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球选手接发球能力的不断强大,普通的双打站位阵型已经不具有足够的威胁。所以,目前职业选手在双打比赛中,发球方站位多采用I字阵型。业余选手采用这种站位的,也呈增加趋势。我们将分两期讲解比赛中采用I字型时,应该怎样运用技术与战术。  相似文献   

2.
足球弹性防守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足球弹性防守体系的基本阵型是3232 。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双后腰,双后腰适当收缩时变成532 防守阵型,突前时变成352 进攻阵型,其机动性有利于攻防的协调和转换;二是由边前卫下底,这样可加快进攻速度,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提高整体的防守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多哈亚运会足球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比赛攻守技战术基本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比赛阵型更趋动态变化、凸现进攻态势;进攻战术结构更趋合理、手段多样;球队自信心的增强、攻势足球成为指导思想、出色的体能状态、合适的阵型选用等都成为球队的优异特征。  相似文献   

4.
踢球入门     
这期介绍足球比赛的阵型。 一、阵型的发展和演变 为了适应攻防战术的需要,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型。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形状而定。 比赛阵型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足球技术、战术发展和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规则的制定和改变而产生、发展的。进攻的加强,改变了防守阵型,而防守型的改变又推动了进攻阵线型演变。 自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足球比赛阵型至今日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锁链式”等,都是沿着这一客观规律演变和发展的。下面着重介绍几种足球比赛阵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亚洲四队阵型特征、进攻战术特征、防守战术特征的分析,得出亚洲四队阵型不稳定且落后于世界足球强国,进攻手段单一,防守还存在着明显漏洞,定位球战术运用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欧锦赛前8强球队进攻区域与方法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本届欧锦赛上比赛阵型运用更为灵活多变,单前锋阵型成为了主导;中、前场是发动进攻的主要区域,进攻更具压迫性;"快、精、准"是提高进攻效率的基本要素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带队比赛的实践及对数场高水平比赛的分析认为:随着4—4—2阵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代4—4—2阵型的边路进攻打法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边路进攻在4—4—2阵型进攻打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边路进攻打法,以及在实战中的运用,并通过分析达到对从事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有所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踢球入门     
这期接着介绍比赛阵型中的“四四二”和全攻全守及各个位置的职责。 1.“四四二”阵型 “四四二”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当时英国队教练拉姆塞因缺乏世界级的优秀边锋,便拉回一个边锋组成“四四二”阵型。 这一阵型的进攻特点之一,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以构成对方门前险情;另一常见进攻打法,是两内锋拉边制造宽度,中场两内前卫插入禁区得分;第三个常见进攻方式是利用两前锋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在抢断球后迅速长传发动快速反击。 在防守上。该阵型主要强调队员回位和密集防守下的组织与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9.
无边的奇迹     
一在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主流阵型是2-3-5,它由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组成,又被称作古典阵型或者进攻阵型。采用这种打法的球队进攻主要在中路发起,防守上则对造越位依赖程度很高。在那个年代,获得过1910年足总杯冠军的纽卡斯尔联队非常擅长让对手落入越位陷阱,他们安排两名后卫前后站位,两人移动灵活,配合娴熟,他们之间的区域成了对方进攻球员难以逾越的地带,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对此有过精辟的描写:“纽卡斯尔的球场,球门前的草要比球场中央绿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国各足球队在阵型上普遍采用433(4123)、442。虽然个别队曾采用1333和4213阵型,但仍以前进阵型为多。例如1980年全国甲级联赛十六支队伍中除上海队采用4213外,其余各队均多采用433或442阵式,并且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即布置一名中前卫于二中卫之前和二边前卫的中后方。显而易见,其主要任务是为二中卫屏障和策应二前卫的进攻。从比赛场上看中前卫的任务不外乎弥补二中卫之间的空隙、看守对方拖后内锋或突前进攻的前卫,甚至还有看守对方中锋以让  相似文献   

11.
对巴黎奥运周期中外女排在第1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的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然后以轮次为切入点,对中意女排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同时从接发球阵型和拦防阵型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中外女排在总体扣球进攻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但中国女排的扣球进攻效果与意大利女排差距显著,主要表现在第三轮4号位强攻和第四轮2号位快攻上;比赛中,在意大利女排的压迫性发球和针对性拦防双重压力下自身无法形成有效进攻,导致中国女排在这两个轮次上的扣球进攻效果与其存在明显差距。研究认为,在面对意大利女排的大力跳发球时,中国女排应选择解放前排主攻手,改由后排主攻队员承担接发球任务并尝试采用4人接发球阵型;而在面对意大利女排的针对性拦防布局时,中国女排应更合理地选择进攻线路,通过多运用小球技术来增加对手的拦防难度,进而提高自身扣球进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阵型排列体现出边路进攻的特点 根据现代足球理念整体攻防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个人攻防能力提高得很快,这就对足球战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在防守中更强调队型的紧密与变换,固定阵型已不适合当前战术上的需要,以往各种打法所采用的固定阵型对前场、中场和后场的力量分配一般都有侧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18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科特迪瓦队的所有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8届世界杯上澳大利亚队的阵型以4-3-3为主;澳大利亚队进攻主要是中路短传渗透进攻并结合边路进攻;科特迪瓦队的防守主要采取前场丢球后立即反抢、封堵、犯规来延缓对手的进攻,中后场紧逼人盯人结合区域防守。  相似文献   

14.
runner 《电子竞技》2009,(4):86-89
在实况足球中,阵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全国以及世界级的大赛中,对阵型的理解及运用直接决定了比赛的胜负。那么,实况足球的专业选手所使用的阵型和普通玩家的阵型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阵型真的好用吗?是不是所有阵型都可以打出很高的水平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一一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比赛阵型做了介绍,并对各种比赛阵型的进攻及防守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优缺点,为教练员制定战术打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实况足球中,阵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全国以及世界级的大赛中,对阵型的理解及运用直接决定了比赛的胜负。那么,实况足球的专业选手所使用的阵型和普通玩家的阵型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阵型真的好用吗?是不是所有阵型都可以打出很高的水平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一一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7.
对排球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的防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7和1998年世界男子排球联赛和锦标赛后排进攻的电视直播统计,发现后排进攻球的落点主要集中在中后场区,并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一排进攻应用的防守阵型。  相似文献   

18.
一、“全攻全守型”的特点70年代,随着以西德、荷兰为代表的全攻全守型的出现,给足球运动的阵型演变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无论在空间、区域上,还是在进攻、防守上,各个位置都机动灵活,集中与分散自如。足球阵型的发展是根据攻防转换和攻防双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战术意识而定的。每个阵型都有它的优劣,没有一种阵型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没有某个阵型  相似文献   

19.
李荣娟 《体育科技》2012,33(3):121-122,131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2010年第六届世界毽球锦标赛视频,对中越两国毽球运动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根据队员身高优势主要采用踩踏球进攻和"二一"阵型防守,越南则善于采用凌厉的背后倒勾攻球和"一二"阵型防守,两国毽球运动员在技战术运用上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随着毽球技术的不断发展,两国也在不断的互相借鉴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一、进攻队型反复收缩半场进攻时,进攻队员应反复地收缩和拉开队型,不断地寻找进攻机会。当内线过挤或进攻受阻要迅速向3分线左右散开,以拉大对方的防区或打乱对方的阵型,创造更大的进攻空间;当3秒禁区周围空间较大时,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