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生活教育》2014,(5):F0003-F0003
正大丰市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个办学理念,可以概括成四个相信:"我们相信求真的力量,我们相信实践的力量,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我们相信平安的力量。"这几条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因精神而发展,学校因文化而厚重,学校文化建设是大丰实小人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似文献   

3.
有所敬畏     
《学苑教育》2012,(15):1-1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4.
韩寒语录     
<正>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所理解的生活》蚍蜉撼树,不足挂齿,力量渺小,仅能如此。当然,只我一人,没有同伴,也不能煽动读者。我不会用他人的前途来美化我自己的履历。同样,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的品质,所以我相信这些迟早会到来,只是希望它早些到来。因为我觉得我还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以及大量的事实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  相似文献   

6.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  相似文献   

7.
玛雅文明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其无所不在的神祗.与玛雅神密切相关的是玛雅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的献祭活动.玛雅诸神的观念渗透并影响到玛雅人精神和物质生活,这些活动表现了人在神秘而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大自然面前的敬畏和崇拜,同时又表现了人的力量的渺小和软弱.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对"人的文学"的具体内涵的分析入手,指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是人道主义和经由人道主义而通达的基督教精神。周作人自觉地融汇基督教精神于"人的文学"之中,与其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对时代需求的体认不无关系。而且,周作人相信,从精神到形式,中国新文学必然可以从基督教和《圣经》中汲取力量、获得助益。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1.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潜力才能得到发展。2.通过合作让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懂得班级中的每件事情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人与人之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而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期不认识到这一点,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被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11.
芳华 《当代学生》2011,(11):17-18
1.社会充满不公平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解读:如果你想吃西餐,而学校食堂只提供中餐,你是改吃中餐或另找西餐店呢,还是强迫食堂大师傅给你做西餐?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去改造环境。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普遍提倡自力更生,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只靠自身力量来解决问题,而拒绝借助外力,那么你就不能顺利地走向成功。毕竞,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想要使自己发展壮大,一定要善于借助外力。善借外力,才能登上成功之巅。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的言说中心是"人",也即"仁",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相生相映的"我",却不是单纯的现代中国"五四"启蒙主义语境中的"个人",也不是局促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尺幅之内的渺小和面目不清的名流士子,而是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中,创生了具有生态整体主义意味的新的自然与人的关系维度;在他者即是自身,自身亦是他者的不隔和具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现代性思想整和中扬弃了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和西方现代性的人文精神,由日常性的生活形式本身发掘出"根"的生态意象,肯定了重新植根所包蕴的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滴水,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当它在极其干旱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与一些"极其渺小"的生命个体联系起,其产生的效应却能直叩人们的心灵,其生成的力量也会重重地撞击人们的心扉.  相似文献   

15.
我信仰个人的价值至上,我信仰个人对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的价值无与伦比。我相信每一种权利皆包含一种责任;每一个机会皆包含一个义务;每一次拥有皆包含一份职责。我相信法律是为人所制定,而非人为法律所创造;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信仰人因工作而高贵,而不管是用脑力和体力;我相信世界对人类之生存并不负有义务,它却给予人人谋生的机会。我相信节俭是理性生活之不可或缺,我相信无论是在政府内,还是在商务或个人事务中,节约在健全的财政构架中是最基本的需要。我相信真理与正义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I BelieveJ…  相似文献   

16.
陈妙娥 《教书育人》2011,(12):30-3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指的是那些影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力量"或"决定性因素",如方法论、指导思想、研究成果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实践观和人的全  相似文献   

17.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集成式的竞争、全面的竞争,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渺小,相比而言,团队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越发显得重要。团队建设的好坏,象征着一个企业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班组则是  相似文献   

19.
去过埃及的人,无不被吉萨高地的金字塔所震撼,那种沧桑和悠远足以让你感到人类的渺小。是的,静穆孤独的金字塔在沙漠中已经屹立了几千年。当秦始皇谋划着修建长城时,金字塔已经是千年古迹,而你还将相信,它会继续屹立于无限的未来。所以埃及的谚语说:"人类害怕时间;时间害怕金字塔。"  相似文献   

20.
“哀莫大于心死”,说的是人没有信心,精神垮了就一切完了。“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与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的基础上产生的。众所周知,人对自我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自然也影响人们的学习。一个自信与自尊的学生在学习中必须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