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玛与中国     
匈牙利东方语文学者克勒希·乔玛·山道尔(1784—1842)是国际上藏族语言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他一生都怀着去蒙古、西藏和新疆旅行的热情向往,并曾作为第一个匈牙利人来到藏族同胞中间长期生活学习。他的不朽学术业绩揭开了用近代科学方法考察研究藏族语言文化的序幕。乔玛自青年时代起,就为匈牙利的语源和族源问题所萦绕。乔玛相信:在亚洲一定存在着与匈牙利人同出一源的民族。对于后者的语言、历  相似文献   

2.
正熟悉白遇道其人,源自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的《关学文库》整理出版工作;而了解白遇道基本生平,则与读曹冷泉(1901—1980)所撰《陕西近代人物小志》有关。民国三十四年(1945),曹氏所推介的近代陕西名人,就包括了"清麓学派"创始人、三原贺瑞麟(号复斋,1824—1893)和"烟霞学派"创始人、咸阳刘光蕡(号古愚,1843—1903)等。刘古愚以陕甘味经书院为阵地,致力于洋务实业和维新教育,"独截众流应世运,巍然百代振儒风";而贺瑞麟以正谊书院为阵地,倾心于儒学教育和礼教推广,"复斋高节配前贤,笃守程朱壁垒坚";两人的共同选择在于都从事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国近代社会,宗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近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宗教不幸沦为侵略者的帮凶和野心家的工具(如立孔教为国教运动),在"科学"、"民主"思潮的挤压下,成为专制、愚昧和迷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正>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E.Edmund Husserl)(1859—1938),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同时也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柔道创始人、被称为"日本奥林匹克之父"的嘉纳治五郎(1860—1938),不仅开创了日本现代体育之先河,而且开创了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和尊重他人的良好教育模式。他"为人谋益,为世界谋和平"的座右铭,也正是其崇高品德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之"李约瑟难题"是在1964年提出的。实际上,在1944年浙江大学研讨会上,李约瑟就与我国一批学者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清末民初,严复、梁启超、冯友兰、任鸿隽、王阧等都不同深度地论及和研究了这个问题。1944年,李约瑟的观点已经形成。李约瑟坚持社会因素决定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与他193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史国际会议、受苏联学者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白中阳 《寻根》2021,(2):60-64
"御河白菜""卫青萝卜""卫韭""黄皮葱头"是天津本土蔬菜类食材中的突出代表,曾被誉为天津地区的"蔬菜四珍"。事实上,早在近代以前它们就已成为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时令性蔬菜了。名满津门的"御河白菜""天津大白菜"又被称为"御河白菜"。大运河流经杨柳青这一段被称为南运河,也称御河,河水甘甜清澈,非常适于灌溉,天津人称用御河水灌溉的天津白菜为“御河菜”,由此该菜品成为天津当地的知名蔬菜。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版全本《马克·吐温自传》中,与盗贼有关的词汇频繁出现,如"盗贼""小偷""偷窃""防盗铃"等。它们集中出现的几个片段或幽默风趣,或无可奈何,或怒火中烧,尽显马克·吐温单纯善良、浪漫风趣、幽默乐观的个性特征。然而总是遇人不淑也给吐温及家人带来诸多困扰,使他忍无可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镀金时代"盗贼猖獗、道德沦丧的社会状况。福尔摩斯式智慧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因客家故乡的文化氛围、家庭环境、家学传承及丰富的驻外经历,他高度认同客家山歌与客家民俗文化,受此影响而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等诗歌创作理论,在晚年时期提出了"杂歌谣"的设想;还辑录整理了许多客家山歌,在诗歌创作中借助客家山歌的形式,使用通俗化语言,创作出带有客家山歌风味、描绘客家民俗风情的诗篇,增厚诗作的文化内涵,使他的诗作成为具有新思想的真我之诗。黄遵宪源自于民间文学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对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白话文写作、北京大学歌谣运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后人评断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伽利略·伽利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做出了许多科学贡献。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让我们对他印象深刻。然而在这些光辉形象的背后,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一生却非常依恋他的长女玛利亚·切莱斯特修女。在17世纪,整个欧洲都盛行学者独身的风气,伽利略也不例外。然而,他有一位稳定的情妇——玛丽娜·甘巴,这也是公开的秘密。两人保持情人关系约12年,直到甘巴嫁给乔万尼·巴尔托卢奇为止。其间,伽利略与玛丽娜育有两女一子,大女儿维吉尔尼亚、二女儿利维亚以及小儿子温琴齐奥。  相似文献   

11.
《诸天讲》是近人康有为的哲学著作。据康有为所说,此书写于1886年。这是作者在长期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的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学术著作。康有为依据西方近代科学,在该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其用意在“尽破藩篱而司彻诸天”。(《康南海自编年谱》)康有为早年即对西方近代科学和一些著名科学家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对大科学家哥白尼和牛顿十分敬慕。他说自己“最敬哥、奈(即牛顿)二子”。(《诸天讲》卷二)在这部书中,他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牛顿的“万有引…  相似文献   

12.
宋育仁是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他积极地投身于新闻出版业,是四川第一家近代报纸《渝报》的创始人。《渝报》是宋育仁维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育仁在《渝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鼓吹维新变法思想。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宋育仁其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瑞典知名培训机构EF(英孚教育)公布了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成人英语水平调查结果。该项调查是在母语为非英语的72个国家和地区中进行的。根据调查结果,排出了成人英语水平2016年版的EF英语水平指数,该指数是在EF2015年英语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汇总得出的。依据考试分数,英语水平分为"非常高""高""标准""低""非常低"五类。约95万人接受了该机构组织的考试。被认为英语水平"非常低"的有土耳其(排名第51位)、泰国(第56位)、  相似文献   

14.
<正>只因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一部《西游记》,猪八戒便作为西天取经团队中的二师兄为世人所周知。如今在许多城市中,人们甚至用猪八戒和二师兄的名头开起了酒店或小吃店,比如"八戒杀猪菜""烤二师兄的蹄儿"等等。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叫八戒的人,他姓朱(与"猪"谐音),虽然也曾去西天取经,不过因和  相似文献   

15.
卢作孚(1893~1952年),又名卢思,四川合川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首屈一指的民族资本企业———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被毛泽东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者之一。(另外三个是钢铁工业的创始人张之洞、纺织工业的奠基者张謇和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范旭东)与近代许多爱国实业家一样,卢作孚也是一位集企业家和学者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在长期经营管理实业的过程中,既创造了显赫的企业经营业绩,也写下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论著。从而形成了一套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效应的管理思想体系。在卢作孚丰富多彩的管理思…  相似文献   

16.
朱熹生活时代的时文指的是为应试而写的文章。虽然朱熹年少时写过时文,并且以时文中举,但他对于时文的态度却是较为复杂的。朱熹经常批评时文,但他并没有以所有的时文为批评对象,也没有完全否定时文。朱熹的时文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批评语言文字上"太细腻,流于委靡""文字多是轻浮"的时文,而肯定豪壮有气魄的时文;批评思想内容"侮圣人之言"的时文和只在题目上合说廉、义,而不关自家身己些子事的人,而肯定说得"天地之性人为贵"义理的时文;批评时文坏了社会风气、士子精神。另外,朱熹也提出了"深资广取""隐括以至理""得义在内"的改良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在论时文时,也对与之相关的科举制度提出了批评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布朗与中国     
布朗与中国刘江塞缪尔·布朗(1810-1880)是第一位以教师身分来华的美国人。19世纪上半叶,他在中国办学八年,第一个系统地将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介绍给中国学生,而且输送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为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832年...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16,(2)
正曾有媒体就"什么最能代表河南"这一问题做过统计调查,所列选项有"豫""中原""郑州""黄河""嵩山""少林寺""烩面""中"等,而"中"在调查中位居前列。就连许多文艺小品中的河南话,也是"中"字连声不断,频登大雅之堂。"中"在汉语中使用很多,最常见的:言区域指中国、中华,如中医、中文;辨方位指中心、中间,如正中、居中;别内外指内里、里面,如家中、心中;称过程指一半,如中途、中叶;谓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文化出版史上的闻人,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自戊戌变法后离开北京到上海,先在南洋公学任译书院院长,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任编译所所长,着重翻译出版政史技术新书和小学教材,大力推进了当时的科学研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张元济广泛搜集各种古籍珍本、孤本、善本,建立藏书达50余万册的涵芳楼(东方图书馆前身)。在对古籍整理方面,他身体力行,亲自校勘古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写成《校勘记》数十册。张元济还提携新人,培养了王云五、蔡元培、茅盾、陈云、胡愈之、郑振铎、陈叔通等一大批年轻的"商务新秀",使商务印书馆的事业得以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为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从"传统学术转型"观察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转型"(Constructing Modern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是一个庞大且具重要意义的课题。欲探讨这个近代史上中、西学术援引、裂变与互渗的复杂过程,至少得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统系及变化,一是寻绎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过程,而前者尤其重要。无后者,固不足以知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近代性发展;无前者,则不仅无以知吾国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