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文章对《周易》中的"爻"作了诠释.文章从"爻"的形状生成说起,论述了"爻"与"十"、"爻"与"×"的关系.文章又从"爻"的形状论及"十"与"×"的普遍性.文章最后由"爻"的本义("爻,交也"、"爻,效也")论及"爻"的衍生义.  相似文献   

2.
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观念冲突的视角可以进一步发现休谟的"自由观"与弗格森的"自由观"之间的分野.与休谟置身于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传统不同,弗格森从属于共和主义的积极自由传统.由于两者在自由观方面的这种二元对立,从而产生了"德性之治"与"法律之治"、"公域"与"私域"、"和谐"与"冲突"、"制度"与"精神"之间的对立与紧张.  相似文献   

3.
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花费的时间较多,然而讲授教学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其效率之高是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我们要解决好提高高考成绩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1.教材处理上"尊重"与"超越"的平衡.%2.目标设置上"过程"与"结果"的平衡.3.方法运用上"探究"与"接受"的平衡.%4.教学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技术职官":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师资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技术职官"是手工业时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师资.其中,畴官、农官、工官、商官等皆在相应领域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双重职能.在"官师一体"总体特征之下,古代技术职官制度凸显出"资源优势"与"效率压抑"、"技术精神"与"产业异化"、"教育传承"与"教育异化"、"民本思想"与"官本属性"并存的多重效应.尽管时代发生巨变,但剖析古代技术职官制度对于职业教育本质理解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返乡者的困惑--荷尔德林诗《返乡-致亲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尔德林,作为一位神秘的、罕见的诗人.他的诗作也艰难费解.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荷尔德林诗中,呈现着的西方宗教和文化语境.本文认为荷尔德林在<返乡-致亲人>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欢乐"与"伤悲"、"喜悦"与"忧心"的情绪.正是诗人在"返乡"后,面对"神"与"亲人"无法沟通的困惑.这种困惑就潜隐在"神言"与"人言"分裂的背后.  相似文献   

6.
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得较好的学科.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为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地与理"、"文与图"、"人与地"和"知与行"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备课中的"预设"与课堂上的"生成",永远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应该尽力减少因"预设"不周而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尽力使课堂"生成"多一些意外的惊喜,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孙绍振文艺理论思想与当代文艺理论的重大问题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深层的勾连、互动与衍生状态之中.前者以自身的"原创性"、"前瞻性"、"历史感"、"超越性"特质与后者形成一种独特的"桥"与"墙"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不断置换与推进过程中,孙绍振文艺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获得自我确证.它始终从中国文艺理论的边缘处自觉地抵制着主流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课标》倡导统筹兼顾过程与结果,但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其原因是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构思的教学方法与过程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构思教学方法需要经历"精致化"分析与"选择性"决策的过程.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介绍"精致化"分析与"选择性"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生态"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具有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和风格自然淳朴、真挚性等特点.信天游歌词的特点之一是短小精炼、言简意赅,运用大量叠词.信天游与"诗经"一样久远,与"腰鼓"同歌同舞,与"秧歌"一起出现共生,是陕北人生命中的悲欢真情,最为粗砺地表达了生命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以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魏晋时代"痴"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把握"痴"与"早慧"文化、"痴"与审美"移情"及审美化生活方式追求、"痴"与"玄学"传统及文化病理等的内在联系,揭示"痴"所体现、折射的魏晋人格精神、浪漫气质、艺术情调、哲人深致、文化智能与"病"理色彩.魏晋时代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许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益养分,深远、持久地滋润着民族文化精神,规范、影响着后世的理想人格塑造、文化艺术生活以及文学艺术创作.与西方"酒神"精神说和审美"移情"说等相比,"痴"具有更为深广多面、圆融互补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蕴涵,而其语义指涉的感性、模糊与多趋向特征,也显示了中华思维模式的潜在缺陷.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也必须提升素质、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新要求.文章指出,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促进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应处理好学历与学力、学术与技术、"走出去"与"请进来"、"柔"与"刚"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绿色食品"具有"环境与经济"双重利益特征,是生态农业的产品.与农业生产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农业教育和"农学"的观念也在更新.本文简要介绍"绿色食品"的概念与特点,论述农村职业学校观念更新和教学内容改革,以适应"绿色食品"开发、管理、推广、普及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权利"与"权力"是以法为核心的两个方面,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两个轴心,但两者的基本内涵、归属、产生的基础、对应关系及法律后果不同.中国和西方在对"权利"与"权力"的理解、来源及运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只有理清"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与"权力"观念,才能正确行使权力和享有权利.要根本理清"权利"与"权力"关系,在理论上,研讨与争鸣;在立法上,要求认识要基本统一;在执法上,要有效地制约和合理的运用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内涵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师潜心研究十余年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从教学、科研、实验等教育全面的分析"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优缺"与"异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在跆拳道教中的应用.对吉林大学跆拳道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解析,旨在更好地完善与推动跆拳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其中转基因生物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农药安全、入侵生物的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法规等内容,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渗透在教学与实践中.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不仅增强了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认识,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主动践行"生态文明卫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部分教师对"课堂小结"的功能、特点与价值等认识不足,用法不当,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课堂小结"的功能与特点、教育价值与教学艺术."小结"的功能不仅在于"四基"的梳理与建构,更在于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关键能力群)的发展与提高.其特点具有目的指向性与操作系列性;问题情境性与应用普适性;认知内省性与建构性.其教育价值在于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科素养、发展关键能力、掌握必备知识.其教学艺术主要表现为设计的艺术、学生"课堂小结"的能力培养艺术、课堂操作艺术与教学评价艺术.  相似文献   

18.
湖北应简称"鄂"还是"楚"?改名之争引激辩.湖北省是否应该简称"鄂",不仅涉及鄂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还涉及"鄂"的起源与迁徙,涉及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的"鄂"研究.商周时期,诸"鄂"有别.商代鄂国在南土,商纣王没有消灭鄂国."邘"非鄂国.周代有五个"鄂".晋国鄂侯是姬姓国之君,与商代鄂侯无关.  相似文献   

19.
"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周围的"气、水、土、生、地"的物质与物质运动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与种种变化,是一门紧系"民生"的科学.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用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并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激发大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习的兴趣与自觉钻研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伦文化以"人之为人,别于禽兽"作为先天预设,拟亲化过程使人伦秩序外推、拓展,并作为后天的社会关系范式而具有"伦理"与"道德"相统一的本质.人伦关系与人伦结构的认知、人伦原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和个体德性的建立与示范过程,揭示了"伦序"与"人理"相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本体"与"本质"相统一的德育本质.中国人伦文化传统的德育本质及其功能,在当今的德育实践与建设中仍有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