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健 《兰台世界》2015,(3):132-133
在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颁布的法典内容均具有伦理入法、以法息讼、禁止越讼和双重诉讼成本的规定性,其内在特质使普通百姓产生了厌讼、贱讼和畏讼心理,建构了古代的"无讼"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艳丽 《新闻世界》2011,(6):279-280
“无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也左右着中国民众的诉讼观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无讼”思想的形成,剖析“无讼”法律思想蕴含的独特价值,将其中契合当代社会的合理因素进行归纳与诠释,使之转化并溶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当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又是“无讼”理论的奠基人和鼓吹者.儒家“无讼”法律思想在解决纠纷,在调解制度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又是"无讼"理论的奠基人和鼓吹者。儒家"无讼"法律思想在解决纠纷,在调解制度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家谱传达儒学“无讼”理想,是以家庭为社会背景、以家族利益为基础、以教化为实现途径、以家法为治理手段进行传播的,并提出它传播与儒学相比,是一条非主流传播路线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高朋 《文化遗产》2008,(4):129-137
"冢讼"是道教经典中比较常见的词汇,但是对它的准确含义,学界一直缺乏清楚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真诰》等道经的解读,并结合相关出土材料,认为"冢讼"是基于先人的行为,给后人带来不幸的一种处罚。而"冢讼"观念是六朝道士融合解注、承负等民间信仰和道教观念的产物,而这种观念又影响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7.
李雪菁 《兰台世界》2014,(10):25-26
讼师是中国古代的“律师”,讼师在宋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增长潮,其数量和活动内容都得到发展,在无讼观念影响颇深的封建制度下,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讼师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讼师是中国古代的"律师",讼师在宋代时期出现了一个增长潮,其数量和活动内容都得到发展,在无讼观念影响颇深的封建制度下,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为讼师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底,"无讼"有声大会在北京798召开,这个由业界商事诉讼领域大咖级律所天同打造的法律服务平台,在国家宪法日召集法律、技术、资本跨界盛会意义非凡,当天"无讼"宣布完成1.2亿人民币B轮融资,此前"无讼"已于2015年4月获得2700万元A轮融资,法律服务行业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在当今还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出席盛会的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以  相似文献   

10.
孟璠杰 《大观周刊》2011,(47):198-198
毛泽东同志在几十年前就精辟地分析了德、智、体的关系:“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崦德智皆寄于体育,无体是无德智也。”德育是解决红的问题,德育是解决专的问题,体育是解决健的问题。红、专、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疆商报》因为发表了《这笔恶债是如何栽到国企身上的》报道,批评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郑进民在审理一起建筑纠纷案时有违法办案行为,以致官司缠身,而且每讼必败。最近,该报总编辑李健又被法院以“拒不还债”为由予以拘留。在拘留所中,一位法官要和李健“讨论一下监督司法公正的事”。李健出狱后,一位律师专程托人转告:“你既惹有权的又惹有钱的,你是死定了!”…… 1999年11月16日的下午,新疆商报社总编辑李 健从报社被传唤到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在这之后的十一天中,他被法院拘留,理由是新疆商报社“…  相似文献   

12.
毛屹云 《大观周刊》2012,(18):37-38
调解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的调解制度不仅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模式,也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讼。随着朝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进步,调解制度被不断规范化、体系化,不断完善。对维护古代中国的有序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其延续至今,依然被广泛使用,并且与时俱进,在民事纠纷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陶冶 《新闻天地》2010,(5):67-67
唐贻承回到家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徐特立叫他同去学他的新本事,竟然是断指血书!这血书是控告,是讼文,我能读好吗?  相似文献   

14.
方勇 《兰台世界》2016,(14):113-115
明代申明亭制度是明初朱元璋按照儒家乡里教化的思想创置的民间基层调解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在民间设立里老人这一独具特色的角色,宣朝廷行法令、旌善扬恶以及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基层纠纷调解,以求达到儒家思想中的无讼社会。尽管在六百多年后的当今社会,申明亭早已不适应我国的现代法治建设环境,但该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普及法令、注重道德教化和通过民间调解解决基层纠纷的思路仍然有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去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辑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上,读到知名学者王利器先生的《晓传书斋讼过录》,文云:“出书既已云多,错误亦复不少,玆将已发現者,公之于世,此亦引火烧身之一片诚意也。”接着例举三事,复以发自内心的感慨——益知书囊之无底,而为学之尤不可以无年也,录此将以为他日之自鉴云尔——作结。  相似文献   

16.
在宋代民事诉讼中,名公们将息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表现在调判手段中"情、理、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司法目标上对"终绝讼争"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节前后,首都几家地方报纸相继刊发一条同样内容的消息:《首宗内参官司,记者不讼而胜》。说的是,湖北第一起状告内参报道侵害名誉权案件,经过8个月的审理,由武汉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裁决:驳回原告中国银行黄冈地区支行副行长熊艳煌的起诉,被告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3名内参报道作者不讼而胜。这在记者纷纷被推上被告席,且又纷纷败诉的今天,实在是一桩令人欣慰之事。于是,《南方周末》、《法制文摘》等全国30多家报刊报道了此案,并发表评论,赞扬法律鼓励记者敢说真话、加强舆论监督。读者也许还记得,《新闻与成才》杂志去年第…  相似文献   

18.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年七月二十八日星一闰六月初五日早阴午晴甚凉薄暮微雨就文奎堂取《四妇人集》,阅之,鱼玄机、薛涛、杨太后、孙蕙兰四家。嘉庆中,黄荛圃为云间沈氏所刻,椠本精妙。然索价六十,未免奇昂。八月二日星六闰六月初十日晴热庐陵聂先著《玉林国师小传》,先,康熙时人。苏睿珍著《霭楼剩语》四卷。周杏农好为伪书画,绐朝贵。杨乃武一名来武,丙子,及葛毕氏皆被释。丁酉岁,予(陈学)督浙学,乃武尚存,臬司某恶其健讼,捕系月余,始释之。徐午阁作《梨花雪传奇》,咏黄淑华事。午阁母葛氏,亦遭寇殉节,故午阁好表…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民事诉讼中,名公们将息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集中表现在调判手段中“情、理、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司法目标上对“终绝讼争”的期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宋代的四等官审判制度,以及在此诉讼程序下狱讼档案的产生,继而分析论述宋代狱讼档案的分类与归档方法,最后阐述宋代狱讼档案的保管方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千文架阁管理法在狱讼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