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要实施环境创新,政策制定上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行政性审批,逐步完善服务职能和法律保障体系。二要协调各个环节,解决好企业资金应用和融资问题。三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自身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走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是在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作出的政策安排,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其中,制度创新尤为重要。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体,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尤其突出。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安排需要明确政府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走向定型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仍然存在着各种欠缴、不缴养老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金的发放和养老制度的长效机制。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失效的相关知识从养老保险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上的偏差以及公共权力的腐败来分析非公有制企业的养老保险违规行为,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了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文章认为,改革以来四川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很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观念陈旧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障碍;体制机制不顺是困扰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顽症;发展环境不佳是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自身问题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阻力。为此,文章提出实现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更新观念,进一步推进行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创新机制,进一步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服务体系;突出重点,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积聚效应;提升素质,进一步引导企业家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5.
目前,"走出去"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明智选择。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非公企业具有"走出去"的优势,然而,鉴于政策、体制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等局限,非公有制企业真正"走出去",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拟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从政策法律层面及非公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万士达公司损害员工权益事件折射出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严峻现实。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驱动力不足。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政府、企业员工、工会和社会舆论应主动对非公有制企业施加压力,以此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外驱力,同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培育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内驱力。只有内外合力,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进程才会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经济处于平等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当地一支重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力量。目前,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趋向好转的。同时,存在四大制约因素。为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新疆必须完善投资政策、政府服务、融资保障和资本运行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9.
辛晏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104-108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发达的浙江省、广东省相比,在产业分布、行业分布以及地区间发展还存在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等诸多问题。虽然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有其特殊的产业背景和历史根源,但必须加快转型,在资金、信息、人才、政策、服务等方面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创新。  相似文献   

10.
部分企业借不规范的改制,大量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相当严重。表现:1.企业改制不规范,银行债权损失惨重。2.改制成为政府行为,金融部门孤军奋战。3.执法部门偏袒庇护,金融企业有理难辩。4.资产评估随意性大,金融债权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政府短期行为;企业信用观念差;法院执法地方倾向严重;银行信贷管理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中介组织不健全等,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