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思维法”是由太极阴阳图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太极图的最外圈,代表太极,可象征一个整体;太极图中相抱的黑白两鱼,代表阴阳两仪;白鱼中有一黑色的鱼眼,黑鱼中有一白色的鱼眼,以示阴阳对立统一于太极之中;黑、白鱼中各有白、黑鱼眼,表示在整体事物之下各事物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小整体,有序呈现多种因素的多种联系;两鱼交游相抱,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根据太极图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太极思维法”是一种对立和合的整体思维、平衡协调的和谐思维、多因素次第呈现的立体思维、相反相生相互转化的动态思维。[1]以下笔者试运用这一思维方法,谈谈作文中如何巧妙运用名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黑一白,两条太极鱼,和谐地游在智性之水里。一帧太极图,阴阳的两极,只是两条普通的太极鱼,却造就了一种大智慧。取长补短,强攻弱补,于是我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3.
一黑一白,两条太极鱼,和谐地游在智性之水里。一帧太极图,阴阳的两极,只是两条普通的太极鱼,却造就了包含天地大智慧的人伦之美。取长补短,强攻弱补,于是我们看到了埋藏在天地间的和谐慧图。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思维范式中,最核心最典范的莫若太极图式思维.所谓太极图式思维,是指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阴阳之象勾连万物,从而在抱一的空间和生生不息的时间中确立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以太极图式思维来概指中国传统思维范式,将有助于我们更便捷、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义理.  相似文献   

5.
赵杰 《地理教育》2022,(z1):126-127
一、八卦与圭表测影 太极八卦图,中间由阴阳鱼组成,在太极图往外看八个方向,分别由八个卦位表示.每个卦位由三个爻组成,一条实线表示阳爻 ,代表一切积极的、光明的事物,如地理上的白昼;实线断开为两部分则为阴爻 ,代表柔弱的,宽厚的,黑暗的事物,如地理上的黑夜.阴阳爻三三组合,形成八卦.其来源之一是根据圭表影子的长短来测定季...  相似文献   

6.
张新 《现代语文》2007,(3):106-107
《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由此奠定了汉文化"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瑰,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学,发展于中国的道学、儒学文化,并且涵盖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太极文化以太极图形、色彩的相互矛盾关系,表达了"全息一元"和"一分为二"的宇宙观,说明了一切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太极图包含了关天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规律的哲学理念:在相互矛盾的对立体中追求平衡与统一,实现矛盾各方的相互包容、化解,最终使矛盾的对立各方趋向多元的和谐统一;以太极图为标示的太极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等,为太极拳运动实践提供了思想依据。太极拳作为表述中华太极文化的生命形态或典形载体,太极图示所表达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应是其核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易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太极拳运动的形成、发展、完善也同样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象思维模型是以"图"和"象"为思维工具,以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思维符号为基本结构来揭示、认知宇宙的普遍运动规律,成为太极拳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象思维模型的核心思维。本文从象思维、观物取象、太极阴阳、卦爻、五行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古易创自伏羲。《连山》、《归藏》、《周易》虽有先天后天之分、八卦方位之异 ,但其基础图像阴阳太极图是传承不易的。在老子《道德经》和孔子《周易大传》中都有其孑遗。至宋道士陈抟始将古图复原 ,并由邵雍集其大成。邵雍所以能为孔子《说卦传》做出权威注释 ,完全基于对两种太极图的认识 ,即先天古太极图是上阳下阴的反S形曲线图形 ,后天八卦太极图是左阳右阴、逆旋左行的S形图像。近年在小浪底水库修建的过程中 ,就有这样两类图像的阴阳鱼太极石面世。其一太极石的阴鱼尚有阳眼一只 ,这正是阴阳鱼太极图的源头。远古的伏羲 ,只是将这样的现成图像赋予了阴阳两仪与四象的含义。阴阳鱼太极石为河洛地区所仅有。因此 ,简约其像、高深其理的阴阳鱼太极图这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其源头就只能在河洛。  相似文献   

10.
<正>哲人告诫我们:"人生的最佳状态,是保持轻度的贫困。"仔细品味,颇有深意。推而广之,适度地容纳对立,或许应当是事物的最佳状态。犹如太极图,白鱼中必须有黑"眼",黑鱼中又需要保留一点白。事物的转化往往就从这"眼"开始。俗话说,欲壑难填。生活中保留某种程度的不满足,不仅无害,反而有益。饭前轻度的饥饿感可以刺激食欲;劳作后轻度的疲劳  相似文献   

11.
宇宙太极中心论是以太极为中心,将日月地球五星同列相应为客体的思维模式。宇宙太极中心代表阴阳二元动静消长的宏观和微观规律,具有完整而严谨的排比系统。它反映了自然界——宇宙生命社会现象的一条基本规律,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原理。  相似文献   

12.
围棋是中国古人伟大的发明之一。围棋是一种高明的逻辑游戏,其中蕴涵深刻的哲理。围棋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太极阴阳思想密切相关。围棋及其对弈规则是太极阴阳思想在棋盘上最直观、最充分的体现。围棋的基本规则合乎逻辑的运算法则,围棋的基本棋形与八卦逻辑相通。睿智的中国古人甚至赋予无形的、绝对的空无概念以活形,同时赋予相对的、有限的阴阳概念以死形。两眼活棋中的两眼一个表示空一个表示无,单眼死棋中的单眼表示黑(阴)或白(阳)中的单一方面。围棋中的活棋表示绝对的存在,围棋中的死棋表示相对的存在。绝对的存在是空无、相对的存在是阴阳。围棋的永恒魅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空无的绝对神秘,二是来自阴阳的相对变化。棋法阴阳,空无是阴阳变化的枢机。  相似文献   

13.
湖中,两条一黑一白的鱼,同时看到了远处的诱饵.白鱼看到诱饵,即刻往回游.墨鱼不解地问白鱼:“诱饵离我们还远着呢,多看几眼,有什么要紧呢?”.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科研方法,首先对太极一词以及太极图含义、太极拳及其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释;继而以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分析探讨出太极图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定势、动作变化和过渡、动作运动轨迹以及动作技击阴阳变化的丰富联系;从而得出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中,引进太极图及其哲学原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记忆、和规范,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智力题三则     
太极月饼中秋节到了,大观园来了一位客人,他带来一块图案新奇的太极月饼。太极图是中国道教的符号。贾府里有荣、宁两大家族,客人说:“你们荣、宁二府可以一家分一半吃。”荣、宁两府的管家说:“得分成4份才行,我们两府的男女中秋都分开吃月饼。”客人说:“那好办,再将太极图中的黑、白图案各分成两部分,就可以把整个月饼分成形状相同的4块了。”客人是如何分的呢?太极月饼答案手套配对一天晚上,宝玉和众女孩在大观园林子里玩。突然刮起风来,天气变凉了。宝玉觉得手很凉,就回屋取手套。他记得抽屉里共有6双大小和式样相同的手套,杂乱地堆放…  相似文献   

16.
"太极"一词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是我国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黑白鱼形纹样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太极图形象地表达了天地万物、阴阳轮转、相反相成的变化规律,展现了一种对立统一、和谐的形式美感。更为可贵的是太极图的艺术创造,给中国画在构图、黑白、虚实和点线面方面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重视整体,善于从阴阳对立和变化发展中去考量事物。与西方思维方式相比,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谐性的特点。当前,要推动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现代化,就必须对其进行理性反思和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湖中,两条一黑一白的鱼,同时看到了远处的诱饵.白鱼一看到诱饵,就立刻掉转身,往回游.黑鱼不解地问白鱼:“诱饵离我们还那么远,你为何唯恐避之不及呢?” “我怕多看了一眼,就禁不住游过去.”白鱼说. “诱饵离我们还远着呢,多看几眼,有什么要紧呢?你如此如临大敌,真是胆小如鼠、杞人忧天!”黑鱼不屑地对白鱼说.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它们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和意义。从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宗教、哲学、科学三种形态:宗教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理解性,科学则依赖于存在的可确证性。宗教思维是最早产生的思维形态,哲学思维从宗教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科学思维又从哲学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从所研究的途径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哲学、数学、艺术三种形态:哲学从质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数学从量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艺术从既综合质与量又将质与量赋形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哲学的质是纯粹的质,数学的量是纯粹的量,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艺术则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等根本特征,各种思维形态均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人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多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思维障碍(thought disturbance)是指人脑反映事物一般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过程的异常,表现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等方面.[1]简单地说就是思维过程发生紊乱,不能正常进行思维活动.思维障碍一般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大类.思维形式障碍又可分为:①指思维速度及思维联想活动量障碍,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缺乏及病理性赘述;②思维连贯性障碍,包括思维松弛、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云集及破裂性思维;③思维逻辑性障碍,有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及诡辩症等;④思维活动形式方面的障碍,有持续性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语言及模仿语言.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主要指妄想,是一种病理的信念,虽然思维内容与现实不符,但患者却坚信不移,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