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偏颇的看法     
韩石山<高长虹与鲁迅的反目>一文先发表在<山西文学>1993年第10期,后收入其文集<文坛剑戟录>于1996年出版.此文似乎比较客观地记叙了高鲁的交往过程,结尾却不无偏颇地说:"对高鲁的反目,有人曾表示惋惜,说高长虹若一直追随鲁迅,后来的成就会更大些,境况会更好些.我不这样看,境况也许会好得多,成就则绝不会更大,只要看看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后来的发展就清楚了.鲁迅对他们那样关心,提携,督促,也未见其有多大的出息."这就令人不禁要问:作家究竟怎样才算有"出息"呢?"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究竟是指哪些人呢?"看看当年追随鲁迅的那些年轻作家后来的发展",难道全"也未见其有多大的出息"吗?  相似文献   

2.
每逢过年,按照惯例,鲁迅在除夕整理一年的日记,把它包藏起来,把朋友赠送或自购的日历挂起来。随后,在躺椅上休息,吸着烟,口头统计起:“今年做了些什么呢?明年要做些什么呢?”几乎年年如此,如果哪一年的工作不多时,他万分不自在,将在新的一年更加不断努力地工作。 有一年,元旦即将来临的时候,著名女作家萧红写信给鲁迅,在信中问鲁迅是否挂念远在北京(当时叫北平)的妈妈?鲁迅回信道:“新年三天,译了六千字童话,想不用难字,话也比较容易懂,不料竟比做古文还难,每天弄到半夜,睡了还做乱梦,哪里会记得妈妈,跑到北平去呢?”  相似文献   

3.
鲁迅之子周海婴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悼念文章,用了"鲁迅的政治场域"这个词,来概括周海婴一生的轨迹。其实,不仅是周海婴一直在"鲁迅的政治场域"下生活,现今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只要读过点书,或多或少都与"鲁迅的政治场域"有关系。这个关系从哪里来的?大致还是一直萦绕在耳边的这样一段话:"而鲁迅,就是这  相似文献   

4.
川岛(章矛尘)的《和鲁迅相处的日子》,经过增订,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印行新版。由于作者与鲁迅介乎师友的深厚交谊,这些文章读来亲切动人。书前有一百五十字的《出版说明》,最后说“我们将陆续出版有关回忆和研究鲁迅的著作,欢迎读者支持和批评。”——怎样响应出版社这个好意的呼吁呢?我想了一想,于是动手来写这篇小文。  相似文献   

5.
寓意要深     
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一席感慨之言:“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见1981年5月3日《文汇报》)作为一代伟人所发出的“感慨”,虽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但从中可看到杂文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的位置.他曾经号召人们学习鲁迅:“有人说,几百字、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慧眼识鲁迅的“伯乐”在我国,鲁迅先生几乎妇孺皆知.然而,是谁最早发现、扶持鲁迅的呢?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恽铁樵。恽铁樵是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著名编辑,主编过《小说月报》,在发现和培养人才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3年,鲁迅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怀旧》,署名  相似文献   

7.
鲁迅式的眼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这几年,我每年都会去附近的大学作几次演讲.回想起来,我讲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即便有时候讲别的题目,也不断会提及他,甚至大段引用他的言论.有意思的是,我举出的那些鲁迅的言行,常常引起听众的热烈反应.有一回我讲完了,还有学生陪我走出校门,为的是继续和我讨论鲁迅.一个七十年前就已经辞世的作家,为什么还能这样强烈地吸引今天的大学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文教科书曾经把鲁迅描绘成一具冰冷的神像,姚文元式的御用文人更把他歪曲成一根粗暴的大棒,以至到了八十年代初,不少大学生普遍对鲁迅敬而远之.为什么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鲁迅反而重新获得了年轻人的热烈的关注呢?  相似文献   

8.
新闻这一行,什么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不懈追求的呢?我们以为是作品,是出一些"有影响""放得住"的东西. 在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摄影史上,有一个人物,他的作品--关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关于白求恩,关于鲁迅,关于周恩来,关于抗日军民的许多照片,影响巨大,成了历史的珍品,使人们感到震撼,使人们难以忘怀,使人们把他的名字与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相联!他,就是沙飞.  相似文献   

9.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总想能够靠近他,可又不敢跟他讲话。鲁迅先生一生不知道做了多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晔 《传媒》2012,(2):51-52
正鲁迅曾经愤激地写道:"为什么人类变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这就是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看到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中,一伙成年人对求职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个“三味书屋”。它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那么,何为“三味”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新时期的一个新生事物,新媒体怎样"新"?新媒体艺术形式对于艺术创作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何为"新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  相似文献   

13.
"好书"是"书好"的前提";好书"是产品,"书好"是名誉、品牌。那么,作为编辑个体,在抓"好书"这样一个问题上,和出版社老总有何不同?他应该具备哪些理性的认知和自觉行动呢?  相似文献   

14.
鲁迅大辞典林默涵主编,《鲁迅大辞典》编委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09年12月出版的《鲁迅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中有"纪念附册",其中"鲁迅著作的外国译本"(按国家分类,按出版年代编排)下"英译本"列出一种:  相似文献   

15.
眼下报刊上稿件的差错实在是令人头疼的事,如何防止呢?不久前,我读到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习一字,当三识并用",即:"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这句话让我思之再三,这对我们的编辑、记者、校对、发稿人真是难得的、非常有用的防错纠错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有无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如果说有新闻语言可谈,那么它的特点和规律又是什么?怎样认识新闻语言和其他品种语言的关系,怎样把握和提高新闻语言呢?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我在一所高等院校里任教文学课程的时候.记得有个同学问我:“写文章有诀窍吗?”我当时因为想起鲁迅关于作文“并无秘诀”的话,便回答说:“没有”。那位同学又问:“那么文章怎么才能写好呢?”我又想到了鲁迅的话:“文章应当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所以,便回答说:“要多看勤练”。我当时还大约做了一些说明、解释,不过现在也记不起来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回答也竟然招惹了一点不快和烦恼。  相似文献   

18.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是邓爷爷给我们留下的话,此言不虚,从十亿观众的收视率来讲,超女是只"好猫",而对于电子政务呢?他有没有抓住群众的心呢?政府CIO究竟了解多少群众的想法呢?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政府CIO应该向超女学习!  相似文献   

19.
鲁迅"立人"的思想无疑是理解鲁迅价值的核心。而"立人思想"的确立在其一生的思想形成与实践中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代不断契合的变化过程。综观鲁迅其人思想发展的踪迹,可以发现其立人思想经历了以科学精神、文学与艺术以及革命立人的发展脉络。了解他的立人思想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鲁迅传统的价值和资源意义以及在当今的时代如何认识鲁迅的精神资源无疑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陈玲 《图书馆杂志》2011,(3):97-104
陈玲: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低碳生活"。那么,"低碳"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说,以低碳"是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过去不讲"低碳",是不是我们不排碳呢?其实,我们现在在座的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在排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