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空间多元、网络社会思潮多变,技术和需求的升级不断驱动着媒体转型发展,信息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不断变更和重构,引发了高校媒体格局的新变化。传统主流媒体转型,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进行传播、实现融合发展已成趋势。本文探索在高校里构建新媒体矩阵,助力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阵地,借助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打造更多元、更高效的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导致当前传媒格局发生革命性改变,传统的“铁三角”格局已不复存在,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传媒格局,传统报业只有义无反顾的投身新媒体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媒体格局中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导致当前传媒格局发生革命性改变,传统的"铁三角"格局已不复存在,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面时新的传媒格局,传统报业只有义无反顾的投身新媒体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媒体格局中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杌.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崛起及其巨大影响力,改变着传媒的格局与生态,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新媒体所营造的语境之中。针对新媒体自由度、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无序性等特点,传统电视媒体必须扬长补短,通过内容结构主流化、政治传播贴近化、公共领域民主化等途径,充分发挥和发掘自身优势并借鉴、整合新媒体优势,保持强势话语权,在舆论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全媒体时代,高校应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化,努力掌握网络传播规律,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网络舆论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的辩证关系是两者互动的前提。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成方式和舆论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的良性互动陷入互动基础削弱、互动阵地错位和互动能力缺失的困境。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校党建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立足教育,攻治本之路径;立足技术前沿,争夺传媒话语权;立足互动机制的重建,提升舆论引导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媒体观强调融合党报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注重讲故事,开展"红灰黑较量",占领舆论制高点,强化互联网思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报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媒体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观的思想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媒体观通过主流媒体的实践具体化。通过提高统筹理论与舆论的本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培养网络传播人才,形成"两个舆论场"的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格局,实现传播载体多元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提高我省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广播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以时政新闻节目、舆论监督节目和民生新闻节目为主,形成了品牌节目的舆论影响力,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环境空前复杂,把握新闻传播规律,适应传播生态变化,提高我省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9,(2):30-33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舆论格局和话语权力分配,网络舆论在舆论体系中地位上升,对互联网舆论生态的管理成为当下重点。网络舆论热点事件频发,戏谑话语折射网民情绪在网络空间大量传播,造成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虚假信息泛滥,从当前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中戏谑话语传播特征出发,摸索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生态的综合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政府对媒体的管理应随之变化,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地方媒体的舆论引导。目前地方政府对媒体的舆论引导存在引导乏力、引导过期、引导失准等问题,使得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受损,影响了政府形象。地方政府要通过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议程设置能力、健全新闻阅评制度等方式,提高对地方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使地方政府、地方媒体和地方公众三方齐力,构建良好的地方舆论氛围,推动地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成为公共舆论生成的重要阵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舆论有主体多样化、实效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公共舆论提升了公民意识,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彰显了公共性,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只有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发挥网络公共舆论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杨阳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98-10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包含众多主体,各网络舆情主体的共同作用导致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网媒和政府作为舆情演化的主要干预力量,其干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舆情演变方向。围绕网民、网媒和政府关系问题,分析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网媒和政府对舆情的干预机制,并通过微分方程构建网媒和政府干预下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模拟仿真不同干预情景、干预节点以及干预强度对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变化的影响,为政府治理舆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传媒促进舆论监督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越来越自觉地将媒介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治理技术.这种治理技术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媒介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也出现了记者腐败、媒介权力越界、监督失度等现象,使媒介的舆论监督偏离正常的轨道.199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我们提出发挥媒介舆论监督的治理功能,有利于提高舆论监督过程中公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把握舆论监督的度并推动舆论监督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国家舆论源的代言人,是沟通政府、媒体、公众的桥梁.舆论的社会功能、意见信息消费需求、舆论调控的社会效用等因素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实施舆论调控的重要依据.政府新闻发言人通过实施舆论调控达到了增强政府舆论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曙光  魏新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2):59-66,74
以B市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为例,通过详实的数据,从传播媒介、传播过程、舆情焦点三方面对舆情演化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在传播媒介层面,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立体媒体的传播效果要超过平面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舆情焦点上,次生舆情的出现使舆情焦点发生了偏离,它的产生主要源于政府行为和公众认知之间的不匹配,以及一些媒体的刻意引导。  相似文献   

16.
传媒是政府和公众的纽带,承担着信息中介和舆论监督的双重功能。在危机爆发时,传媒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有着传递、引导、协调、稳定的正面功能;政府在危机公关中运用传媒时也要防止过于偏向政府和过于偏向舆论两种倾向。此外,政府运用传媒应讲究工作方法和原则,多和传媒沟通交流,主动为传媒提供相关信息,让传媒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报道,将事实传递给公众,引导舆论,稳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广播舆论监督既是政府功能的延伸,又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在新形势下做好广播舆论监督工作,电台应该创新节目形式、寻求政府支持、打造编播队伍、开拓节目空间、联合社会其它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影响因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是应对危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影响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媒体舆论引导区别于一般常态。其次,媒体环境和媒体自身特点也对舆论引导提出了要求。第三,媒体必须在与政府、受众以及其他媒体的互动中产生共鸣,才能形成舆论合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西部教育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喧哗和热议,迫切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舆论环境。西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重点区域,其教育问题关乎民生、关系千家万户,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探究科学有效的西部教育舆论引导方法,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对维护我国民族安定、促进和谐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