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夏,我随某航天试验队赴戈壁基地采访。去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报道框架——报道“航天人”的艰苦奉献精神。因为这次外地采访是在我参加工作后不久,新闻采访的经验还很欠缺,大型试验的报道更是第一回。为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我没有贪图标新立异,而是认准了一条;将采访做得细些再细些;将素材积累得  相似文献   

2.
成为一名电视记者,能够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用镜头来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是我选择新闻学专业时的梦想。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一年了,震区的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得怎样?江西的援建者在千里之外的他乡还好吗?江西电视台移动电视决定派采访组深入震区采访。2009年5月9日,我的梦想终于成真,有幸跟随江西电视台移动电视采访组赴江西援建对口县——四川省小金县采访。为期7天的采访亲历,使我初次品尝到这一“诱惑”所蕴涵的真实意味。我到,我见,我感动。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30日,重庆电视台记者赴某工地采访时,被施工方强加阻挠,发牛肢体接触,记者受伤,摄像机被损坏.  相似文献   

4.
动态     
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做客强国论坛 人民网和俄新网于3月19日联合邀请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茹科夫做客强国论坛,就“俄中关系以及中国俄语年”等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人民网此举是为进一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俄两国元首确定的2009年“中国俄语年”及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中俄人文合作。同时,这也是继2007年人民网赴俄专访梅德韦杰夫之后,第二次赴俄采访俄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俞颂华到广西办报之前,曾两次来过桂林。第一次是1936年1月,他当时是《申报周刊》主编,偕编辑石西民、娄立斋参加中国社会教育年会组织的广西考察团赴桂林采访。第二次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他托人将家属送到桂林,自己于次年春抵达桂林,安顿家属后,应聘赴湘西芷江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任教。  相似文献   

6.
有些通讯员采访归来兴高采烈,而在动笔时却犯难了。原因就是采访不细。最初,我也是这样。有一次我采访一位部队汽车司机,稿子写成后匆匆寄给报社。编辑看完后觉得这位司机的确是一位平中带奇的典型,但似乎缺少点什么。于是编辑便给我提出许多疑问点及解决疑问点的办法——深入采访。第二次我又下去采访,才获得成功,不久《银川交通报》配发插图采用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不少新闻报道中常可见到一些老面孔:报道春耕备耕,采访的种粮大户几乎年年那么几个人;反映产业转型升级,出现的企业也是知名度高的那几家;采访对象的声音也是那么熟悉,诸如"今后要扩大种植规模""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冯蕾 《新闻实践》2005,(1):30-32
离开青岛港已多日,然而港口上那位身着蔚蓝色工作服、面庞黝黑、性格坚毅的桥吊工人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他就是曾经让我激动、让我敬佩的许振超。 2004年3月20日,我接到部主任通知,让我做好准备,下星期随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赴青岛采访典型人物许振超。这是我大学毕业到报社一年多来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09,(10):I0001-I0001,I0004
2009年8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学习考察,浙江日报记者黄曙林随行摄影采访.虽然公务采访繁忙,但黄曙林还是在匆匆的行程中,靠着车窗,忍住颠簸,沿途抓拍了雪域高原的多彩风情.看似信手“抓”来,却显功底深厚;纵然一刹那间,仍见百年沧桑。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11日至27日,我随省赴云南前线慰问团到老山前线进行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战地采访。在老山前线的十几天采访中,我接触了数十位江苏籍的功臣英雄、普通战士和指挥员,听到了许多关于江苏儿女的可歌  相似文献   

11.
我们深入基层采访或参加一些会议,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材料一般,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写。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放弃。我每到一个单位,都抱着不能白去一趟的想法,总是要写点东西,办法就是从多侧面去思考,也就是多换一换角度,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有时就会在山穷水尽之中,突然转入柳暗花明的境地。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地方,写出有份量的文章一次,总后勤部天津工厂局的老通讯员张玉林非要让我到他们所属的一些军工企业去采访。我们来到地处  相似文献   

12.
1993年5月24日到6月2日,我随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赴台采访,到了台北、新竹、嘉义、台南、高雄、花莲六个县市。除访问了台湾的工厂、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外,我们还参观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并和广播界同行座谈了两次。在与台湾同行多次接触中,感到他们有许多有苴经验值得借鉴。在大陆,人们给传播媒体排队,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的4月到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以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赴大陆访问。他们的到访之处不仅成为当地民众追逐的热点,也引发了境内外媒体的新闻大战。前后两次采访中台湾电视媒体共派出200人左右的随行记者,几家主要电视台还派出了多个卫星采访小组,全程记录连战、宋楚瑜大陆行。有的还提前派出记者到每站踩点,因而在台湾的电视新闻里,不仅可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我社开始尝试通过版权代理公司与国外出版机构开展版权贸易。当时,我所在的编辑室通过版权代理机构引进了日本的一套折纸系列图书(台湾繁体字版),版税相对低廉,操作相对简单。由于内容较好,印制精美,刚一推出市场便反映颇佳,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我们信心大增,开始与一家颇具规模的日文图书的专门版权代理机构接触,洽谈《健康饮食疗法系列丛书》(8种)的引进事宜。不料,在这套丛书的引进出版过程中却引来了麻烦一大堆,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版权贸易合同细节马虎不得看了对方提…  相似文献   

15.
6月14日,来至大连市内四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档案局科级以上干部和档案局机关的全体干部职工近百人,共同聆听了由大连市档案局副局长蒋耀辉同志主讲的《档案解析——大连开埠建市历史印记》一课。大连市档案局自2009年起,先后7次组团赴俄、赴日征集大连散落在境外的大量的档案史料,征集到的许多档案资料填补我市档案空白,特别是一批弥足珍贵的档案史料具有重要的资政价值和决策参考。蒋耀辉副局长结合自己近三年来赴俄、赴日征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央视军事频道的女电视记者,我有幸于2007年1月、2010年4月与2010年6月随军事采访组分赴苏丹、利比里亚与黎巴嫩3个国家,近距离接触驻外维和部队。完全不一样的采访任务,使我经历了一次次全新的记录过程,那其中许许多多的细节与体验。不仅值得回味和总结,也将成为我记者生涯中的终身财富。  相似文献   

17.
真没想到,在2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我竟与宁夏一个地处偏远、名不见经传、也毫无奇迹可言的小荒村结下不解之缘! 说实在的,第一次踏进那个小荒村时,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前往,更没有进一步采访的计划.是读者的关注和记者的责任感驱使我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深入那个小荒村采访.到2009年8月,我已是第五次踏访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76年开始一直从事通讯报道工作,至今从未间断。多年来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采写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做到热采访,冷筛选,细核实,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报道失实。热采访。作为一名专职通讯报道员,应有高度的责  相似文献   

19.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回家是过年永远的主题。然而对军人和记者这两个职业来说,不回家才是过年的常态。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中心),成为一名军事记者。每到年底,台里都会组织"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我每年都参与。其中,两次春节期间赴高原采访的经历令我记忆犹新。雪山之间的流动医院2015年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单位派我前往西藏"新春走基层",也是我第一次上高原。  相似文献   

20.
1997年4月8日至15日北京日报远郊区县记者采访团一行10人,到海南省进行了易地采访。平时郊区记者站的同志工作繁忙,赴外地采访的机会很少。举办这次易地采访活动不仅为远郊县记者提供了一个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机会,还密切了北京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