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捷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应以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资源整合为前提,以构建校企良性互动机制为保障。在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立足于社会需要和大学生个体的诉求,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制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满足职业、多元、个性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课程模式及具有“四化”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企业需要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安徽科技学院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示范校,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方式,并分析校企共建实验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形成5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企业冠名班、联合建设就业基地、设立创新课题基金、赞助学生活动、搭建校企交流平台。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校企共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巨大作用,指出校企共建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深化校企合作共建的有效措施,介绍了海德汉数控系统操作与编程加工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以福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根据社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从学校专业建设层面、企业合作层面、科研合作层面,实施建设了产学研创新创业课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建立了校企共建教育环境、共建共享、权责对等的校企联动模式,拓展了校企联动模式下地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提出了校企联动模式下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举措。通过实施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校企共育人才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沈阳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为例,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汽车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目前校企合作培养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的优势,本文针对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围绕汽车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建设、跨学院和跨专业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汽车工程相关职业技能认证双导师培养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为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可行性及方法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及共同进行项目研发等方式,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东白云学院通过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共商、共建、共享”模式,强调应用型人才的“过程型”培育,改善了只注重“结果型”的传统校企共建缺陷,通过明确“校企共建式”专业建设定位、形成“全程浸入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校企共育式”师资队伍、提升“产教融合式”专业办学条件、优化“校企共商式”管理评价体系、完善“校企共创式”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开创“校企共享式”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等具体实践,在助推本校专业人才全程靶向培养的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建设开展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市场化改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校企对接的有力保障。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契合"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共建、共管、共享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对于完善高校的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有充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还有待完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战略意识以及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共建共享生产实训基地不够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建议构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模式保障条件;政校企积极协作,健全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政校企共建共管,加强校企合作要素建设,以期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践与探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从企业提高科技创新力等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建的必然性.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开展的多样式、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共建模式的实践总结,论述了校企合作共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水平、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以就业质量推动专业品牌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和带动年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加强理实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深化校企合作,基于工学结合进行高职课程改革,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校企合作既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匮乏难题,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文章就现阶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校企共建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捷径——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5.
课程开发是高校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机械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必要而迫切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发能够将课程与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大力培育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为例,通过案例教学/研发过程的导向作用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发,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为主体,全员参与,有利于做到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专业,改革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教学体系,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方式包括: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珠宝学院理事会,共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等。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培养农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定位的需要。湖北工程学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即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评价、建设"双能力型"教师队伍、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模式。通过抓住教学工作的四个关键点,构建三个保障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不断进步,为同类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分析,探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从各个方面分析校企合作的益处。实训基地的校企间合作能够使教学规范化、常规化,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达到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终目的,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等。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基础技能的水平,推进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对接,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阐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优势,提出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共建、校企文化对接、股份制教育实体共建等为主要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校企共建办学模式,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在实践中运行、检验,在教学研究、实践能力、社会资源、学生就业和学科竞赛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