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一位通灵的奇人,在1988年曾经进行过一次“分身”表演,在仅仅两秒钟内,参观了五个欧洲城市。不过他这项纪录最近已经被另一位通灵奇人打破,这位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奇人,在同样两秒钟时间内,“游览”了六个城市,而他每在一个城市指定的地  相似文献   

2.
新书档     
《大观周刊》2010,(29):18-19
麦家最新力作 《风语》讲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人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  相似文献   

3.
张静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人,他出生在浙江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孙中山曾经给张静江题写过一副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张静江深得孙中山的器重,被称为“民国奇人”和“现代吕不韦”. 张静江年轻时,眼镜与皮鞋都与众不同,他眼镜的镜片不但特别的厚,两边还不均匀.皮鞋也是特制的,一只鞋与脚之间置一木块,因为他的那条腿有病.张静江虽然眼不好使,腿也不行,但他能在巴黎最热闹的街市骑自行车横冲直撞.  相似文献   

4.
"军工奇人"刘鼎:太行八路军的武器专家1940年5月,受朱德、彭德怀之邀,刘鼎调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刘鼎被党内人士戏称为"军工奇人",他担任军工部长不到4年时间,却造就了八路军军工生产的鼎盛时期。1902年1月8日,刘鼎出生于四川省南溪。1933年他受方志敏委派,  相似文献   

5.
社里的编辑谈起他,更是充满敬爱感佩之情。他们说:社长是个奇人,是个奇才。我很好奇,金明善奇在哪里?"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先人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一个人三天不见就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南浔尊德堂的张静江被孙中山先生称为“民国奇人”,其实南浔张家的“奇人”还不止张静江一个,他们家好几代人都不同凡响,都有超乎常人、出人意料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现在大家都说,王世襄是收藏家、著名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是"京城第一大玩家",是"文博名家",是"奇人",等等等等。但我仔细想想,王先生的许多著作,都被他自称为"编著",如《竹刻艺术》《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珍赏》等。如此说来,他也算得上是位编辑家了。那是2002年春,中国社科院的周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的一个田姓朋友是王世襄先生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曾元沧     
王海椿 《出版参考》2009,(11):15-16
扬州自古多奇人,曾元沧算是一个。曾元沧的父亲是个小商人,在柳巷开了个小店铺,经营些蜡烛、胰子、马桶、拖把之类的日杂用品。曾元沧只读了两年私塾就被父亲叫到店里帮忙了——父亲想把他培养得精明些,将来把店面盘大,也算一份家业。  相似文献   

9.
鄂南蒲圻(今赤壁市)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多出奇才、怪才。陈天生,便是赤壁古战场这块热土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不失为一位天生的商海奇人,一位具有拼搏精神的传奇“博士”——有人预言他是未来世界的首富。 21岁那年,陈天生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武汉大学读政治经济学。大学毕业后,又幸运地留校做了教师。留校教书不到一年,他便调任《光明日报》驻湖北记者站工  相似文献   

10.
奇人弘征     
一把弘征称作“奇人”,原因之一是他的性格气质、为人做事、处世接物以至身世遭遇等等果然有些“奇气”;原因之二是很难用一个单纯的称谓来概括他。弘征16岁就进铁路工厂技校,一手拿铁锤焊枪一手拿笔写诗,曾经被称为“优秀的青年工人诗人”;接着来的一场无妄之灾,使他度过了二十年“打流的生活”。1979年从事出版工作,由普通编辑当到  相似文献   

11.
邹谋勇  李政 《新闻天地》2007,(12):65-65
富人、奇人、怪人聚集于一身,造就了刘阳的独特人生,见过他的人定能过目不忘,异人异相,永远一个大光头.穿着一条背带裤独来独往,犀利执着的眼光充满对生命的张力、冲动和激情,在永不妥协的进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他目不识丁,却成为一位众人景仰的商界奇人。在马来西亚打拼了大半个世纪,身为华人的他被马来西亚总理评为“伟大的公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7,(11):52-53
今年,我国水利水电界泰斗——清华大学水利系著名教授张光斗,献身水利水电事业已经70周年了。这位95岁的老人是闻名世界的奇人,他把一生的精力、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  相似文献   

14.
楚楚 《湖北档案》2007,(4):40-43
曾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于世的中国近代史文化名人兼奇人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出生在马来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他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曾被一对英国夫妇收为义子。他13岁即赴欧洲求学,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  相似文献   

15.
张静江(1877—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年代,张静江不愧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他在孙中山反清斗争处于危难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仗义疏财,为革命事业居功至伟,被孙中山称为“中华第一奇人”,曾亲题“丹心侠骨”四字相赠。他曾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是蒋介石进入国民党权力核心的引路人,被蒋敬称为“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16.
说出版     
谁写了书不想出版?当然也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也就是奇人。奇人终究是少见的。李贽算得上是个奇人了,李贽写了《焚书》《藏书》,结果也没焚掉藏好,结果还是出版了。之所以取了《焚书》《藏书》这名,并不是真焚真藏。真焚真藏,大概也就不会写了。无非是觉得这书不合时宜,暂且不出版而已。凡是书,都是想出版的。即使写作者写出了,他不想出版,但书却想把自己给出版了出来。出版,是书的命运,就像女儿总要嫁人的。女儿想嫁人,哪由得了父亲!你不想出版,偏偏有人想给你出版,这并不  相似文献   

17.
卢红霞 《兰台世界》2012,(22):12-13
辜鸿铭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的一位名士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他精通9国语言,获得了国外的13个博士学位。然而他所生活的年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的是民族兴亡的大问题,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就会诞生特殊的人群,辜鸿铭就是其中之一。辜鸿铭老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特别崇尚中华文化,并斥责过西洋  相似文献   

18.
张珉 《山西档案》2007,(2):50-53
太原起义的当天,时年二十八岁的阎锡山被推举为都督,这个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政坛中绝无仅有的不倒翁从此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山西的民国历史,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个人的历史。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接受过五年的传统教育,1900年与父亲在金融投机生意中的失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乱世山西因此少了一位杰出的商人而成就了一个集五千年权术于一身的政治奇人。避债太原的阎锡山弃商从戎,考取山西武备学堂,并在两年后被选送东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臭名昭著的冈村宁茨和板垣征四郎分别是他的队长和教官,而…  相似文献   

19.
最好的时光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有离别的惆怅,反而万分高兴:终于可以离开了。当年,我们学校的宿舍是打乱专业混住的,颇多奇人异事。有一个姑娘,时常午夜在上铺面朝墙玩打火机,火光忽闪忽  相似文献   

20.
邢逸群  杨远大 《档案天地》2012,(4):31-33,51
20世纪的中国,变动剧烈,革命旗帜高涨。形形色色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历史。奇人张静江与民国的关系,更是与众不同。孙中山称他"革命圣人",蒋介石称他"导师"张静江,字静江,又字仁杰,1876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南浔镇。其祖父,当时的大盐商张颂贤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