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应用Martin的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以UAM Corpus Tool 2.0为分析工具,分析了英语广播新闻BBC和VOA当中介入资源的分布情况,旨在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新闻语篇的特点,正确解读新闻,准确把握作者意图,对广播新闻的撰写者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评价理论为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文章从评价资源的角度出发,在态度资源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30篇有关南海问题的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进行了多参数分析,对汉语军事新闻评论语篇的态度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写作目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评价理论在汉语语篇分析中的可应用性。同时希望为中文新闻评论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以新闻评论语篇为语料,对此类语篇所使用的劝说策略进行研究。从说服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语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说服活动,通过一系列劝说策略的使用,如主方形象的塑造、语篇信息的建构来达到劝说读者,促使其观念改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引语是来自他人的话语,可以为我们提供看待现实的另一种可能性和角度,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和进步。不同类型的语篇,引语的形式和功能是不一样的。以新闻评论语篇的引语为研究对象,对此类语篇中引语的发话人、经常采用的语言标记以及引语的语篇功能择例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新闻评论语篇是论说性的,是就某一论题展开论述,阐发观点的。这类语篇中的引语的功能都是围绕着论述这一中心展开的。其功能主要有:引入论题;引入论据;引入其他观点。  相似文献   

5.
吴梦雅  崔晓玲 《海外英语》2013,(21):283-284
论文试图从评价理论的情感多维性出发,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源自《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20篇灾难性新闻评论进行词汇层面的情感分析,旨在揭示汉语灾难性评论语篇情感表达和情感评价方面的特点及规律。该研究将为自动提取汉语灾难性新闻评论的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分别是中美两国的主流英语报纸,然而两报的言论版却有一个显著差别:《中国日报》的新闻评论以述评(commentary)为主,而《纽约时报》则以社论(editorial)为主。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对两报评论语篇中的情态手段的类别、频率、分布及主客观取向等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从情态视角研究两者人际功能的异同,同时也可加深对英语新闻评论语体本身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英语报刊中常见的消息、特写和评论这三种新闻体裁的衔接手段进行比较性分析,发现三者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使用中各有所重,消息主要使用词汇复现和时间、地点关联,特写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则更加多样化,照应、词汇复现、连接词以及时间、地点关联都占有一定比例,而新闻评论中连接词,即逻辑联系语的使用比例要高于消息和特写。  相似文献   

8.
VOA广播英语新闻具有语速快、词汇量大、句式复杂等特点,单纯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分析难以有效提高学生新闻听力能力.文章从语篇模式理论出发,着重论述了该理论在VOA广播英语新闻中的应用,指出语篇模式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预测,进而提高VOA英语新闻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晶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114-115,117
通过对部分英语新闻语篇所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英汉新闻语篇均运用相同类型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衔接与连贯的目的;而由于语篇写作特点的限制,英汉新闻语篇在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的特点;同时,英语新闻语篇与汉语新闻语篇在不同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对比修辞学最新理论为指导,通过语篇分析,对英汉新闻评论从语篇宏观结构设置和段落发展模式展开对比研究,旨在丰富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内容,为跨文化交际和写作教学提供更多裨益。  相似文献   

11.
孙海燕 《海外英语》2015,(6):229-230
该文以对比修辞学最新理论为指导,通过语篇分析,对英汉新闻评论从语篇宏观结构设置和段落发展模式展开对比研究,旨在丰富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内容,为跨文化交际和写作教学提供更多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朱青 《文教资料》2012,(29):37-39
新闻语篇作为特定语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利用新闻语篇的具体分析,发现新闻语篇的连贯手段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新闻语篇连贯建立在能体现新闻英语特点的手段上,受到新闻语篇内容的语类限制.还与新闻报道中语域词汇的运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情态表达作为英语语言表达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载体,能在英语的情态系统中衍生出丰富的隐喻表达方式,以此来反映语篇作者及其所代表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英语时政新闻语篇是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媒,大都以政府或官方的政策发布或态度表达进行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文章以VOA时政新闻语篇为例,透过其中的情态隐喻,分析时政新闻中意识形态的潜在表达。  相似文献   

14.
王丽  郑敏 《海外英语》2013,(21):278-279
该文以提高英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在英语新闻语篇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应借鉴批评语篇分析的工具,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语篇蕴涵的权力与思想意识,掌握批评方法,逐步增强批判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捷克语言学家丹尼什将主位作为单个话语或句子出发点的概念延伸到解释语篇内在连接性的概念,提出“主位推进程序”。通过分析胡壮麟提出的4种主位推进模式,探讨其在英语单个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发现应用主位推进模式可了解英语新闻语篇的大概内容,语篇如何展开及语篇中句子间的语义关系,为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楠 《考试周刊》2011,(38):35-37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理论中主位结构分析,进一步探索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含的语篇功能。句子或从句的语义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主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共同传达出句子的信息涵义。多种多样的主位推进模式相互协作构成完整的语篇。本文对英语新闻语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媒体所要传达的根本意图具有指导意义,强调媒体利用语篇自身功能作为其宣扬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7.
过去对于英语政治新闻语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其结构,意识形态,语篇功能这三方面。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最佳关联性和相互认知环境两方面对新闻英语中转喻的运用进行研究,为新闻英语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体裁,是报刊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并置手段及其语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置是一种将短语、意象、情节、题材等聚合的一种叙事方式,具有特殊的语篇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从新闻事件并置、新闻话语并置等方面,探讨了并置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应用,揭示出英语新闻语篇中语言的微妙之处,同时认清西方媒体一向标榜的所谓的新闻“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李雪梅 《海外英语》2020,(6):96-97,101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近年来医疗冲突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了医患关系趋于紧张.新闻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同时新闻报道的社会属性又给新闻话语打上了意识形态、文化背景、观点态度的烙印.本研究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为蓝本,以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或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医患关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建立2012-2017年医患关系报道语料库.同时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马丁的语言评价体系,以及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理论指导,使用UAM Corpus Tool为研究工具,确立医患关系新闻话语的建构模式,探究新闻话语如何在读者和作者的互动中传递正能量,引导新闻工作者对医患关系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公众建立公平和谐的医患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