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建安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模糊,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它成了一个很特殊的概念。迄今为止的文学史著作,无论是以时代分还是以文体分而进行论述,莫不以历史朝代的更替为时间座标,于是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金)、明清等文学史的阶段划分。虽然每段所具体包纳的朝代不尽相同,但每一段的名称均取之于相应的历史朝代则是一样。唯有“建安文学”是个例外。建安文学的命名取之于东汉的最末一个皇帝献帝刘协的最后一个年号。在所能见到的文学史著作中,建安文学都是辟为专章论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的《日本灵异记》在编撰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对中国汉译佛经的引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该书编撰者以情节片段、借经证理、化用文句等形式,对佛经进行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该书的文学表现,而且对其实现宣教之目的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考察《日本灵异记》中对中国汉译佛经的引用,对于重新界定该书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亚洲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研究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欧阳溥存《中国文学史纲》初版于1930年。他认为文学史“组织之要素固存夫集部”,但“不能置经、子、史于不谈”,在同时代的文学史中,以秉持中道见长,形成从中国文学传统理解传统中国文学的学术个性。在写法上有述有作,述作并重,在内容上重视“私德”培育,可圈可点处不少,至今仍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朝代更替作为文学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它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如果以文学的表达方式及其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来划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口头文学阶段和书面文学阶段。而口头文学阶段因缺少实证材料无法进行历史性清理,因此只能把重点集中在书面文学阶段。现行文学史均采用这样的叙事策略。如果以书面文学主流文体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实现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媒介为依据,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贵族文学时代、精英文学时代、市民文学时代、大众文学时代。这些时代虽互有交叉,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文体,有特有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有不同的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6.
明代民歌在中国文学演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与晚明文学新思潮的关系,向来是文学史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具体文本入手,确认"民歌"乃本土词汇,非外来语;民歌与散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歌乃文学史、文化史研究之珍贵资料;冯梦龙辑《挂枝儿》原作《打枣竿》等。  相似文献   

7.
现行中国文学史教材多按照朝代先后划分文学史段落.其弊端是分体文学发展的线索与承继关系得不到强调,冲淡了文学发展规律的把握.如果打破朝代阶段限制,按照文学史分体教学模式授课,就可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学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诞生的两部重要的英语中国文学史之不同结构,让人们有理由重新思索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大量中国文学史遵循基于朝代的分期模式,而作者认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均产生影响的文学系统中的最根本性变迁,并非缘于政权更迭,而是因为技术变革:例如纸的发明,印刷术的传播,近现代印刷技术的引进,以及当代的数字化革命。对于其中每次技术改革的一些最重要影响,文章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文学史理论及方法研究、文学主题或母题演变研究、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演进与人文话语之流变研究,各体文学演变研究、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研究等议题,多方面发掘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术价值,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0.
自1904年以降,国内出版的各类中国文学史著作大多从社会历史、文学本身两种视角进行阐释。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文学本身发展变化的脉络,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对文学演进的影响。该文选取两类中较具代表性的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和王梦曾《中国文学史》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这两种视角的分析、对照,梳理文学史之脉络,寻绎文学发展之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由李丛中任主编、杨振昆和李志远任付主编组织编写的《新中国文学发展史》,已于去年7月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文学,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了。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40年的时间里,新中国文学在曲折中发展,在迂回中前进。它既有丰收,也有荒歉;既有繁花似锦的春日,又有百花凋零的冬天;既有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又有巨大的挫折和惨痛的教训。认真地清理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地理学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而非地理学。文学地理学不但会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为文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其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十分有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是成为与文学史并列的二级学科,而不是中国文学史的次生学科或附属学科,更不是中国文学史的附庸。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学理论的一种新形态,也是一系列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的总和,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应该并重。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的书写有较长的历史,但对之系统关注的时间却不长。文学史的书写离不开文学史观的指导,有意识地运用某种史观指导文学史编写是其发展成熟的表现。我国古代文学史观的特殊性导致了长期内文学史成为历史书写的附属品,其循环论的特征也不利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学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命名分期有已有诸多的讨论,但由于过多地追求文学分期和文学价值的绝对同一性,致使分期讨论歧义迭出。考虑到文学分期的延续性,应该寻求一种相对中性的分期表述,将分期回到标记历史的功能上来,比如用大的政权更迭来标记。民国时期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文学正是可以在这一层面作为替代性方案,这不仅可以沿袭既有分期命名的合理部分,又为文学史价值描述预留了空间,从而将作为价值描述的“现代”文学悬置起来,为建构具有多元价值体系的文学史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列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的《中国文学史》有两部,一是游国恩等主编本,一是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本。它们虽然是目前最好的文学史教材,但也有未尽完善之处。即如对元代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民族关系——的论述,就每每囿于旧说,结论未必妥当;与之对元代以前诸如汉、唐等文学发展社会原因的分析相较,颇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本文试图就此谈点商榷意见,以求教于前辈学者及文史界各位行家。  相似文献   

16.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17.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18.
开清代朴学风气的顾炎武,将其求真务实的朴学思想深刻渗透和影响到文学观之中。《日知录》中包含了许多对文学及文学史的高明通达之见。概言之《,日知录》的文学观既有主实、主用、主达、主新、主自然的一面,又反映了作者对修辞、音韵等形式之美的重视。顾炎武的理想之文可以概括为发乎性情,经世致用,文质彬彬,自然成文。顾炎武朴学思想观照下的文学观典型地体现了他以文学致用、以文化救亡的济世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中国文学"的位置有多种体现方式。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类著述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通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文学的研究本身也产生了新的诉求,新文学的现代化既有思想启蒙的历史要求,也有文学市场的需求,更有审美向度的追求。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功利性文学、现代都市通俗小说、"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一起构成了新文学史上多边对峙的文学空间。本论文从选题到构思都是依照这一文学史整合的思路,把在90年代以前政治革命和文化启蒙文学史范型内隶属于"近代文学"的苏曼殊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宏大历史背景中,勾勒出其思想中体现的轮廓清晰的两面性,以"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为理论依据,定位苏曼殊在文学历史中的坐标,考察和阐释苏曼殊的翻译和创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审美转换之初的重要驿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