胀实验中带颜色的液滴在玻璃管中的移动;碘的升华;气体、液体的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