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同时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能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技工学校的女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必要的主体意识面培养也是必需的。一、女性主体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女性在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女性的政治地位还有待提高。唯物史观、辩证法、主体性、价值取向等为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保障女性平等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鼓励女性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女性地位,维护女性权益,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实现社会和谐,加快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意识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深层心理因素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我意识 ;女性的“地位意识”是指女性对现实生活中从属地位及一切歧视现象与行为的意识敏感性 ;女性价值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的劳动 ,不论是“私人劳动”还是“社会劳动”的价值再认识 ;女性的解放意识是指不再通过男性的视角 ,观点看待事物 ,从以往的观念体系中解放出来 ,建立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观念。中国女性在认识自我 ,解放自我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自我禁锢以及如何能够突破外在与内在、有形与无形的双重约束 ,克服自卑与依赖 ,获得同男人一样的地位感 ,责任感 ,价值感 ,最终实现自尊、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4.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有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文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加以强调,男女平等是性别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发展现状表明目前社会仍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现象,这种状况需要得到重视和改善,只有推动女性在各领域发展,改善女性社会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应该是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少女性却是自我萎缩、妄自菲薄、依赖、回避、退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这是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表现。本将对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过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恢复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可能性及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人的心理和谐内含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之中,它既具有工具价值,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和心理基础,更具有目的价值,是社会和谐本身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要义。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路径,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基本利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关注人的发展潜能,提升人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9.
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实质在于使人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以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构建理性的批判精神,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高度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女性是否发展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制约女性发展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和谐要积极促进女性进步:消除性别歧视;树立女性的自立、自强意识;加大对女性的教育与培训力度;加强政府干预,构建女性人才平等竞争的机制等。给女性提供一个自由而全面的广阔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是通过人物关系揭示出来的。从她与达西和韦翰等男性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他者到认知自我的过程;从她与几位女性人物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自我到批判社会的过程。这样的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被打上了"依附"、"软弱"、"忍让"的烙印,女性自始至终缺少话语权、缺少自由、缺少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独特艺术形式展现了女性主体性与主体意识。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氏塑造了"歇斯底里"新女性卡捷琳娜、精神拯救风尘女子格鲁申卡以及勇敢呐喊的病态女性丽莎,从非理性角度发掘了女性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大浴女》在社会的大背景和家庭的小环境中,描写了倍尝艰辛的女性心理与生命历程。铁凝笔下的女性更多体现为一种善良的“母性”,其女性意识则承载着某种道德、文化和社会内容,而性本能、独立意识尚处于边缘位置。从文学发展的脉络来看,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经历着觉醒—失落—复归—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她的诗文创作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文章主要从女性自主权利的呼唤、创办女学发展女子教育,宏伟远大理想志向的树立及狂放张扬的女性个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并阐释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女性犯罪问题是当代社会学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因和对女性犯罪的预防与救助措施。客观系统地分析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对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扫描中国现当代文坛,一批具有一定女性主体意识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关注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发展,而男性作家则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张扬着男权意识。在男权意识已成为男性作家一种集体无意识写作时,剧作家张弦则以一颗饱含怜爱敬重之心为大众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在本文中,笔者以张弦的人生历程为纵轴,以不同阶段塑造的人物形象为横轴,在全面了解女性形象内涵与意味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出张弦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与弘扬,进而深入了解张弦的思想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7.
《宠儿》中三位女性形象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完整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莫里森在创作中描述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其目的是去唤醒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政治主体意识,使其在社会政治上确立应有的地位,走向社会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丁玲以“代替自己给这社会做一个分析”的写作方式,建构女性自我的历史主体性时,表现出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血肉般的内在牵连;并在人类性和现代性所构成的坐标轴上,展演着对于女性自我及其存在的哲学性反思。面对轻盈的理性与沉重的肉身之间与生俱来的动荡和冲突,丁玲写作的现代性可以表述为丁玲的女性之思、身体之思。  相似文献   

19.
问题式思想追问的目的不是终极断言或真理答案,它是开放并不断发展的,整个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女性解放问题亦是如此。可以说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群体,所以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开放地研究压迫女性的各种情境。我们要看清女性的处境,包括回顾历史处境和认识现实处境,加强女性的自主意识,即理解女性的自由问题,探索女性的发展途径,即女性的解放道路问题,包括不能走过去的“屈从’’之路,而要走“抗争”之路,自主、自立、自强,最后迭到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的杂剧代表着元杂剧辉煌的成就,他的剧本渗透着浓浓的女性关照,凸显着元代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敢于冲破旧樊篱和改变自身命运。《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和窦娥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她们被社会所逼,被政权、族权、父权、夫权所逼,敢于控诉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维护自身的尊严,具有光辉夺目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窦娥的身份意识的觉醒探析,进而深入剖析女性觉醒带来的社会意义,总结这种意识的进步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