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对台湾广播的节目主持人,能当选为十四大代表,体现了党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怀、重视,更是对我们这些通过电波在空中架起沟通海峡两岸桥梁的对台湾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厚爱,十多年来,我主持的节目深受台湾岛内同胞的喜爱,我也结识了  相似文献   

2.
“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是广播宣传改革中开放的一朵鲜花,它一出现就受到听众的由衷的欢迎,大大地提高了宣传效果。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开始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试办《空中之友》节目。二十天以后,中央台就破天荒地收到了台湾岛上的听众写给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的  相似文献   

3.
“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是广播宣传改革中开放的一朵鲜花,它一出现就受到听众的由衷的欢迎,大大地提高了宣传效果。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开始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试办《空中之友》节目。二十天以后,中央台就破天荒地收到了台湾岛上的听众写给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的  相似文献   

4.
张彬 《中国广播》2010,(2):36-37
评论类节目在大陆对台湾广播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广播评论这种节目形式,也是对台宣传中不可取代的手段。目前台湾岛内的各类广播电视评论节目五花八门,形式光怪陆离,影响了相当一批台湾民众。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对台湾广播的评论节目要在岛内获得影响,取得效果,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岛内的媒体环境、台湾听众的接受特点,借鉴岛内媒体在传播手段方面的长处和牦点:一方面更要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坚持正确的观点立场,创造出既能准确传达党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又为台湾听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归纳起来,对台湾广播评论类节目,要符合精确、深入、活泼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以公司名称出现的广播机构——中国华艺广播公司(CHBC),是一家专门为台湾民众和海外华人提供服务的民营广播媒体,于1991年11月1日开播。“华广”一开播在台湾就引起了较大反响,不少报纸刊登了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广播的消息,有的还发表了评论,听众也很快地喜爱上了“华广”的节目。一年来,共收到来自台湾、大陆及海外华人来信达5万余封,普遍对“华广”的节目给予了较高评价。中国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在“华广”开播一周年前夕,专门邀请了有关领导、专家,在福州举办了“深化节目改革研究会”,听取了“华广”节目改革的体会汇报,并对部分节目进行了认真的听评。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汲取了海峡两岸广播节目的新鲜经验基础上,“华广”敢于大胆创新,深入探索;节目的总体设计起点高,品味也较高;节目的编排精巧,形式新颖多样;总体上看已达到了我国广播节目的一流水准。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台湾岛内的受众有过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收听中央台对台湾广播的听众中,青年人所占比例最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3年底,改版后的中央台对台湾广播在“中华之声”中专门增设了一档针对台湾青年的专题节目——《青春在线》,而我则有幸成为这一栏目的节目主持人。四年多的时间,陪伴着她一路走来,令我感触颇深的一点,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节目拉近了电台与听众心理上的距离,使听众感到有了一个和自己交流的具体对象,感到可亲、可近,从而在听众中产生一种吸引力。重庆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一年多来,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在重庆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广播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听众喜爱的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听众来信写到:“主持人在节目中和我们谈心,为我们服务,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那么,是不是采用了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就一定能够使听众感到可亲、可近了呢?也不尽然。有的听众曾对我说:“主持人使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广播节目形式的不断丰富,主持人节目已经成为广播媒体中一个很受听众喜爱且极具生命力的新的节目形式。为了适应主持人节目这一新形式对主持人的需求,也因为播音员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许多播音员开始了主持节目的实践,在话筒前开拓了又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9.
《午间半小时》和《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性专题节目,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是中央台在广播改革中推出灯重点,是台领导重视、全台同志关心的名牌节目。 《午间半小时》节目是1987年1月1日开办的,到现在已经开办8年多。据有关权威调查机构在全国抽样统计,《午间半小时》节目拥有4.9亿听众,8年中收到听众来信140多万件,听众评价这一节目内容丰富、话题新颖、贴近生活,弘扬了主旋律,反映了群众呼声。《午间半小时》节目从1987年起,24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6次获国际奖。主持人分获全国主持人节目“开拓杯”特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80年代初,主持人节目在我国应运而生。这种节目形式因主持人在节目中以个人身份同受众进行平等交流而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和青睐,已被广播电台普遍采用。可以说主持人节目是广播新闻改革之树上结出的一颗丰硕的果实。就目前而言,主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元旦,中央台对台湾广播开办《空中之友》节日,一年多后,从一九八二年十月起,对台湾广播的所有节目都改为主持人形式,这是自对台广播开播以来二十多年的一次重大改革。我先后主持过《国是论坛》、《人物春秋》两个节目,其前身是《对台湾军政人员广播》,对象为台湾军政公教以及工商  相似文献   

12.
刘茂菊 《河北广播》2007,(2):69-69,71
广播谈话类节目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及时的报道以及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广播谈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丰富而形成了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群众参与的形式。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也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这种节目形式促进了国内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吉林台的“农民问事处”广播是《对农村广播节目》中的一个专题。每周三四次,每次十分钟左右,回答听众三至五个问题,采用编、采、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形式。编辑、记者在广播里直接同听众“见面”。这个节目开办一年来,深受广大农民听众的欢迎。“农民问事处”经常收到听众的来信,仅今年一至四月份,就收到农民来信1,238封。有的是用挂号寄来的,有的是托人捎来的。在这些来信中,有的是反映情况的,有的是询问事宜的,也有的是叙说自己的苦衷的。有关婚姻恋爱、前途、理想等个人问题,甚至家庭闹纠纷的事,农民也写信找“问事处”帮助解决。还有  相似文献   

14.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播自从1986年实施专业化系列台改革以来,出现了大量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一改过去传统的以播音为主的节目方式,以主持人亲切、自然的话语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以主持人与听众的即时双向交流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功能,因为它在大众传播中融进了人际传播这是广播在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的激烈竞争冲击下仍然能在90年代再度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节目量过大、主持人疲于应付、主持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和平时缺乏积累等原因,广播主持人节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主持人对语言规律把握不够、语言单调乏味、在节目中说…  相似文献   

16.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推出了以“徐曼小姐”为主持人的《空中之友》节目,那种亲切自然、甜美柔缓的播音风格不仅赢得了台湾同胞的喜爱,也为播音界吹来了一股徐徐春风。 继“徐曼小姐”开创中国广播主持人先河之后,20年来,全国的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地电台相继开办了热线直播以后,为广播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大批的节目主持人被推到了节目改革的前沿,不同程度地成了当地或大或小的“名人”。在这些“名主持”中,多数能谦虚谨慎,积极工作,但也确实有人渐渐找不到自己的正确…  相似文献   

17.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从1985年1月起,充分运用广播特点,改变死板的编辑编稿,播音员念稿的传统方式,采用“节目主持人”的形式,举办每周一次、每次十五分钟的《学习问答》理论节目,受到听众的好评。节目播出34次后,就收到听众来信140多封,一致赞扬这个节目办得好,同时也受到中宣部领导同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听众点播》是我台在《你知道吗》节目中新设置的一个专题。它从大量的听众来信中,选取大家普遍关心、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采用主持人播讲的形式,给予科学的解答。这个专题每周播讲二到三次。从1985年8月举办以来,共收到“听众点播”来信二万多封,已播出一百六十多档,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实践证明,设置《听众点播》,有利于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服务性,缩短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扩大广播宣传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东南传播》2010,(7):F0002-F0002
2010年6月2日-9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旅游我最大》节目组到到岛台湾开展推介宣传活动,这是东南广播公司首次入台开展节目推广。在岛内的8天时间,东南广播话交流、会知音,先后拜会5家岛内电台,举办了5场节目推介会和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广播领域正式推出节目主持人以来,主持人节目这种新的广播形式很快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十多年来,主持人节目正日益取代传统的广播节目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节目主持人这种新机制的引入,才使传统的广播走出低谷,获得发展.主持人节目扩大了广播受传渠道.主持人节目一般采用直播形式,节目制作与播出同步进行,节目所传达出的信息在时效性上较传统的录播要及时得多.而热线电话等听众参与形式的广泛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信息反馈,使受传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直接.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今广播传达出的信息很多都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听众.可以说,广播为大众服务的功能在当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仅就最严肃的新闻广播来看,近些年来,不少电台通过开设“新闻热线”、“新闻大哥大”、“新闻传真”等,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增强新闻的可听性,赢得了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