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宋词论纲     
词是长短句式一的格律诗,和五、七言律、绝,为中国格律诗的两大类。自唐宋以来作者辈出,作品数十万首,争奇斗艳,洋洋大观。我国有“诗国”之誉,真是当之无愧的。词与律、绝虽同起源于唐,但律、绝却兴盛于唐,以后“余波绮丽”。词则兴盛于宋,以后代有作者,这又是在同中有异的。词的兴起与燕乐是密切相关的,但燕乐已不可闻,而词集则流传至今。过去研究唐五代词的,多以《花间集》《尊前集》为主要材料,但自在敦煌发现了《云谣集》以及其他零星的词作之后,增加了很多新史料,对研究唐词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读宋词札记     
一、“词”的名称确定于北宋元间起源于唐五代而大盛于宋代的“词” ,他的名称起于何时 ?固定于何代 ?历来有不同意见。当代任半塘先生认为“唐代歌辞名称只有‘曲’或‘曲子’、‘大曲’ ,‘唐词’是由宋人喊出来的。”[1] 施蛰存先生认为“从晚唐五代到北宋 ,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南宋初期之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 ,‘词’这个名词才确定下来 ,于是有了‘诗词’这个语词。”[2 ]我认为“词”的名称的形成、固定 ,是经过一个漫长时期的 ,就现存有关资料来看 ,如 :开元中……上曰 :赏名花…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词调和用调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来统计,唐五代词人共使用了150个词调来填词歌唱,若计人同调异名者则共计176调。每调填词只有1首者,共计58人,属于“低调”层级;每调填词2首以上、10首以下者,共计17人,属于“中调”层级;每调填词在10首以上者,共计16人,属于“高调”层级。敦煌词以46调排名第一,代表着民间词用调之成就;冯延巳、孙光宪、韦庄、毛文锡、欧阳炯、李煜、温庭筠等人则位居文人词用调数量之前茅。《望江南》一调以753首词作而名列唐五代词调“十大金曲”之榜首,《浣溪沙》、《菩萨蛮》、《杨柳枝》、《拨棹歌》、《酒泉子》、《临江仙》、《渔父》、《南乡子》、《更漏子》、《南歌子》,也名列唐五代词调“十大金曲”榜中。  相似文献   

4.
《唐词蓉城汇选》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词选。该书反映了明清之际词学思想的嬗变,评点颇具特色,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词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杨柳枝》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历史进程和多样的艺术风貌。文章主要以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所收《杨柳枝》词为依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唐五代《杨柳枝》词的创作作了必要的梳理,同时分析了其赋题与非赋题、内容题材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作为第一部唐五代词丛编,《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在词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词录》比勘阅读,可以见出王国维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其跋语中体现出王国维对唐五代词人的贬褒态度,成为《人间词话》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唐语林》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但其语料所代表的年限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以《唐五代语言词典》为参照,考察两者共有的口语词和名物词,从而确定就词汇角度,《唐语林》可以作为唐五代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同时,《唐语林》中尚有大量未为《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的词语(包括口语词和名物词),这更突出《唐语林》在唐五代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事词》是清道光年问叶中芗所著,属少有的专门辑录“词本事”的词话著作,所辑材料对研究唐五代至金元时期的词有“知人论世”的参考价值。《本事词》的作者叶中芗比较重视以自己的标准编撰处理“本事”,在形成该著作特色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文献问题。为此,需要一一辩驳,以便更好地认识该书在词学批评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词,主要是中唐文人词,具有浓郁的诗化色调,它与诗总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丝缕,于是时人将之称为诗之余,视为“诗”之“余事”、“余波”;词人亦谓之“曲子诗客”。看起来,这好像只是一个单纯的名称词语,其实于它背后,包含育深层文化背景与特定审美意蕴,暗示了诗向词这种文体嬗变代兴的血缘关系。中唐善词者如戴叔伦、韦应物、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  相似文献   

10.
唐五代繁荣的歌妓制度以及歌妓与文人间的密切交往,不仅深刻影响着文人们的生活:而且影响着唐五代词的创作与传播。具体表现在对唐五代词“软美、艳化”词风的确立、对唐五代词实用功能的实现与强化以及对唐五代词传播的影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色论”是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它萌芽于晚唐五代时期,“词为艳料”是这一时期“本色论”的重要内涵,北宋后期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是一家的“论点,阐述了词的特性,从而使”本色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色彩,“别是一家”标准志着这一论题的正形式,南宋时期的“本色论”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其主要倾向表现为推崇“雅正”。  相似文献   

12.
唐五代词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主要集中在“无常”、“苦”、“空”和“业报轮回”的思想及对于“净土”归宿的追求上。通过对“文人曲子词”和“民间曲子词”的分析,探讨佛教思想在唐五代词中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出当时的词人在佛教接受中的几类现象。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一词由唐五代“如许+多”结构而来,北宋时“许多”在“这样多”义项上成词,南宋时“许多”在“很多”义项上成词。《祖堂集》保存了“如许+多”结构早期而丰富的例子,对探索“许多”的成词过程功不可没。唐代诗歌的格律化要求加速了“许多”的成词。  相似文献   

14.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反复问句没有出现宋、元、明、清时期常用的“VPNegVP”、“可VP”和“VP不曾”等格式;是非问句中出现了唐五代才见的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莫”,但没出现唐五代晚期很常见的“VP摩”式;“VP否”、“VP无”式的使用情况接近于《敦煌变文集》。据此笔者推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应为唐五代稍早于《敦煌变文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宋初小令主要继承唐五代词风的余绪,其一方面强化了唐五代文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本色”词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宋词鼎盛时期的到来,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大都被收在唐五代后蜀人赵承祚编纂的《花间集》中。《花间集》共收十八家的作品共五百首,这些词的内容大都继承陈梁宫体诗的特点,以歌咏女性生活或男女情爱之事为主,因而取名为“花间”。这些词的作者大部分都是蜀人,或是  相似文献   

17.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句“左牵黄,右擎苍”,用“黄”来借代“狗”,用“苍”借代“苍鹰”.学生对这样的借代感到不解.为什么要用借代呢?因为词的格律.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当时为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始见韦庄词:“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其格律要求为:  相似文献   

18.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 ,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 ,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 ,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 ,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 ,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 ,“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的重要材料。词主要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歌谣,唐五代词虽多属文人之作,但仍然保持着接近口语的特色,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音状况。对其用韵的分析和韵部的总结,可以得到一种较之《切韵》系韵书更有价值的中古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是宋金元诗歌中才出现的,而是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产生。在汉魏六朝诗歌中,“列锦”手法的运用更是广泛。唐诗中“列锦”文本不仅更为常见,而且结构模式上有很多创新。唐五代词受唐诗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又有所发展。宋金元诗歌受唐五代诗词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续有新的创造。与前代诗词一样,宋金元诗歌中的“列锦”修辞文本建构,都是“有所为而为”的,其建构都带有特定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