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这也是此次留学运动的一大特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所以会造就如此多的革命者,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勤工俭学一事本身,而是围绕留法勤工俭学群体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革命导向的社会思潮背景、特殊的留学生构成、劳工救国的留学目的、明确的勤工俭学组织宗旨与职能、工读与抗争交织的留学生活动等五个方面,它们共同促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革命者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目前,大部分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基本能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高中毕业留学生存在适应问题。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应充分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并在出国后努力调整适应状态;我国驻外大使馆要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国内留学中介机构要尽可能多地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帮助,以使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留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此言深刻阐明了爱国与爱乡的关系,以及爱国教育的途径。换言之,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必须从他们对身边事物的了解与热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目前,大部分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基本能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高中毕业留学生存在适应问题。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应充分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并在出国后努力调整适应状态;我国驻外大使馆要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国内留学中介机构要尽可能多地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帮助,以使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留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5.
作为被清政府选送的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生,唐国安初入新不列颠中学,后考取耶鲁大学,接受了国外新学思想的熏陶。也正因为有此经历,使他为我国早期留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容闳第二”。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资助中国派出留学生”的议案,并与清政府制定了实施办法,其中一条就是创设清华学堂,作为中国学生赴美前的预科学校。1909年,  相似文献   

6.
一、从国情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在的中学生是本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生产者、管理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长在较好的生活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受过困苦的磨练,部分学生对自己祖国取得的成就及目前所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因而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国情国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国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教育是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就要使他们较全面地了解、认识祖国。地理课能够通过介绍祖国的风土民情及其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与认识。例如,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下、历史悠久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进行爱国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国情。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均资源的缺乏会带来众多的不利因素,这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祖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特别是近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容易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能激励每一个爱国的中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建设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从国情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在的中学生是本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生产者、管理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长在较好的生活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受过困苦的磨练,部分学生对自己祖国取得的成就及目前所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因而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国情国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国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教育是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就要使他们较全面地了解、认识祖国。地理课能够通过介绍祖国的风土民情及其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与认识。例如,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下、历史悠久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进行爱国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国情。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均资源的缺乏会带来众多的不利因素,这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祖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特别是近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容易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能激励每一个爱国的中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今后投身祖国建设打好基础。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02,(7)
小小留学生,求学在外,许多在国内从未体验过的感受开始撞击他们小小的心灵,比如,他们开始知道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他们知道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有着多么的不同,他们开始真正思考“祖国”的真正涵义,他们开始体会到“爱国”的感觉。于是,这些感觉从他们的笔端真挚地流出,请看留学在英国Bradford college学校的同学用英文表达出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陈健 《教育》2013,(11):19-23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留学实况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典藏的民国时期留学生档案资料,主要分为不同时期与不同政府及政权的留学政策、留学生考选、留学生经费资助和留学生留学概况等方面。介绍和利用这部分档案资料,将有助于留学生专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分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层次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体现出二者良好的耦合性。在社会分层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层次性生成原因及其表现,探寻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施教路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热潮,这股热潮也自然波及到潮汕地区。当时有众多的潮籍学子留学外洋。他们满怀救国图强的爱国热情,在国外广泛地吸收新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为祖国的近现代化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社会改革,启发民智,在潮汕地区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渴望投身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 ,他们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主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大学生把人生的价值转向获取狭隘的自身利益上 ,出现了背离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倾向。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要采用课堂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 ;其次要给他们树立学习榜样 ;再次要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5.
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发,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爱国理念、爱国情绪的表达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途径,引导大学生从质朴的爱国主义激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和行为,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势利导,激发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的志向,确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6.
做好留学生工作 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生30多万人,其中有10余万人巳学成归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留学生和留学生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充分调动归国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和吸引更多留学人员报效祖国,并做好留居海外新侨民的工作,使他们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向海外派出留学生。这一举动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之先河。但令人遗憾的是,原计划15年的留学期在刚进行到第10个年头时,却被清政府突然终止了,留美学生被全部召回。本文拟从清政府当时内政外交各方面入手,对此事件做初步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从这一事件中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地处抗战前沿的河南对留学工作仍旧十分重视。对留学生的考选及派遣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也及时派出了一批留学生。日军占领河南后,大部分地区沦陷,当地经济受到重创,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时期,河南的公费留学呈现出人数不稳定、经费短缺以及注重实科等特点。但毕竟在战争中坚持了下来,为河南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的直接指导下,中国政府决定从1978年开始恢复向国外大量派出留学生。在对中国政府派出留学生政策的研究基础上,对1980年向日本派出的第一批97名本科留学生进行了一年多的追踪调查,已确定了其中67名的现居住及工作场所,并和35名学生见了面,与28名学生进行了较详细的访谈。对这些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当时政府派出的目的。但由于回国后工作环境不适应、子女教育和外籍配偶等原因。又造成一部分回流或滞留不归。  相似文献   

20.
李灵革  赵文远 《天中学刊》2003,18(6):99-101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