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报业产业前景及报业集团发展2010年,我国报业的集团化发展步入了第15个年头,报业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的主导力量,为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林忠礼 《青年记者》2010,(13):74-76
报业产业前景及报业集团发展 2010年,我国报业的集团化发展步入了第15个年头,报业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的主导力量,为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2008,(1):36-36
这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16个年头。这是中国传媒业在市场风雨里成长壮大的第16个年头。  相似文献   

4.
孙琦  刘冰 《新闻窗》2008,(1):21-22
报业集团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近两年,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寒冬论、拐点论弥漫整个报界。2005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利普·梅尔甚至做出了报纸将在本世纪50年代前消亡的预言。如果还按照旧有的模式去运作,报业集团的发展就极有可能受挫。报业集团的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印刷是报纸发展的支持辅助系统,也是一个产业。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就要充分挖掘印刷资源,使之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效控制和利用印刷资源的必要性1、报业印刷是稳定利润源近年来,中国报业在不断壮大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报纸印刷也随之快速成长,成为各报业集团和报  相似文献   

6.
报业集团经营之本是发展报业报业集团姓报。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发展报业。报业是报业集团产业之本。报业同仁为什么吃着报业的饭,却又普遍唱衰报业,普遍感到日子艰难呢?这有认识的误区,有实践的错误,也有现实的原因。说到认识误区,从1992年报业进入市场开始,就有报社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对发展报业三心二意。所谓实践错误,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开报纸靠低价倾销,老牌报纸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报社的领导者都清楚,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出路在于整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28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宣布挂牌成立,在中央主管部门停批报业集团一年多之后,成为第40家报业集团。鉴于国家不再批办行政性广电集团的背景,我国报业集团的阵容,到此可能已基本成形。2004年,是“入世”后的第三年,报纸的分销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报业集团建设的着力点向  相似文献   

8.
夏菊兰 《新闻前哨》2005,(9):106-107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报业集团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12月22日北京青年报在香港上市,标志着报业集团真正实现产业运作。在我国,报纸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产品,报社既是国有事业单位,又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报业集团是以报社为主业的新闻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内部审计,如何根据这一特殊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在报业改制中发挥作用,是集团管理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缺乏产品设计是中国报业市场的通病 重庆报业市场的问题也是中国报业市场的通病.一是一个地方只有一个报业集团,通吃,广告很显然是被当地报业集团垄断的.二是报业集团内部的重复建设太多,几张市场化报纸都办成都市报了.既然要集团化,就应该把多年不赚钱的产品淘汰,把相同的产品合并,但中国很少有报业集团这样做过.  相似文献   

10.
彭剑 《当代传播》2005,(2):21-23
2004年,中国报业变革与发展进入高潮迭起的时期,生发众多的热点事件,构成了这一年报业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和总结,可以窥见报业市场化发展的坚定步伐,并成为通向未来的指针。多层次办报目前,我国已成立的报业集团一般都拥有5家以上的子报,但2004年报业集团创办子报的现象仍然不少,其目的与策略是:报业集团为了抢占细分市场而创办专门化的报纸,增强对细分市场的控制力。如《北京青年报》推出《法制晚报》竟在楔入晚报市场缝隙,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城  相似文献   

11.
早在5年以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就通过中国宁波网,在全国较早地把电子报纸上线。2006年,数字报业成为国内报业发展的焦点,这一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加入“中国创新型报业人才培养联盟”和“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在2006年中国数字报业战略与实践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为8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报业转型:为新媒体时代奠基对传统报纸而言,由"青铜时代"发展到新媒体主导传媒业的"黑铁时代",还有几年光阴?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兼《郑州晚报》总编辑石大东认为,大约还有十五年."可以分为五年成长期、五年平缓期和五年无奈期",石大东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因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多数报纸都还能有五年增长,但在第二个五年,报纸作为主业将放缓或停止增长,而在进入第三个五年的无奈期后,一些报纸将被时代和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19日至26日,在银川召开的我国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蒋齐生和穆青分别提出了"图文并重"和"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传播理念.回望这20个年头,我国新闻事业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理念推动下,所产生的大发展、大繁荣证明了这一传播理念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第一个十年: 1990年至2000年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理念初步普及的十年,也是这一理念从提出到实施,再到初步确立为报业发展组成部分的十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报业经济这一概念是1992年由中国报协提出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2年挂牌。经过8年的各自发展,报业与资本市场开始了互相渗透,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报业涉足资本市场能否使报业扩张驶入快车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截至1999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995种,分属约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其中日报约有900家,每日下午出版发行的晚报约120家。由于现代报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都市化的产物,我国报纸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城区。有调查表明,我国农…  相似文献   

16.
邵泽慧 《传媒》2005,(2):56-57
新加坡的主要媒体集团有两个,一家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td,简称报业控股SPH),这是家私营的上市公司;另外一家是新加坡传媒公司(Media Corporation of Singapore,简称新传媒),是一家官营企业.2000年以前,新加坡的报纸与电视市场分别由这两家公司垄断经营.报业控股(SPH)以前只出版报纸和期刊,以及开设以报章内容为基础的商业网站.  相似文献   

17.
要刊视点     
《新闻窗》2007,(2)
应该怎样认识当前的报业(《今传媒》2007年第3期)2005年,我国报业的广告收入落入了20年来的最低谷,不少报业集团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因此,不少人把2005年视为报业进入冰河期的“拐点”。国外甚至有人预测,报纸将会在2044年消亡。然而,冷静应对当前市场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决策行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报纸仍会与我们同行。这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  相似文献   

18.
信息窗     
中国报协常务书记连福寅谈:我国报业发展六大趋势近日,在中国报业协会召开的中央部分报业会员单位情况的通报会上,报协常务书记连福寅谈了在新的形势下,报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具体来讲可分六条。第一,报业市场将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壁垒会越来越少,报业将加快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而已成立的报业集团将兼并其他报纸,搞成跨媒体集团含广播电视,跨地区办报,引进资金,做大做强。第二,报业改革将是全面地、全方位地,系统地在各个领域内进行,报纸多版化、彩色化将稳步发展,增版、扩版将会更加机动灵活。第三,传统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9.
生存还是死亡,对于今天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发展抱悲观态度.西方报业近十年呈现衰退趋势,这是事实.然而,我通过长期对报业发展轨迹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认为,报业不会消亡,并将在融合和转型中发展壮大.这种信心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世界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亚太地区与拉丁美洲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中国报业市场也一直呈增长态势,近5年来增长率大多处于10%~12%之间,最低的一年也有7%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重庆,我国第4个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文化重镇,被称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标志性城市,担负着拉动整个西部经济圈的重任;<财富>杂志曾将重庆列为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中国第4大投资热点地区,这里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 重庆报人说,2005年的重庆报业市场会有革命性的变化--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而言,借文化体制改革之风,行集团体制改革之实,渐进的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于集团外的报纸而言,新的竞争参与者搅动市场,改变市场规则,并期望最终改变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