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芳 《现代教育》2003,(20):56-57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一般不宜发议论。但有时作者在关键的地方发几句议论,用以点明观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加强文章的思想性,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那么,在记叙文中究竟怎样议论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写作要求有真情实感,要能够用真情感动读者。能让记叙文深情感人的写作方法很多,本文避开了记叙文的人物塑造、事件叙述、主旨思想等内容方面的东西,而试图从记叙文的形式方面探讨记叙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准确地使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可以让记叙文的语言更多情;熟练使用排比句对偶句等整句、书面语、口语等可以让记叙文的语句更多请;精心布局文章结构可以在铺排文章内容时让记叙文更多情。  相似文献   

3.
主题是记叙文的一盏明灯,写作记叙文如果能点亮这盏灯,就能给读者呈现一片辉煌,引起读者的共鸣。突显记叙文主题,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或凤头开篇,点明主题;或细节描写,表现主题;或正反对比,突出主题;或真情实感,表达主题;或议论抒情,深化主题;或豹尾束文,强化主题。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精彩的记叙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之作,但情动于衷之作不一定都感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缺少打造精品段落的意识,常常是结构不完整,段落中不是缺少必要的动作描写,就是没有内心感悟。须知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可以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让读者心中一动;而心理描写则可以进一步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使之或喜,或悲,  相似文献   

5.
<正>一、记叙文型完形填空的特点1、在记事记叙文的完形填空中,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把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然后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行陈述,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最后得出事件的结果。2、在记人记叙文的完形填空中,作者往往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交代出所述人物的姓名、身份、成就,让读者对他有一个总体的印象。然后,对这个人的成长经历作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集中精力把记叙文复习好。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点头默叹。 三点要求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凉世之作”,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7.
<正>一篇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还要适当地议论和抒情。议论性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或喜悦,或悲伤,或赞美,或厌恶。这里,我们谈谈议论性语言,如何使感悟深刻而鲜明地呈现出来。其实,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并不少见,我们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写的。但有一点要清楚,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呢?一般来说,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表现人物的形象,二是表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审题种种达茂旗百录庙一小王月娥一、以记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有理地用文字叙述清楚,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不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虽然也有人物,但它却是以记事为主的,不重于人物特点的描写和刻画。记事为主的记叙...  相似文献   

9.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记叙文中恰到好处地描写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情更加生动、更具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下面,具体谈谈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以景物作塑造人物的背景有些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创设了背景,并以背景来衬托和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少年闰土》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0.
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使写出的人物长久的留在读者的记忆中,震撼人的心灵,究其原因,除了人的事迹感人之外,作者必须掌握一套表现人物的写作技巧。所以要写好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必须掌握以下几种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把握了关键语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所以,古人说:“观书贵要。”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准确而迅速地扫描到关键语句呢?文体不同,关键语句的表现特征也不大相同,因而找寻它的角度应该有所变化。一、记叙文记叙文可写人、叙事、状物。有时用抒情、议论引出叙述,以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或点明题旨;有时在记叙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议论、抒情,阐述人物、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因此,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注意那些议论句、抒情句。杨朔的《荔枝…  相似文献   

12.
第一:开门入题法。开头不绕圈子,直接点题。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对话、行动等方面的描写,直接入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如,"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夏日来了……"寥寥数十字,将夏日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奔主题,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3.
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场合中,展开以人物为活动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场面描写既要有环境,又要有人物活动;既要有面的勾勒,又要有点的描绘。要有动有静,有主有次。记叙文中的场面,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复呈式的描述,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场面转化成书面语言。让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时,通过再造性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还原为可感性的生活画面。场面,是记叙文中“人”(或物)、“地”、“事”三结合的基本的单位。在一个场面中,总可以看到一个具体而形象的生活环境:夏夜的湖畔,黎明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老师,怎样才能使记叙文生动、形象、感人而富有文采呢?老师:那就是要灵活选择、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让文章在灵活多姿的表达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学生:您能更具体地谈谈如何在记叙文中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吗?老师:好的。同学们要想在记叙文中灵活使用多种表达方式,首先要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记叙文中有了描写,会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比如《背影》一文,作者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细腻描写父亲买橘的全过程,使得慈父形象顿时鲜活起来;记叙文中有了抒情,会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记叙文是中学生写作中常见的体裁。一篇好的记叙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能否灵活处理虚写与实写的关系,做到虚实相生。所谓虚写是指使用间接手法,通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或刻画其他人物的言行,以便更加鲜明地描摹中心人物的精神风貌及性格特点;而实写则是直接通过人物自身的外貌、言语、行为等来揭示其心理特征。巧妙处理虚实关系,使其虚实相生,水乳交融,可使记叙文写作如同插上翅膀飞向成功。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写记叙文在"思想健康,有中心,有内容,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写人叙事浑然一体,议论、抒情适当穿插"这一整体目标指导下,我们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让文章出彩。关于描写人物描写要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物有血有肉。如一位同学在题为《忘不了他》中这样写道:"……黑暗中,老人佝偻着背,用力而有节奏地拽  相似文献   

17.
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通过叙述,而是通过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具体细致、鲜明、清晰地叙写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它可以分为人物  相似文献   

18.
肖像描写是记叙文乃至文学创作中刻画人物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将人物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读者,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且还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达到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进行肖像描写  相似文献   

19.
写人记叙文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类型,通过记叙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来表现他的思想、性格,让所写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写人的方法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通常分为3类。1.以人物的年龄、身份、爱好、兴趣等情况为中心组织材料,描写人物。2.以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征。3.辅以写景来衬托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使写出的人物长久的留在读者的记忆中 ,震撼人的心灵 ,究其原因 ,除了人的事迹感人之外 ,作者必须掌握一套表现人物的写作技巧。所以要写好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必须掌握以下几种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和姿态的描写。由于人物的性格、经济地位、职业和遭遇不同 ,人物的外貌也各有区别。成功的利用外貌描写能使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 ,在读者心中有如见其人的感觉 ,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就很精彩 ,先前的孔乙己的外貌是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