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权益内容及重要意义的分析,探讨了东京奥运会延期对处于获得奥运参赛资格边缘的运动员、存在损伤及濒临退役运动员以及兴奋剂处罚时限到期运动员参赛权益的具体影响。经分析发现,因疫情导致奥运资格赛的推迟和取消,影响了部分运动员的参赛计划、切断了其大部分的经济收入;对存在损伤和兴奋剂处罚时限到期的运动员而言,奥运延期给予该类运动员时间红利,使其有更大的几率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对濒临退役的运动员而言,年龄和体能都将成为他们获得更好竞技成绩的阻碍因素。针对以上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1)多维联动应对资格选拔规则的变化;(2)科学技术与训练理论的结合调控;(3)重点强化体能训练和心理状态调整;(3)加强对兴奋剂工作管理的力度;(4)做好延期期间运动员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使用兴奋剂的危害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极其有害,许多危害甚至是终身的.不可恢复的.竞技体育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起因使用兴奋剂导致的“猝死”事件。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开成  王和平 《体育学刊》2006,13(1):130-133
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揭示了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巨大的成本-收益反差,是造成兴奋剂泛滥的根源;极低的兴奋剂检测率和检出率促使远动员成为风险爱好者,进而做出服用兴奋剂行为决策;在“怕吃亏”心理的作用下,个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服用兴奋剂是较好的策略,集体项目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明显少于个体项目也是运动员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关于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兴奋剂在世界竞技体育中的使用与禁用进行回顾与反思,诠释兴奋剂的定义及种类,归纳兴奋剂的滋生、蔓延、危害,提出了兴奋剂泛滥的根源,提出竞技体育运动反兴奋剂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17(3):21-21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反兴奋剂参赛资格准入制度已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实施,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落实总局十一运赛风赛季和反兴奋剂工作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原则,提高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自觉抵制使用兴奋剂的能力,将反兴奋剂关口前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保证运动员千干净净参赛和十一运会的圆满举办.国家体育总局于7月14日举办了十一运会运动员反兴奋剂参赛资格准入制度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在重大的国际性比赛中,使用血液兴奋剂获得了一些好成绩。因此,在国际上血液兴奋剂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为了对血液兴奋剂问题的全面深入了解,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血液兴奋剂各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和揭示竞技体育中的兴奋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兴奋剂的制度设计,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1.兴奋剂的成本-收益分析(1)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成本-收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收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估算,其收益主要为取得比赛胜利而获得的奖励和因此获得广告机会、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其他等。然而,衡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成本却是比较困难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隐性成本则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其不服用兴奋剂时可能取得的成绩及由此而带来的收益;二是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而遭到的处罚及因此而遭受的以后正常收…  相似文献   

8.
兴奋剂一直以来是竞技体育最为头痛的问题,它的产生与泛滥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论述兴奋剂对奥林匹克精神、格言、《反兴公约》的冲击。并试图以奥林匹克给人类带来的美好信念;奥林匹克仪式的作用;奥林匹克优秀榜样的力量来教育运动员。旨在对净化竞技体育中兴奋剂弊病起到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因兴奋剂的种类和检测手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兴奋剂是新的兴奋剂种类.运动员期望通过使用基因治疗技术来获得竞技优势.其中用于提高耐力的主要有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用于提高肌肉力量的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肌肉生长抑制素、生长激素、机械生长因子等.由于基因兴奋剂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使检测成为难题.文章介绍了可能被使用的几种基因兴奋剂以及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录像解析、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心理战术进行分析,探讨竞技心理战术对邹市明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心理战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夺冠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竞技心理战术是拳击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竞技心理战术对促进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利益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中外竞技体育人才投资主体都是国家,欧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通过公共教育系统实施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高度选择性的,竞技体育人才和体委系统通过"双向选择"机制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国家承担运动员的培养费用,运动员有责任和义务代表国家在国际竞技体育赛事中努力创出佳绩。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人力资本国家投资部分不能由个人或俱乐部买断,俱乐部或个人买断的只是运动员参加商业性比赛的权利,"为国争光"是我国运动员的神圣使命和强制性义务。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付出巨大的时间、健康以及机会成本,他们理应成为其人力资本使用收益的重要受益人。代表国家队参赛既是我国运动员的强制性义务,也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我国运动员合法参赛权利应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赵京辉  韩坤 《体育学刊》2008,15(1):18-21
研究认为《论竞技体育的游戏本原回归--由禁用兴奋剂引发的思考》由分析使用兴奋剂的危害入手,进而提出"竞技体育的本原是游戏"这一论断缺乏逻辑推理.研究指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将使用兴奋剂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与竞技体育对运动员身体、心理、道德等方面的伤害放在同一层面讨论,也不能将使用兴奋剂给体育健康发展带来的危害与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科技使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相提并论;禁止使用兴奋剂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是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的具有刺激性的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犹如竞技体育的附骨之蛆。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连续出现多起运动员因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类药物而被奥运会“除名”的事迹,这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敲响了警钟。据了解,2012年的第三季度中,反兴奋剂中心一共进行了2886例兴奋剂检查,其中8月份的赛内检查为138例,其中一例阳性是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发现的,这说明青少年体育中使用兴奋剂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白旭盛为我们梳理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和危害、分析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扩大兴奋剂检测范围、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以加重对相关人员处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相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百年历史,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反兴奋剂斗争领域,科技正效应对 奥林匹克运动反兴奋剂工作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世界范围内打击兴奋剂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可能;科技负效应也为研发和使用兴奋剂提 供了科学“帮助”,导致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中兴奋剂泛滥。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价值论、认识论、经济和科 技等多维度视角,剖析科技负效应导致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中兴奋剂泛滥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而探寻奥林匹克运动反兴奋剂工作难以取得成 效的原因。从科技负效应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反兴奋剂工作的艰巨性角度来看,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主要体现在:(1)技术控制的失效性增加了反兴 奋剂工作的难度;(2)技术控制的方法可能成为研发和使用兴奋剂的“帮凶”;(3)科技负效应体现在反兴奋剂检查存在极低的“检出率”等方面。研 究结果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和法律等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运用,建立和完善反兴奋剂监督机制,加大对服用兴奋剂的处罚力度,改善科学技术在奥 林匹克运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使用环境等,才能使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兴奋剂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奋剂问题近几十年一直困忧着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体育领导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兴奋剂的作用和危害、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作一探讨。 一、使用兴奋剂的现状 利用药物以提高竞技水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865年就曾有过记载,1886年首次出现了因服用兴奋剂过量而导致运动员死亡的报道。1968年奥运会开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各项大型体育比赛均要对运动员尿样作药物检查,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对有关药物检查的知识缺乏了解,本文就这方面有关情况包括:药物检测的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使大家了解反兴奋剂工作的国际动态。 竞技体育中使用兴奋剂由来以久,而最近数十年愈演愈烈,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去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事件引起全世界震惊,对此事件加拿大多伦多市最高法院举行公开听证会,随着调查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兴奋剂定义、使用兴奋剂的历史、雅典奥运会兴奋剂检测的现状、运动员奥运会难以摆脱兴奋剂以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对反禁药运动可能会失败的分析,给从事竞技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禁止兴奋剂组织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811 9410696圣洁殿堂里的“垃圾”[刊,中]/小熊//新体育.—1993(12).—25—27图2(XY)竞技体育//弊端//刺激//性别//兴奋剂G811 9410697’93年世界体坛大热点[刊,中]/饶广平//新体育.—1993(12).—16—17图1(XY)实力分析//比赛//热点//兴奋剂//成绩//问题//1993G811.111 9410698萨马兰奇谈职业运动员参赛问题[刊,中]/张人民//国外体育动态.—1992(41).—321—322(MXB)职业//运动员//参赛//奥运会//足球//棒球//自行车运动//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博弈论分析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兴奋剂策略选择的有关问题,指出:在单人博弈模型中,运动员的兴奋剂策略选择除了受信息收集程度的影响外,还会受运动员风险态度类型的影响;在“怕吃亏”心理的作用下,个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是服用兴奋剂对自己是较好的策略;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兴奋剂策略选择过程较复杂,但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完全理性的运动员不会使用兴奋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兴奋剂"和"兴奋剂使用"这两个词可以相互通用,都是指竞技运动员在有背体育公平原则和损害健康的条件下,摄取和采用药物以及使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以获取较好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物质;兴奋剂使用的现状,一是兴奋剂使用的种类(手段)多样化,使用范围越来越宽,使用出现组织化和专业化,二是兴奋剂使用在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上遭到了"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极力打击;对竞技体育中使用兴奋剂的两种观点是,一是坚决禁止使用兴奋剂,二是兴奋剂使用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