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版面,是报纸的门面,也是舆论导向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纸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版面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在新闻改革中,建立版面编辑岗位责任制,以版面定岗定人实行考核,在版面上署名责任编辑,不啻是对版面编辑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承认和重视。我以为,新闻有公认的五要素,报纸版面也有五要素。这五要素,不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2,(4)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者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晌,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前谈及编辑改稿的文章的确不少。大家勇于探讨,各抒己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编辑领域学术思想的活跃。在众多议论中,有人认为在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定稿发稿、核定付印中,编辑加工是最重要的。编辑对待书稿,应该象母亲对待出嫁前的女儿那样,精心梳理,巧妙打扮。有人则不以为然,倡导编辑应从整天伏案改稿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尽量把书稿的前期工作搞好,严格掌握收稿质量标准,逐步做到少改稿或不改稿。有人对编辑改稿追根溯源,举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响,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5.
版面,是报纸的门面,也是舆论导向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纸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版面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在新闻改革中,建立版面编辑岗位责任制,以版面定岗定人实行考核,在版面上署名责任编辑,不啻是对版面编辑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承认和重视。我以为,新闻  相似文献   

6.
在编辑工作中,不管你自觉或不自觉,意识到或未意识到,总会受到某种哲学思想的制约、支配,唯物史观抑或唯心史观,辩证法抑或形而上学……在编辑《夏衍研究专集》过程中,我深深领悟到这一点。《夏衍研究专集》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中作家研究专集之一种。“丛书编辑条例”要求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资料的编选工作提高到科学研究的水平上来,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作家生平和创  相似文献   

7.
现代编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表示一个群体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现代编辑形象是构成编辑素质的重要方面,一向是出版理论界探索的热点。60年代“杂家”“专家”之争,现代“学者型”“经营型”之辩,都是力求为编辑塑造切合实际的完美形象。见仁见智,启迪思考,颇有教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何者为准,时代和职业的追求,时势造就人,编辑形象也就应运而生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原来勾画的“杂家”或“专家”形象,虽仍有合理内核,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因而“学者型”“经营型”之辩,也是自然成章之事。愚以为,不…  相似文献   

8.
版面是报纸的门面,不仅反映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而且关系到这张报纸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方党报要闻版编辑,主要编辑的是中央或地方重大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稿件来源复杂,尤其是许多稿件敏感性强,如果处理不当,往往由于一个小纰漏而酿成大祸端,甚至损害党报形象。这类教训在工作实践中有许多。为此,笔者把编稿和出版中少出错,不出错,尤其是不出大的差错和政治错误,保证出版绝对安全,当成做好本职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0.
论编辑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风格是在编辑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编辑主体的个性或特色,反映在编辑思想、编辑艺术和编辑方法等各个方面,并最终体现在文化产品中,使文化产品呈现出具有代表性且较为稳定的独特面貌。编辑风格是编辑主体应该追求的高尚目标和境界,是编辑主体成熟的标志。文章从编辑主体关联的媒介特色、受众对象、作者风格、组织风格、编辑艺术等各个方面探讨了编辑风格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版面,是整张报纸的门面,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舆论导向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纸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版面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在新闻改革中,建立版面编辑岗位责任制,甚至采取以版面为中心、主编制为基础的采编新机制,以版面定岗定人实行考核,在版面上公开署名责任编辑,不啻是对版面编辑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承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编辑要有编辑思想编辑工作是思想工作,编辑一定要有编辑思想,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多费唇舌,但是做编辑工作可以不用或不要思想的认识和事例却不少见。比如,认为编辑工作只是抄抄贴贴,剪刀加糨糊的简单技术工作,就是把编辑工作看成不要用脑子即不用思想去做。又如,认为著书立说是作者的劳动,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编辑只是“为人作嫁”。“为人作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言“编辑的个体形象”,系指编辑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由工作状态,活动方式、文化特点、知识结构等体现的职业表征。毋庸讳言,试图机械地为编辑们画一幅画像,甚而将编辑的个体形象模式化和固定化,既是徒劳的,也是可笑的。编辑工作的复杂性,编辑活动的广泛性,编辑思维的综合性和多维性,编辑工作方式的繁杂性和灵活性,以及编辑分工领域的广博性,都注定了编辑的社会个体形象必然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翻开时下的报刊,反映当代公安民警、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及人员工作情况的图片报道不少,但在这些图片报道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物的形象不那么好,比如着装不符合要求、执法时口里衔着香烟等,让人看了总觉得别扭。行文到此,笔者想起了在部队当通讯员时的一件往事。我曾给《解放军报》投过一幅反映部队政治学习的摄影报道,编辑同志却把这幅图片编到了《编读往来》栏目里。原来,在这幅图片里,有几位战士的着装不符合要求,其中一位战士的头发明显偏长,这些问题都被编辑同志给指了出来,配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整好军容再上镜》。没想到在我们看来…  相似文献   

15.
郑逸舟 《新闻世界》2010,(11):101-102
编辑与广播电台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编辑决定广播电台形象,广播电台体现编辑形象;编辑的影响力来源于广播电台形象的感召力,广播电台形象制约着编辑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惯例是编辑界或某一编辑群体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做法,具有规范性、通用性、稳定性、环形流通性等特征。编辑惯例反映、影响编辑的观念,维系编辑部的良好运作,是衡量办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文规则的一个可考证源头,也影响着作者和读者的行为。在传统期刊与数字媒体传播的环境中,应遵循良好的编辑惯例,尤其是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传播的本质是新闻形象信息的传播。其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摄影记者采用摄影器材对新闻事实进行静态的、瞬间的视觉形象定格,在刹那间把最实质的新闻形象反映出来,再经由图片编辑的编辑加工,最终以物质的方式呈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之中。搞清新闻摄影与其他种类传播样式的本质区别,了解新闻照片的媒介个性,是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正确把握新闻照片传播的前提条件。 与电视新闻相比,新闻摄影有自身的劣势,也有一定的优势。 从劣势的角度看,报纸杂志等媒介受订阅、购买的影响,受众面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摄影自身的特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是以纪实性的可视形象和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也就是说,构成电视新闻的一是形象部分,二是声音部分。形象真实与否,前期的采访、拍摄对它产生直接影响,后期编辑、洗印、录制的技术、艺术处理也能产生影响。声音的处理是否恰当,本身有个真实性问  相似文献   

19.
期刊山于时问性强,要求有以主编为首的专业编辑突击队式的高效能班子。期刊编辑部不可能规模很大,人员也未必齐全,但必须有美术编辑。期刊美术编辑是主编最紧密的合作者之一,具有以下十项职能:1、期刊的封面设计。任何一家期刊,都应有白己独特的内涵与相应的面孔。文学刊物,要求封面的娟秀明丽;戏曲、影视、歌舞刊物,可以充分介绍性格演贝的形象或动人的演出场面;历史刊物可以精选历史图案或文物;地理刊物、旅游刊物,可以介绍奇特的风光;儿童刊物,要适应孩子们的视觉要求,形象的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我的编辑生涯,是随着农村文化月刊《垦春泥》的筹创而开始的,至今未曾改换门庭。人们习惯于用“一步一个脚印”来比喻已经走过的历程,我总觉得这话用来反映我们农村期刊编辑走过的道路还不够形象、确切。单有脚印,可以想象为:挺胸凸肚、四平八稳地往前跨大步,神情潇洒、步伐铿锵。我们农村期刊编辑的行姿没有如此威风,道路也不那样宽阔、平坦,经常步入前人未至之境,往往需要动手开辟新道路,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