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网络媒体、影视作品不断得到传播,其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本文力图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影视作品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倾向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等问题进行揭示,并积极探讨抵制影视作品中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结合恩特曼的话语框架分析理论,阐释1934条新浪微博中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评论。微博用户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认知是由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共同形塑,用户不仅会将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原因归结到诸如意见领袖、自媒体/网络平台等外因上,也会主动从自身寻找内因。微博用户经历了从“习惯性道德评价”到“反思性道德评价”的阶段,因此,微博用户既要求对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群体与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治理,也提倡多方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时代,由于把关人效应缺失,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进一步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其成为影响社会青年的一股重要思潮。自媒体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大多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具有化整为零的碎片式传播和迎合娱乐心理的庸俗化特征,对社会大众而言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隐匿性、诱惑性和吸引力,因此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构建以网络为纽带、全方位的史学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楣 《东南传播》2021,(12):122-124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新冠疫情的突发影响国际格局,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一直以来都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围追堵截和话语霸权的侵袭.西方媒体更是利用历史虚无主义,争夺对中国历史和发展现实的解释权.如何建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思想政论节目的电视化表达,极为适合正面回应、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从话题到宣传手段再到传播效应,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人们对故事有需求,如何讲对的、好的故事,如何在话语舆论场中建立中国自己的逻辑结构,是有效抵御唯心史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谢悦 《今传媒》2020,(4):75-77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社会大众获取讯息、探求新知的重要平台,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个大趋势下,虚无主义也巧借新媒体扩大受众面,扩散影响力。本研究根据拉斯韦尔的5W线性传播模式对新媒体场域下的虚无主义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消解虚无主义的策略,这对遏制虚无主义的传播、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上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控社会舆论的能力。正是某些西方势力通过其掌握的文化霸权,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达到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控制,不断削弱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离心力。只有分析出微博上"文化自弃"的深层原因,才能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对微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王虎 《东南传播》2014,(1):49-51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土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控社会舆论的能力.正是某些西方势力通过其掌握的文化霸权,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达到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控制,不断削弱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离心力.只有分析出微博上“文化自弃”的深层原因,才能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对微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8.
档案资政是档案部门参与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高级形式。档案资政服务的现实作用体现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传播传承中华文化和制定国家发展政策、维护人民权益方面,但当前档案资政服务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和成效不佳等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档案的资政价值,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档案力量,提出坚持政治引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整合档案资源、构建资政平台和转变服务理念方面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拥有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源,很多的学者也借鉴口述历史的形式建构了山西的整个历史文化框架,使得很多珍贵的史料得以记录并保存,但是整体来说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有限.本文旨在研究山西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一方面可以梳理、分析山西口述历史的资源和传播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山西口述历史的传播效果,帮助山西民众乃至全国全世界民众了解山西.  相似文献   

10.
在1931—1945年日伪统治东北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做法,强力推行奴化教育,妄图以此迷惑东北民众,实现其长期侵占东北之目的。新发现的《最新日本历史精粹》,曾被作为伪满"历史教科书"广为流传,毒害甚深。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8,(3):47-54
本文以符号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为视域,对表情包的符号"内爆"所致的意义错乱、刻奇主义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认为,表情包作为虚拟社会中一种新的话语和行动象征,在戏谑精神和刻奇主义的掩盖下,具有消极抵抗和自我解构的修辞意义。通过表情包这一病毒式传播的图像"武器",新生代网民建构了其特有的行动逻辑。而这种竞赛性、消解性的图像政治,也将导致符号去主体化后的自我"内爆",并塑造一种游戏的、可供消费的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2.
洛维特认为德国的思想路径最终是选择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而屏蔽了歌德的"自然观",从而导致了尼采所面临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出现。在基督教神学中,世界历史就是有关末日审判的救赎历史,充满着目的论意味,而由此可推断,近代的历史主义就是基督教历史神学的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吴飞  黄超 《新闻大学》2013,(1):77-85
历史形态是对软实力传播发展进行系统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传播的时空、机制两个维度可以勾勒软实力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别.软实力传播的时空维度包括:软实力传播的主体客体关系和传播网络的广度、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强度和活动程度;传播所带来交往、交流的速度;传播现象对特定共同体的影响.软实力传播的机制维度包括软实力传播依托的基础设施、传播网络和权力实施的制度化、权力分层化的模式以及交往的主导方式.这种二维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伦多学派、芝加哥学派及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可用以分析软实力传播的历史形态和其背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民群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紧密相关。由于特殊的心理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农民命运意识走向经历了命运的虚无主义和集体无意识的迷失到最终命运意识的觉醒与还原,体现了农民命运意识在历史转型期的艰难蜕变。  相似文献   

15.
袁俊华 《新闻爱好者》2011,(16):140-141
农民群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紧密相关。由于特殊的心理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农民命运意识走向经历了命运的虚无主义和集体无意识的迷失到最终命运意识的觉醒与还原,体现了农民命运意识在历史转型期的艰难蜕变。  相似文献   

16.
中 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的新著《世界新闻传播史》最近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分为七篇二十一篇 ,37 5万字。第一篇论述了世界新闻传播的宏观历史 ,其他六篇分别论述了各大洲或大的区域内各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然后选取各大洲或区域的代表性国家共14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印度、日本、埃及、南非、澳大利亚) ,较详尽地叙述和研究其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特点。该书以各国纵向的历史发展为主线 ,辅以横向区域化的比较 ;历史和现实的媒体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使英雄模范形象消解与异化的文本不断出现,这类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新闻媒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顺应时代深刻变革,反思新闻宣传中的种种弊病和曾经走过的弯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守真实性原则,重塑网上英雄模范形象.  相似文献   

18.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社会关系凋节器.结合中外传播立法的历史,从整个世界传播立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来看,传播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控制法阶段,即利用法律控制传播系统,不让非统治阶级拥有传播自由,或特许一定的人拥有传播自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以后现代思潮与表情包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网络表情包后现代式的传播逻辑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在解构主流与权威,重构互主体价值观;解构严肃政治符号,重构娱乐性话语空间;解构传统美学,重构草根文化;解构理性与深度,重构表象化解读四个角度。同时对网络表情包背后的话语体系流变与发展趋向作出了思考,集中在从沟通辅助到沟通障碍的变化、意识形态与流行文化的操控、虚无主义倾向的表露及文字意涵的复归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