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志勇《<教育>探源》一文(载《北京教育》一九八二年第一期),题前加有“小典故”,文末注明“(汉·许慎《说文解字》)”,为南京师范学院等六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一分册所选录。文章认为:“教育”的象形字是“(?)”。今翻查许慎的《说文解字》,发现出入颇大。 关于象形字,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早已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和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一册。文中既有“比较”一词,又有“较比”一词,“比较”出现一次,“较比”出现了三次。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比较”和“较比”二者共存。“较比”一词释义为:“<方>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比较。”于是,我授课时姑作疑点,未贸然改为“比较”。前年,翻阅《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3.
是“捡”还是“拣”?江西省遂川县二中郭世绮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同志的信任》一文里的第一节的第一句“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的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中的“捡”字,是个错别字,应改为“拣”。据《说文》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阿Q正传》(节选)是鲁迅《阿Q正传》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节选中有这样一句,“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大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小D”读作“小Di”。其实不然。《阿Q正传》第一次出现“小  相似文献   

5.
《狼》中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句,课本译作“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其他参考书及译本也作是解。这样将原文中的“禽兽”一语直接以现代汉语中的“禽兽”对译,我们以为是不妥的。“禽兽”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时是鸟兽的通称,有时则是单指兽类(《辞源》、《辞海》均有此义项)。如《礼记·曲礼上第一》:“鹦鹉能言,不  相似文献   

6.
1906年,叶圣陶12岁时,考上了苏州第一所公立小学,一年后连跳两级考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即草桥中学。在中学里,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这时他读的书刊杂志很多。书有《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等,不少还是中外名著。这时他阅读的主要报刊有《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民立报》、《时报》、《社会报》等。叶圣陶读书很认真。他读书往往分两步走,先是“初读”,然后是“再读”。“初读”仅仅是看看书的大概意思,“再读”则一句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求得…  相似文献   

7.
《灯》是记叙文,还是散文?巴金的《灯》被选为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第一单元的首篇例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在“单元说明”中指出:“这一单元安排了三篇文章,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显然,在这里,巴金的《灯》被视为记叙文的范例。但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记叙文单元并没有选人此文,却在该册稍后的散文单元里选入了此文。试问:巴金的《灯》究竟是记叙文,还是散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一课中有“摄缄滕,固(?)鐍”之句。其中“缄”字教材注释为:“缄,封固。”笔者以为欠妥。 (一)此注与《辞源》、《辞海》的注释相抵牾。查《辞源》246页,“缄”的第一个义项即“用以结束器物的绳”,举例是《庄子·胠箧》中”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再查同页“缄滕”,其第一义项为“绳索”,举例句出自唐人柳宗元《柳先生集》中《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英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相似文献   

9.
王国顺 《科学课》2009,(4):60-60
一、教材原实验 苏教版《神奇的能量》单元第一课是《各种各样的能量》,要求分别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所通行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和有关古汉语的著作,在谈到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其”和“之”的用法时,有一种所谓“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的说法。有些书虽未言“活用”一词,但若“有时候可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云云,实际上也是一种“活用”说。如下列几种书就是这样说的:“‘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对话人。”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但最近出版的由王力校订、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上册已无“活用”之说)“‘之’‘其’虽属第三人称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朱星主编《古代汉语》下册)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提了茶蝇喂蚂蚁”一句子,其中这个“茶”字,我认为是搞错了,应为“苍”。为了慎重,我去查了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第一册,在第77页顺数第8行中发现,确实是“苍蝇”,是课本上印错了。此其一。其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34页第一行里有“确凿”一词,课本注释①对“凿”的注音为“z偄o”,对该词的释义为“确实”。教这课时,有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是读‘z偄o’呢,还是读‘zu惏’?”当时,我茫然了…  相似文献   

12.
说“白日”     
历来对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中的“白日”,讲法颇有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认为“白日”的“白”是“描写傍晚时分太阳光线不那么十分强烈的一种苍苍茫茫的色彩。”(见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马茂元先生说的“白日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一册李白《送友人》一诗中的“班马”,课本注为“离群的马”。上海辞书出版社版《唐诗鉴赏辞典》中,何国治先生也作了同样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何国治先生指出,李白诗的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是化用了  相似文献   

14.
有人习惯把“原来”写做“元来”,意思一样,笔画省去不少。不过既然意思一样,“元来”写法又不多见,为加强规范,国家语委2001年《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写“原来”不写“元来”。其实明代以前一直是写“元来”的。这有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为证。到元末,在朱元璋割据的地区已经开始以“原”代“元”,将“吴元年、洪武元年”的“元”一律作“原”。这件事最早的记录见于明万历年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和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十四》。以“原”代“元”其实也是一种避讳,是出于对元政权的仇视。避讳有两种。据《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5.
蔡秀花 《辅导员》2015,(9):35-36
案例描述:《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植物的叶和茎》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叶的组成》《各种各样的叶》《茎的组成》和《各种各样的茎》。从教学内容的顺序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想通过先学习“叶”,来为学习“茎”奠定基础。但是,这样的教学顺序真的合适吗?当第一次接触第三册这一单元时,我当时也是理所当然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先讲“叶”,之后讲“茎”。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以菊花为范例让  相似文献   

16.
拙作《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在《小学教学研究》84年第一期上发表后,收到河南省鹿邑县几位读者来信询问:“最小的个位数是几?”他说,这个问题是河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练习册》第十册中的一  相似文献   

17.
“洲”和“州”写法相近,读音相同,又郜可做地名用,但是两者仍有明显区别,不可随意加多或省略三点水。“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篇《关雎》有个脍炙  相似文献   

18.
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的本体文小燕关于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拿来主义》一文中的“大宅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认为是比喻“文化遗产”,课本的预习提示也认为《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对〈师说〉几条注释的补充》(载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85年6月号)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其第三条对“不齿”的补充,似乎值得商榷。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将“不齿”注释为:“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补充》批评说,课本注释过于简略,没把问题说透。说“意思是看不起”,似还“引申”得过去;但直接释为“不屑一提”,(按《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20.
课本将《孔雀东南飞》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中的“徘徊”释为“犹豫不决”,这是不妥当的。请先看辞书的解释与古人的用例:《辞源》:“往返回旋貌”:《辞海》:“亦作‘徘徊’、‘裴回’.来回地行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回地走”.《荀子·礼论》:“则必徘徊焉,呜号焉”.并附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再有《文选·风赋》:“徘徊于桂椒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史记·吕太后纪》:“欲为乱,殿门佛得入,徘徊往来”;陶潜《饮酒诗》“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以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