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考招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国家也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考招生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构建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评价测试体系和优化高考招生录取的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之年。各行各业包括教育界、文化界都在回顾这30年的变革历程,总结这30年的巨大历史成就。国家发展,教育为本,教育进步,育人为先。在国家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方略中,高考的恢复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不亚于1949年之后的许多历史事件。恢复高考30年,高考在促进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干百万合格的人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3.
任巧娇 《大观周刊》2011,(42):80-80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了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及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同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在实施中也遇到不少疑难问题,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在此,就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秋节放假之前,一则关于外来务工子女有望试行“异地高考”的消息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异地高考’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属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今年只是启动相关办法调研工作,这项改革涉及诸多部门,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4,(34):10-10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国层面的高考改革将于2017年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民国以来,我国专科以上学校招收新生,一向是由考生分别投考,各院校自行办理考试及榜示事宜。1932年以前,完全是由各高校自主确定招生人数、自主命题、自行评卷、自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新生,政府概不加干涉。有人将这种高考制度称为“高等学校自行招考模式”。这种模式的长处是有利于各高校突出自身特点,自主选拔适宜本校的考生,有利于特殊人才的脱颖而出。但是,这种考试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就社会而言,因为是各院校单独组织招生考试,单独命题,从而使试卷的知识结构、题型结构和难易程度很难掌握,这就不能保证各院校在选拔新生时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考改革决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在此前提下,改革人才选拔机制,减轻学生负担,既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考改革的大势所趋。每年此时,高考总是媒体焦点。今年,种种高考新闻中,有两条颇具意味。一是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预计将达72.3%,比去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另一条是在自授文凭的南方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前些年每到招生录取阶段,各高校的招生队伍会奔向全国各地招生办公室,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电子档案的出现可以说是招生工作形式上的一场革命,即使是省内,也无需集中到省招生办;办理招生工作:各高校可以通过专线网络进行电子档案的调阅,决定接受或退档。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在高考招生中,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特点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9.
旨在解决高考“独木桥”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已走过近10年时光,在经过社会认同、质疑、批评之后,自主招生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通过反思做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刘会 《大观周刊》2013,(4):110-110
近些年,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我国高考,面对着公众的种种质疑,改革的呼声也此起彼伏。本文结合各家之言,探讨自主招生联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主招生联考应该在改革考试方式、政府适当放权、高校共同发展、保障学生选择权利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张桦 《档案时空》2003,(6):28-29
高考档案材料,是高校审查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属永久性保存的档案。现在的高考档案分为两种形式: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包括考生的基本特征,体检情况,高考成绩,升学志愿等信息,它偏重于考生在高考阶段的材料;纸质档案包括考生  相似文献   

12.
媒体每年关注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高考年年有,却年年被媒体聚焦。高考前,放榜前,不断出专题;高考两天。更是密切关注,报道内容从“警车开道”、“爱心送考”到高考宾馆、商家高考营养餐甚至高考保姆。连篇累牍。高考.从一场升学选拔考试,演绎成了考全民素质、考社会责任、考政府服务的“社会大考”。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因为各自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其说不一,答案多彩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对高考作文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我认为,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3+X”考试改革的目的,我认为“三个有助”原则,是评价高考试题的惟一标准。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干呼万唤的“高考改革”终于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面目由国务院高规格正式公布。此次《实施意见》,经近4年调研、拟定,多次推迟发布,最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可见对其重视程度;但方案公布后,对方案的讨论与质疑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2年正式对“联考”(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实施改革,却遭到社会相当大的批评。他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恐怕也是大陆高考制度改革将要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自主招生方式,带来诸多问题。这导致自主招生成为大学抢生源的手段(包括联考成为集团圈地抢生源),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成本却没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7.
飞花拾零     
今年高考命题原则不变 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就1998年高考事宜发表谈话,1998年高考命题原则未变,将力求科学、公正、准确、规范。要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命题人员身份保密,国家教委对命题人员有严格的保密要求和管理措施,任何以命题专家或命题研究组自诩组织编写的辅导书、研讨会和文章均与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无关。这位负责人强调,对上述非法活动,有关方面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巩固以法治考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最近,江苏省公布的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引发热烈争论。在经历了今年上海交大、复旦自主面试招生,中国政法大学招生自主平均各省人数,香港高校招生争夺内地“状元”等事件之后,高考制度改革又一次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加上1978年的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1160万人.冬夏两季,我国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经历当年了高考的学子,不会忘记他们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代学生,年龄的差异之大、对知识渴求的程度之深,以及自文革结束之后的录取比例达到29∶1,在中国高考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0.
刘文利 《大观周刊》2012,(24):195-195
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的改革改变了原来单一的高考模式,其目的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提高高职教育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自主招生的对象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招生专业多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突出的专业。 08年我担任了智能楼宇专业的自主招生班班主任,经过几年的工作,我对自主招生班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