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卓越计划”对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必然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实施,融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有效地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针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积极探索研究,首创了"龙凤计划"——就业导向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平台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为广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相似文献   

3.
在"就业难"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的形势下,研究"就业主力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今法律对大学生就业权的保障存在漏洞,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立法。高校应结合社会形势调整教育教学模式,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完善就业权保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文中简称"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地域、行业和满意度三者因素,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与学生能力培养建议,以及毕业生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工作建议,认为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内培综合能力,外树良好形象;建立激励机制,重塑优良学风;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建立巩固的教学实习基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根据社会不同职业要求,增开学生职业需要的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5.
话语     
《河南教育》2010,(11):3-3
今年毕业"包分配"了,只是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现在,"被要求就业"已经升级为"被就业",即由学校要求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公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已就业,升级为学校在毕业生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协议书上加盖某单位的公章。针对自己的“被就业”,有毕业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增多,高校扩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笔者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毕业生个人层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下,职业院校要提高毕业生竞争力、就业率,就必须走出去,实行开门办学,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依托行业的一些培训机构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前的就业培训,更有利于培养出实际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与社会实现真正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无论从宏观就业角度还是从满足广大基层组织人才需求的层次,都产生着积极的社会效应,尽管高职毕业生"下去"的意愿也在提高,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以"高职毕业生基层就业个人可持续发展机制"为核心的一整套高职毕业生基层就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丽卿 《文教资料》2011,(7):187-188
近年来独立学院快速发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人数与之俱增。在社会"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毕业生有其固有的特点。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体三大层面上提出关于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以达到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式"走向"普及式"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较大困难,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本文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下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等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改革措施,以期探索一种新的、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平 《考试周刊》2012,(12):149-150
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与日俱增,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分析新建地方(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红 《文教资料》2010,(21):233-234
高等教育由"精英式"的教育转为"大众化"的教育使高学历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又使社会需求急剧下降等,都是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重要原因。而高职毕业生在目前的形势下就业更是困难重重,如何让高职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异军突起,成为作为高职教育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升本科院校办学经验不足、新办开设专业知名度还不高、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等三重压力背景下,对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都造成较大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形势及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能源工业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在"气化中国"所带来的低碳生活,相关高校要更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研,积极探索本科毕业生就业出路,努力抓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拓宽本科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有用的合格人才,而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报效祖国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怎样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学校和社会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是中国国情下高等教育的特殊产物,它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更凸显其特殊性。为此,提出从六个方面构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服务毕业生就业的理念,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搭建"直通车";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信息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骤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世界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时代"。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相关行业用人数量下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缓解就业矛盾的一条途径。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界定及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成因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政策有效性的感知应成为评价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效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群体在对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政策实效的感知上都存在着一些显著性的差异。在拓宽就业渠道和相关配套政策中,男生比女生、农村比城镇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西部和基层就业政策对就业有帮助。在政府完善就业劳动力市场体系的政策中,家庭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缺乏的毕业生认为"整顿就业市场秩序"和"建立就业网"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面临着不少压力和挑战。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则为我们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研究视角和探索路径。本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方位地从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从"三全"管理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要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覆盖,让大学生从大学入校前到大学毕业后一以贯之受到生涯规划的良好导航,让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全方位互动起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不断增设日语专业,加上社会培训机构日语学习者的增多,日语人才出现饱和倾向,高校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一定压缩。本论文通过"问卷星"网络软件以Z大学日语专业刚毕业的10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发现,面临激烈竞争的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希望高校就此应该作针对性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