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媒体是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征,既给大学生接受优良家风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新媒体监管机制的建设,净化新媒体环境、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接受家风教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等途径来展开大学生的优良家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家风文化视阈下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历史虚无主义肆意消解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价值认同,价值多元化持续冲击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理论自信,快速社会变化不断挑战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自觉弘扬,新媒体广泛影响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代际传承等现实困境。为此,要依托家风文化,始终坚持扬弃继承"三分法"原则,培养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理性认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加强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情感认同;大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践行体系,保障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生动实践;高度重视新媒体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进青少年对家风文化的广泛弘扬。  相似文献   

3.
家风家教的内容实质是国民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将家风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有效发挥我国传统家风家训的育人作用,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在研究新媒体传播特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下高校开展家风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缺失礼仪教育,人们的礼仪意识不强。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友善、促进人民精神境界提升。强化礼仪教育的对策为:重视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加强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和礼仪制度建设;培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家风;构建系统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礼仪教育社会风气;加强礼仪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  相似文献   

5.
家风建设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家庭的家风建设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家长进行家风建设,缺意识、缺方法、缺支持;学校支持家风建设,意愿不高、能力不够、保障不力、策略不明。学校应从文化引领支撑、搭建共育平台、丰富活动体验、联动社会力量、评价激励践行五大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红色家风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论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红色家风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挖掘红色家风资源,凸显红色家风的价值;依托新媒体,丰富红色家风学习形式;知行合一,传承红色基因;家校联动,增强学生对红色家风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基,首在家庭.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内容具有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是新时代家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知、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互联互动以及优化社会环境等实现路径的探究,使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更好地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青少年个人素养和品德的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及社会整体家风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0.
"家风"的好坏决定社会风气的好坏,同样"家风"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因此,倡导树立什么样的"家风"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有同样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放到教育工作的同等位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西部教育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喧哗和热议,迫切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舆论环境。西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重点区域,其教育问题关乎民生、关系千家万户,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探究科学有效的西部教育舆论引导方法,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对维护我国民族安定、促进和谐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政策转移视野,我国劳动教育经历了借入苏联模式、探索自身路径、绝对去西方化、开辟中国模式、形成新时代价值体系五个阶段,从"工具理性"逐渐走向"价值理性"。未来,应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以劳动教育作为击破应试教育壁垒着力点,深入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提高,探寻以劳树德;建立并持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的掌握,实现以劳增智;立足实际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劳动教育实施协同创新体系,使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探索以劳育美;教育治理重心下移,多方持续进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实践基地和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档案工作要拓宽发展局面,需进行三方面的建设,即加强学生档案资源与利用建设、扩大宣传、增强教育功能。加强学生档案资源与利用建设的关键是建立"接收有序、扎口明确、管理科学、服务便捷"的管理体制;扩大宣传需要在全盘梳理宣传对象和内容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和校内媒体及创新性宣传方式来完成;高校档案机构的教育功能可以利用辅助教学形式、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促进档案馆与校史馆整合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育是媒体的重要社会功能,新媒体以其传播技术优势明显、速度快、反馈及时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新媒体在拓宽交流渠道,克服传统媒体在传播和谐文化中的缺陷,创造新样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大疫情对于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次挑战,更是重要的教育契机。挖掘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对重大疫情的应对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全面体现在对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大维度六大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上。实现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应做到三个"统筹",即统筹三级课程共同回应重大疫情资源,统筹项目式学习和学科渗透双向并举开展重大疫情课程,统筹家校社合力推进重大疫情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7.
热症与困惑--论当前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新闻教育红红火火,持续升温。然而,欣喜之余.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种种“热症”和不足,人们深感隐忧和困惑。要改变这种现状,惟有按新闻教育规律办事,更新新闻教育观念,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软硬件建设,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结构布局合理、适应当代新闻实践和社会需要的新闻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如下功能: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加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实现和维护农民的切身权益,农村社区建设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大学生呈现阶层分化等客观社会现实。家庭阶层状况、学校同辈阶层群体交往、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大众传媒等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相应的环境建设,如营造合理的社会阶层分化环境;增强不同阶层大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及共识,形成大学生阶层和谐;加强各阶层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互联网等的建设、管理,营造良好的大众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公共意识是当代生活世界中使用较频繁的一个词汇,培育现代公共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既是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其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时期,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化模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学基础,基于此,分析和探讨文章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价值、应把握的原则及应然路径是亟待探讨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