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张家口雷达站(313)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MICAPS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9日傍晚出现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地区(多伦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天气是以短时强降水为主,伴随有冰雹、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及地面辐合线,负3小时变压中心及较强的层结不稳定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反射率因子图显示系统为飑线,而在飑线中存在超级单体,径向速度图也表现出明显的中气旋特征;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和回波顶高度值(ET)对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成娟  朱平 《青海科技》2010,17(5):61-6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6日晚发生在我省东北部的短时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与物理量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与西压槽底分裂冷空气在我省东北部交绥是导致我省东北部地区短时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各物理量场的合理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16日22时~23时那曲县出现的短时强降水过程。文章从天气学特征及降水时CINRAD-CD新一代雷达产品对该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在500hPa高度场上,那曲县处在副高边缘及两高之间的切变区内,有利于产生强对流以及暖湿水汽的输送;2)在500hPa垂直速度场上,那曲地区中东部整层大气处在负垂直速度区,有较强的水汽幅合,垂直上升运动强,对强降水发生非常有利;3)各个仰角的径向速度图出现了正负速度对,显示有风向切变存在,可作为短时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种指标;4)完整的垂直风廓线图在开始出现降水后才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数据对浙江北部地区2022年4月25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 hPa高空急流、500 hPa槽、700 hPa切变线、地面热低压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先后影响杭州、湖州、嘉兴等浙江北部地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南侧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中,是由地面低压倒槽内的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由于湿层浅薄,水汽条件一般,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以雷暴大风天气为主,局地伴随短时暴雨和小冰雹。从雷达数据分析,强对流天气东移发展过程中可见弓形回波、速度模糊等雷暴大风天气特征,强对流天气伴随回波带的移出而结束。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天气图资料,对2007年4月2日出现一次锋面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锋面降水过程中的图像特征。发现在不同的时段,垂直风廓线(VWP)产品和径向速度PPI图像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并得出结论认为:多普勒雷达的强度、垂直风廓线、径向速度等产品,对于判定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1年8月11日发生在日喀则市区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区域,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切变线,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外围云系所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给强对流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地面气象要素、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天气图和喀什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7年克州境内典型区域性强降水分析。得出本次降水是以区域混合型降水为主,伴随有局地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反射率因子很好反映出影响降水涡旋云系及外围云系上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径向速度反映出涡旋云系上更小尺度系统存在,垂直风廓线较好反映各层气流和风向风速变化。利用实时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不仅可观测大范围云系分布,而且可观测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和消散演变全过程。卫星云图云顶亮温变化与强降水有很好对应,雷达产品有助分析强降水落区,特别是速度图中逆风区相对于较强降水有1~2h提前量。  相似文献   

10.
对2017年8月7日~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期间呼和浩特市城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这两天的过程均属于高空槽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有利的大尺度环流、不稳定的层结条件、较好的水汽条件、明显水汽辐合抬升、地面辐合线的触发机制、较大的不稳定能量等是激发此类灾害天气的关键因素。在云图和雷达回波的发展与移动路径与降水落区、量级也有很好的对应作用,尤其是,雷达回波速度场的辐合辐散特征对于未来的降水的趋势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短时临近的预报上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这些指标能够为今后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在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方面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实现雷达资料在短时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采用分类型最优化处理方法研究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雨量计联合定量估测降水。利用锡林浩特地区2019年—2021年的天气雷达基数据及对应区域的雨量站降水资料,对锡林浩特地区不同类型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估测,并对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对锡林浩特地区洪涝灾害预警能力的提高,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雷达在气象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拉萨市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于2003年年底建成,2004年5月26日修复并投入业务试运行,这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但在具体的应用方面还是一片空白。由于拉萨地区特殊的地形和雷达的位置,降水系统分别来自东边和西边时,在雷达上的反映有很大的区别。故本文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雷达资料进行了一次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够了解该雷达在高原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降水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2007年7月22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场、物理量场、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本次过程的热力,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为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冰雹的短时预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加深对云浮大风天气的认识,对云浮地区2008-2016年16个站点出现的1662站次大风及其环流形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云浮地区大风天气环流形势可分为四类:强对流天气型、冷空气型、热带气旋及其前部环流型、其他类型。强对流天气型大风最多,占总大风次数的71.7%;其次,热带气旋及其前部环流型大风占总大风次数的25.2%。云浮地区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汛期,占总数的88%。强对流天气型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呈双峰型分布。热带气旋及其前部环流型大风主要出现在7-9月,呈单峰型分布;冷空气型大风出现在10月至翌年4月,最多月份为11月和3月。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海东地区一次强单体冰雹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6年9月2日发生在青海省湟中县的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雷达强度回波、径向速度、垂直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等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在一定环流背景下,多普勒雷达资料预测冰雹云发展的定量指标及其规律,其结果可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指挥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大凯  王冀  韩江文  才奎志 《资源科学》2010,32(8):1471-1477
本文利用营口、沈阳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了2004年-2007年3次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过程。研究发现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在基本反射率产品上18dBZ以上回波面积一般大于5000km2,1h降雪量与降雪回波呈正相关。雨雪交界处回波强度有较大梯度。强降雪回波强度一般在30dBZ以下,回波强度在40dBZ以上时,以液态降水粒子或处于融化状态的固态降水粒子为主。根据雷达回波强度及梯度,结合探空和地面温度可以判断降水性质和雨雪分界,具有一定预报意义。强降雪过程开始阶段零速度线较清晰,呈"S"型,为暖平流风场结构;发展成熟阶段暖平流与大尺度辐合风场叠加形成复合风场结构,预示降水回波将达到最强。风廓线产品中低空水汽输送对降水强度的变化有很直观的指示意义。强降雪过程中回波顶高度低,起伏不大,比较平整,面积略小于回波强度产品面积;垂直液态水含量产品对于降雪明显低估,其面积比回波面积小得多。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11年7月24日—25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暴雨天气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属于冷涡(槽)型,高空槽长时间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造成的。暴雨区上空整层湿度较大,LCL高度较低,暖云层达到3 km左右,易出现短时强降水;Cape值较小,0℃层和-20℃层位置偏高,中层有干空气侵入,垂直风切变指数较小,不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物理量场分析结果与暴雨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20年8月14日西藏拉萨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期间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500hpa高度场上系统生成,地面上出现增温降压,配合高空槽过境,造成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形成强降水过程得到了有利的影响系统,拉萨站水汽通量值较高;垂直速度存在一个-0.6Pa·s-1的上升运动中心,水汽和动力条件都很有利;雷达产品上,拉萨站上空回波最强值达到了65dBz,回波顶高达到9km,对流发展旺盛,垂直风切变上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FY-2F卫星云图TBB分布反映出降水期间有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发展,有利于TBB值的增大。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雷达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04年8月18日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及雷达强度回波、径向速度、垂直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等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在一定环流背景下,多普勒雷达资料的一些定量指标及其规律,从而为以后分析这类天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各种产品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的预报信息。特别在做短时预报时,捕捉和跟踪大气中的小尺度天气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雷达的正常运行,对雷达设备的有效维护和故障的及时处理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